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优选:嘿客的改装之路

     9月9日,顺丰优选的第一家实体店落户深圳南山大道,接着没几天就发现自己居住的小区附近也有一家顺丰优选的实体店了,

顺丰优选:嘿客的改装之路_第1张图片
顺丰优选线下实体店

不免好奇就跟老板聊了几句。据悉,这家店之前叫嘿客,已经经营三年了,是最近才改的名字,从图中不难看出,变化挺大,已经实实在在变成小仓库了。

    嘿客是顺丰2014年推出的线下体验店,只是提供快递业务,虚拟购物还有一些试穿试用的样品并不涉及线下购物,也不设库存,顾客线下体验,线上下单。说白了就是在为顺丰优选电商平台引流。顺丰优选电商平台是2012年推出的,作为电商的新玩家,本身就错过了电商的红利期,通过线下体验店为线上引流也无可厚非,但对成本的管控失当,经营方式的失败以及对市场的误读,使得十几亿的投资化为乌有。可以说嘿客时代就此结束。

     那顺丰优选实体店实是怎么回事呢,与嘿客相比又做了哪些改进呢?

1,扩张的方式不同,嘿客是以直营店的方式向前推进的;顺丰优选除了对现有嘿客进行改造外,新增店面则是以委托加盟的方式进行扩张,即顺丰提供的是装修,商品和开店指导。

2,经营模式不同,嘿客主要是为线上引流,客户需要线下体验,线上下单,货物再从仓库进行配送。顺丰优选实体店则是一个集快递收发、线下便利店和仓库为一体的新模式。与前者相反,更注重仓库功能而弱化了线下体验的功能。

3,发力方向不同,嘿客主打的是020领域,体验服务,而优选则是主打最后一公里配送领域。如果说前者是在为顺丰优选平台背书的话,后者则更像是对最后一公里的探索。

既然如此,嘿客的改装之路是康庄大道呢,还是重蹈覆辙呢?我们不妨试着思考一下。

1,便利店经营的门外汉,此次整改,实体店探索了便利店模式,支持线下购物,但因其商品结构,陈列方式,商品的竞争力等零售技术与旁边的便利店,超市相比并无优势,因此,想要在实体零售领域站稳脚跟真是任重而道远。

2,电商领域的后发者,我们知道2012年顺丰才推出自己的电商品台,而在此之前,电商市场早已被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巨头瓜分完毕,即便在垂直型电商领域,顺丰优选也是慢了半拍。我们不防对比一下。

顺丰优选:嘿客的改装之路_第2张图片
京东超市


顺丰优选:嘿客的改装之路_第3张图片
天猫超市


顺丰优选:嘿客的改装之路_第4张图片
顺丰优选

对比可知,三者经营品类其实相差不大,即便优选主打的是进口生鲜,但其背后的流量入口与前两者相差太大,因此并不占优势。京东和天猫不仅是两大综合电商平台还顺利拿下了移动电商入口,而顺丰优选不仅没有抢到移动端入口,就连PC端还要通过天猫平台引流,这难道不是顺丰之殇吗。?

3,仓库前置,成本谁来买单?我们知道嘿客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成本难以控制,一个实体店的成本不可避免的需要房租,物业费,人员管理费,日常的运营费用以及货物在各级仓库质检的流转费用。想要存活,就必须解决成本问题。

     相比顺丰,京东和天猫就高明的多,2015年,京东到家与永辉合作;2016年,京东有推出移动商店概念。而早在2014年,天猫就开始以委托加盟的方式对天猫便利店模式的探索。顺丰在成本尚不占优势,利润又是无法企及同行。那嘿客的改装之路还会顺利吗?我存疑。

      做个小结,个人认为此次改装也许会帮助顺丰摆脱掉嘿客这个烫手的山芋,但对最后一公里的探索之路仍然荆棘密布。当然,作为一个学生对于这种大人才应该思考的问题,向来只能雾里看花,所以观点不足为信,但如果一些问题能过触发我们去思考和分析的话也未必会是一件坏事,所以且行且思吧。

(最后,插个小故事,周六上午我在优选上下了单,隔了四十分钟的样子又在京东超市上买了货。结果,今天早上是同时送到的。京东是从惠州发货,我们暂且不提,但优选怎么也这么晚才到?我只想说,不管你们提出什么理念什么模式,在消费者眼里,谁能最快送达,谁才是王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顺丰优选:嘿客的改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