读《传习录》偶有所感

一、

第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不可能没有善恶心,得到的高僧除外,当然我还未曾见过如此恬淡之人。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善恶标准。看到八卦新闻,为了搏位,可以露点、露底、炒绯闻,完全不顾社会道德。看到的人,就会按照自己等我道德标准去评判。

一次,一群孩子在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一个很小的孩子做老鼠,大孩子就告诉他守在窝里不要出来,出来很容易被抓。可是这个小孩还是跑出来去找粮食。大孩子就说,不是让你不要出啦吗,你怎么出来了。小孩说,因为我饿呀。

听到小孩的话,起先我觉得很好玩。但是,其实孩子与我们的世界多么不同。在大孩子的世界,在我们的世界,输赢很重要。我们认为不被抓,赢了游戏就好。可是,小孩是完全投入等我,如果一直呆在洞里,不出来找粮食,小老鼠是会饿死的。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善恶标准在做事。王阳明告诉我们,为善去恶为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终究会善恶分明,存善去恶。

二、

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意识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我们都曾经有过伟大的梦想,关于改变世界,改变环境,改变他人。

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盛续绝学。我每每读到此处,总是激动万分,为古人的豪情壮志感怀不已。

可是,当我们慢慢长大,在现实世界中跌跌撞撞,一路蹒跚而来。却发现以上的理想离我们越来越远。

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碑上,有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王阳明就告诉我们”境由心生”。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源于我们的内心。

一群孩子玩游戏,有的扮演公主,有的扮演王子,有的扮演巫婆,有的扮演仆人。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大人看到了,扮演王子和公主的父母很高兴,扮演女巫的父母没表示,扮演仆人的父母就不开心了“我的孩子怎么能扮演仆人呢?”

其实,在孩子的世界,这就是一场游戏,开心就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是,大人看到的确是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的高低贵贱、三六九等之分。

游戏还是那个游戏,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因为多了自己的心念,感觉便不同。

改变,从自己开始。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为等等,都属于可改变和完善的。不能改变世界,那就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传习录》偶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