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最美的送别,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卜算子.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春归去,弱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字通叟,如皋(今江苏如皋)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王安石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后因其作为王安石门生之故,而引得反对变法的高太后的不满。便以曾所做的《清平乐》一词亵渎了宋神宗为名,将王观罢职。

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其代表作《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送别词,全词笔调轻松活泼,语言风趣俏皮。词的上阕写好友回程路上的山水行途,含蓄的表达了此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下阕则直抒胸臆,兼写离别愁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水像美人的眼波流动,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将山喻为清翠的峨眉,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词人借景抒情,把无情的山水塑造成为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化无情为有情。及其巧妙形象的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丽景。此处“横”字,横而未流,表现了作者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尽管心中低落,但也要表现出淡然,含而不漏,以免令友人伤感。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想要开口问朋友此去是要到何处?想来应是要去那山水交汇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有他的心中人,正在急切的盼着他归去。此处是词人心中的猜测。或许此番归去,朋友心中亦是有所期待的。因为这波光荡漾的流水,或许正是他心中人的眼波,正对着他脉脉传情。这远山眉黛或许正是心中人的眉峰,而此时也正因为思念着友人而满怀愁怨,以致连眉头都皱起来了。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方才送走了春天,如今又要送你归去,这春愁尚未离去,这离愁又来,真是愁上加愁。此处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将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的描写了词人心中的悠悠离愁。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如若你到了江南还能在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记得把春光留住,与春同住,好好享受一番这难得的江南春色。此处结尾两句,词人再发奇想将心中的沉痛之情尚且搁浅,取而代之以对朋友深深的祝愿。叮嘱朋友切记趁早出发,莫作太多的留念,千万要赶上春光,与春同住。

这春之一字,暗含了作者诸多的心绪在其中。词人希望朋友能够赶上,鲜花如锦的江南春色,更能与自己的心上人团聚,真正享受到人生美好的春光。这亦是作者对于归去友人的深切祝愿。愿前程似锦,人生美满,生活如春光一般明媚。

自古离别多恨,而这首词却一反常态,少了一些离别的悲愁,多了就几分积极与洒脱。亦让笔者深受感触。其实,有时候,离别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团聚。天下何其广大,离了这处,却还有那处。

离别既然已是注定,那么便少了一些痛苦,多了几分快乐,更能坦然相对。既然是早已注定的事,无法改变,那么何不放开心怀,于苦中寻乐呢!送别的人将离别的悲伤化作对行人的祝愿,而离去的人将这依依惜别的不舍和留念转为对前路的期盼。毕竟沿途的风景,还是值得慢慢欣赏的。也或许此次的行路,亦会成为下一次的归途,也未可知。

想来,如若能够带着祝福与期待上路,也远远比带着一腔离别的愁绪,更加令人快乐。而心若够开阔,看一切也都是美好的。但愿这世间万千的离人都能如此这般,带着希望出发,且行且歌。也应相信,这一次的出行,一路上必定是山好,水好,人好。而山水的那边,一切也都将是美好的!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必定是一个好去处。与春同住,这趟离别的归途,亦当时无比畅快的。那么,这必也是一场美好的送别。���R�A3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诗中最美的送别,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