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书摘
《如何改变世界》是一本记录社会企业家们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的书。这些社会企业家来自世界各地,涉足到最艰难困苦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在印度,杰鲁创立了1098儿童热线,为无数儿童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在南非,霍萨创建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人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通过了解社会企业家改变世界的故事,相信很多企业和企业家可以找到反哺社会的方法。
适合谁读
· 企业家
· 热爱帮助他人的人
· 有志于参与公益事业的人
关于作者
戴维·伯恩斯坦,一位擅长社会变革题材的作家。他的第一本书《梦想的价值》获得了Harry Chapin 传媒奖,并且入围了纽约公共图书馆图书奖。此外,他还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大西洋月刊》和《纽约时报》上。
学什么?社会企业家如何反哺社会
提起商业企业家,我们并不陌生。乔布斯和亨利•福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商业企业家,解决了“人人都有电脑”、“人人都开得起汽车”这种颠覆传统模式的现实需求。然而,世界上还有一种叫社会企业家的群体,相对于市场需求,他们更在意社会需求。那么,哪类人会被称为社会企业家?他们又做了哪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呢?
《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从社会企业家的定义讲起,讲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社会企业家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你会见证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是如何做成的,也会领悟民营企业是如何深入到政府已经失败的地方去解决问题的。这些卓越的社会企业家用行动为全世界的民营组织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范本,也用真实的故事诠释了“思想”和“决心”的力量。
你还会发现
· 什么是社会企业家;
· 为什么早期社会没有出现“社会企业家”;
· 如何理解“制度化倾听”。
一、了解什么是“社会企业家”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的题目是《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所以我们就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社会企业家”。
如果你在网上搜过“社会企业家”这个词,可能就会发现,百度和搜狗百科对“社会企业家”的解释都是出自于《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这不仅意味着本书的作者戴维·伯恩斯坦是“社会企业家”这个名词的创造者,还说明“社会企业家”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
所以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就从两方面入手,看看戴维·伯恩斯坦是如何定义“社会企业家”的,以及为什么早期社会没有出现“社会企业家”。
1、“社会企业家”的定义
戴维·伯恩斯坦认为,社会企业家是“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构建一个理想世界的人。”如果你前天和我们一起读了《穷人的银行家》这本书,你可能立马就能把这个定义套在默罕默德•尤努斯身上,尤努斯不就是为了改变穷人的现状、质疑传统银行“不借钱给穷人”的原则,才突破重重困难,创造了给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的格莱珉银行吗?所以,思考“如何改变世界”的尤努斯,是一名社会企业家的直观参照。
也许有人会问,社会企业家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商业企业家有什么区别吗?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在书中有一段经典的描述,“企业家和社会企业家其实是非常相像的动物,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思考问题,区别之处不在于他们的性格或能力,而在于他们的远见的本质,也就是看这个人的梦想是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跑鞋公司,还是让世界上的孩子都有跑鞋穿。”
再往深了说,对于商业企业家来说,进入市场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的使命在于颠覆一个传统模式或解决一个现实需求,乔布斯和亨利•福特是最具代表性的商业企业家,他们就是解决了“人人都有电脑”、“人人都开得起汽车”这个需求。而社会企业家在开始行动之前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社会需要什么?或者说社会的痼疾是什么?”
商业企业家的最本质目标是商业利润最大化,而社会企业家把“解决社会问题”放在首位,尽管有一些社会企业家也会在组织运行中获得一部分利润,就像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在给穷人提供贷款的时候,会收取10%的利息,但这部分利润最大的作用是要帮助组织更好地运行下去,而不是增加个人和组织的财富。
所以说,社会企业家是具有商业企业家的远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人类社会提供福祉为目标的社会群体。
2、为什么早期社会没有出现“社会企业家”
为什么早期社会没有出现“社会企业家”呢?伯恩斯坦研究发现,社会企业家这个群体是随着民营企业的出现而出现的,所以要想搞明白“早期社会为什么没有出现社会企业家”这个问题,从民营企业的出现入手就可以找到答案。
民营企业大规模的涌现是在近几十年才发生的,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彼得•戈德马克说:“民营企业的兴起可以被看作是过去几十年全世界惊人发展的前沿,你可能想象不到,25年前美国只有很少几个从事社会开发工作的非政府机构,而现在,全球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组织。”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孟加拉成立了2万多个民营组织,印度大概成立了100多万个民营部门,就连斯洛文尼亚(中欧南部的一个小国家,国土面积只有2万多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长春市,全国人口约205万人)这样的小国也成立了12000个这样的组织。那么,为什么民营组织会在近几十年内大量涌现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权大量涌现,人们有了更大的自由去应对社会问题,创造财富,民营组织也由此迅速成长起来。
其次,是经济的发展为民营组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统计,在20世纪,世界人均收入大约增长了7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增长尤其迅猛,全球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尽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水平有所差异,但总的势头都处于增长的状态,财富的增长,尤其是政府税收和慈善捐款的增长,使得更多的人选择投入到民营经济之中。
最后是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民营企业的涌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基本教育体系的普及让更多人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从1970年到1985年这15年间,发展中国家的非文盲率从40%提到了60%,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数量增长了一倍多,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这意味着一个既拥有知识又拥有经济手段的阶层发展壮大起来了,这个阶层在应对社会问题上更有觉悟也更有能力,由此也就催生出了一大批解决社会问题的民营组织。
总之更自由的制度、更雄厚的经济、更发达的教育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和自信去参与社会变革、解决社会问题,民营组织实现了大规模地发展,社会企业家也就由此诞生了。
二、两个社会企业家改变世界的故事
《如何改变世界》是一本记录社会企业家们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的书,这本书里,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十位社会企业家改变世界的故事。
比如,奥贝迪通过邀请物理学家霍金参观印度的名胜,给政府部门施压,迫使政府完善保障残障人士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故事;再比如佛罗伦斯·南丁格尔打破“护士是由衣衫皱巴,蛮横粗鲁的老妇所从事的工作”的偏见,开创了现代护理学的故事,等等。今天我们从这十个故事中选取两个给大家讲讲。
1、1098儿童热线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杰鲁•比利莫里亚,杰鲁出生在印度,她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因为父亲,杰鲁曾经想过自己也要一辈子做会计,但也是因为父亲,她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计划。杰鲁2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也是那天,杰鲁才知道父亲一直默默资助了许多大街上的人,这件事甚至连她母亲都不知道,父亲出殡那天,很多人排着队来祭奠父亲,这一幕感动了杰鲁,从那以后,她就一心扑在了社会福利工作上。
她去了纽约学习非营利机构管理,在纽约参观了无家可归者联盟,杰鲁被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的生存精神所感动。回国之后,杰鲁就格外关注那些睡在大街上的孩子,她发现他们都很顽强、率真,他们甚至会对帮助他们的人说:“不要可怜我们,我们能自己挣钱。”
那时候,杰鲁就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分发给这些孩子,告诉他们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给她打电话。从那以后,杰鲁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电话,这些电话中,有的只是单纯地问好,有的是和杰鲁说说话,但如果这个电话是半夜打来的,多半是这个孩子病了、受伤了,或者遭受了成年人的毒打。
渐渐地,杰鲁意识到,单凭自己一个人,是没有可能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的,这个社会需要一个流浪儿童紧急热线,还需要一个能给儿童提供帮助的、彼此协作的社会组织。
有了思路之后,杰鲁就去了电信部门,尽管印度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热线,比如妇女热线、残疾人热线等,但在当时,“热线”还是一个新概念,电信部门对此也一直持怀疑态度。
但这项服务是可行的,杰鲁已经问了无数个孩子,他们都表示会使用热线,而且当时印度的城市都已经装上了公用电话,要想建立热线,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杰鲁就据理力争,不停地给电信部门写信,终于促成了这项服务。
1996年,电信部门批准了儿童热线1098这个号码。接下来就是促进组织间相互合作的事了。
当时孟买各地有几百个儿童服务组织,但彼此之间都没有联系,杰鲁就从中挑了100个组织,定期打电话或组织一些会议,鼓励这些组织加入到儿童热线中来,最终有14个组织接受了杰鲁的邀请;之后,杰鲁从印度基金会申请了6000美元,用来建立两个电话中心,1098儿童热线,就这样开始运行了。
儿童热线开通的第一年就答复了6618个电话,其中有850个电话是需要紧急救助的,比如需要医治的、需要住所的、与家人走失的、被虐待的等等,儿童热线会根据具体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比如送孩子们去医院、或者把他们送去警察局、孤儿院、或者通知家人把他们接回家等。
几乎儿童热线的每一个电话都是一个故事。让杰鲁记忆犹新的一个电话是几个小男孩打来的,他们说,火车站有个小姑娘没穿衣服站在那里,有人把热水泼在她的身上,女孩的背上、胳膊上都烫伤了。
接到电话以后,儿童热线的一位志愿者立马赶去了火车站,就在他准备带女孩去医院的时候,一个喝得醉醺醺的中年男人跑出来声称是女孩的父亲,后来志愿者发现那人不过是火车站的一个陌生人,他想利用女孩替他讨钱。
但警察不相信志愿者的话,他们非要把女孩交给那个男人,儿童热线的工作人员只能跑到警察局去争,最后警察才做了让步,儿童热线把小女孩送到了医院治疗烫伤,现在她正快乐地在福利院里生活。
儿童热线为无数儿童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印度政府也越来越意识到儿童热线正在做的事其实本该是他们的义务,所以大力推进儿童热线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2002年春天,儿童热线已经拓展到了42个城市,回应了270万个电话,有2000多个组织加入到儿童热线中,成为儿童热线的坚强后盾。
直到今天,提起儿童热线,杰鲁•比利莫里亚还是会说:“并不是我造就了儿童热线,它的发生是因为它必须要发生,而不是因为我。”
2、为艾滋病人创建“塔特尼”
这个故事的主角叫维洛尼卡•霍萨,她是南非比洛陀利亚艾滋病检测中心的一名护士,霍萨当了27年的护士,她以为自己什么阵仗都见过了,但有一年,比洛陀利亚艾滋中心21%的婴儿都检测出HIV阳性,霍萨才知道南非的艾滋病有多严重。
2001年,南非已经有400万人患上艾滋病,联合国称“在南非,艾滋病是自鼠疫以来最可怕的传染病。”但这些患者如果去医院,医院就会用一些治疗溃烂的药物打发他们,并且告诉他们,“我们无能为力,你回家吧。”
眼见着艾滋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疗措施,霍萨只能周末的时候,抽时间去走访、慰问那些艾滋病患者,在走访的过程中,霍萨发现,这些艾滋病患者的居住环境非常差,而且家人基本上都不会去照顾他们。
有一天,霍萨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个患艾滋病的男人被锁在家里,他们赶过去之后,从窗户的缝隙看见那个男人哭着要一口水喝,然后就倒下去,死掉了。
还有一次,霍萨正在马美罗迪镇的艾滋病中心工作,一群年轻的妓女来找她,其中一个人说:“我们的朋友有人得了艾滋病,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被传染上了。我们不想再做这一行了,但我们能做什么呢?”
正说着话,刚好有一个病得很重的艾滋病人被送进来,霍萨马上对那群年轻姑娘说,“请帮忙把他送到隔壁去!”,这个场景让霍萨意识到,也许可以培养一些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去做艾滋病护理工作。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霍萨辞去了工作,获得了大约8300美元的退休金,她设计了一个为期六个月的培训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基础的家庭护理和艾滋病患者的护理,然后她招收了27名学生,用一半的退休金开办了“塔特尼”家庭护理所,“塔特尼”是一个非洲土著名词,意思是关爱学步的婴儿。他们要做的事就是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护理和帮助,让他们不再像野狗一样死掉。
消息传开后,又有56个学生加入了“塔特尼”,在一年的时间里,这些学生们一共服务了65个家庭,教给那些家庭成员照顾艾滋病人的方法。学生增加了,但霍萨的问题却来了,因为一直以来,霍萨都是用自己的退休金在支撑着“塔特尼”的运转,但退休金总有用完的一天,况且“塔特尼”需要更多的钱去买药、买尿袋、买护理需要的各种东西,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没有一个机构愿意资助“塔特尼”。
终于在1996年,转机出现了。世界卫生组织准备在南非开展一个有关艾滋病家庭护理工作的会议,他们想知道当地有谁能承担这个工作,结果在走访的过程中,不断听到“塔特尼”的名字,这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兴趣,于是他们拨给了“塔特尼”一笔2万兰特(大约4500美元)的款项,比洛陀利亚省的卫生部门也给“塔特尼”提供了4.5万兰特的资助,霍萨用这笔钱给护理工作者们发了补贴,然后又招收了更多的学生,增加了培训的时间和内容。
与此同时,霍萨还新增了项目,让病情较轻的病人学习做饭、烤面包、缝纫,以此来帮助他们增加一些收入。霍萨说:“生活不是简单地应付痛苦,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一些能使他们获得满足感的事情。”
从1995到1999年的四年时间里,“塔特尼”一共做了24.4万次家访,训练了2100名成员,为无数艾滋病患者带去了尊严。
三、三招助力社会企业家改变世界
在了解了社会企业家改变世界的故事之后,我们能不能从故事中总结出一些改变世界的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三招助力社会企业家改变世界。
第一招:制度化倾听
倾听是社会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优秀的社会企业家善于根据顾客的声音建立新制度。
印度的1908儿童热线在运行的过程中就曾发生过一件事。
有一天,一个患肺结核的男孩拨打了热线,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表示要派人送男孩去医院,没想到男孩却说:“我没事的,如果需要帮助我会再给儿童热线打电话。”工作人员也就没继续跟进这件事,但三四天后,那个男孩死了。
男孩的朋友打电话来骂儿童热线,说儿童热线是没用的组织,他们说,虽然当时男孩说他不想去医院或者收容所,但儿童热线应该把情况通知男孩的朋友,而不应该置之不理。这句话一下点醒了儿童热线的工作人员,现在,认真倾听每一个热线,并及时把情况通报给求助者的家属或朋友已经成了儿童热线的一项制度。
第二招:关注例外
一些来自于例外或者是意想不到的信息,常常会成为引发社会变革的契机。波兰社会企业家托马斯·萨多夫斯基就是因为关注例外获得成功的。
萨多夫斯基居住在波兰西部的波兹南附近。20世纪90年代初,波兰政府停止了对集体农庄的补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这个政策突然变得无家可归了。注意到这个情况的萨多夫斯基就和妻子买下了一个废弃的校舍,他们和20个无家可归的人都搬了进去,一起修整房子,开办农场。
这个农场后来发展成了“巴卡促进互助基金会”。巴卡就像是一个大公社,有什么大家平均一起分。到2003年,巴卡的房子里大约有650人。虽然影响有限,但却有强大的吸引力,巴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公社制,它让人们看到了传说中的共产主义的可能性。
招式三:设计实在的解决方法
社会企业家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对于人类行为持现实的态度,他们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能让客户真正去使用他们的产品。在这一点上,巴西的多·纳西缅托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多·纳西缅托是一个叫“嘎帕—巴伊亚”组织的创立者,这个组织降低了艾滋病在巴西东北部一些贫苦地区的传播。
多·纳西缅托经过实践得出结论说:“我们过去在到达一个贫民窟的第一天就会对人们讲,了解艾滋病是十分重要的,但听的人却会认为,这与我有什么关系,根本不当一回事。现在我们进入一个社区之后的6个月里只字不提艾滋病的事。我们会用这段时间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生存条件,和他们讨论在社会上,黑人和性别意味着什么。当到了真正参加艾滋病讨论会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权利、身份、作为黑人的身份和作为女人的地位都有了意识,并能够意识到,艾滋病的确是巨大的威胁。”
多·纳西缅托就这样持续思考,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意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更让人们知道了活着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社会企业的诞生靠的是社会企业家的良知、坚韧和远见,但社会企业若想真正壮大和发展起来,离不开政府的支持,1098儿童热线也好,“塔特尼”艾滋病家庭护理组织也好,他们能够发展成为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的组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所以今天我们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国历史上,靠政府力量发展起来的慈善组织。
众所周知,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而开封作为北宋的国都更是商铺遍地、人口稠密,史料记载,开封城人口最多时已经达到了100万。人多就意味着发生疾病的几率也大,如果开封一旦暴发瘟疫,不仅仅是成千上万人口性命的问题,闹不好还会动摇朝廷的统治根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北宋朝庭开始研究解决老百姓的看病吃药问题。
公元1076年,宋朝首创官办药局,取名“卖药所”,主要出售一些中草药,1103年,官办药局逐渐普及全国。到了1114年,“卖药所”已经发展成了“医药惠民局”。
因为全国各地的“惠民药局”都免费为病人诊断并提供处方,这让普通老百姓看医用药十分便利,而且“惠民药局”都是根据官方药方严格配料,严禁偷工减料,如果药品囤积过久,超过了保质期,就要一律销毁不能再出售。
这还不是最让人感动的,更良心的是,政府还会给药局巨额的补贴,让药价低于市价1/3,这使得民众能买得起药,用得起药,要是遇上穷人和灾民,药局就干脆分文不收。每逢旱涝灾荒或疫情蔓延,惠民药局便会派出大夫携带药品,走街串巷,去病人家里诊治,送药上门,防止疫情蔓延。
瘟疫发生时,惠民药局更是通宵服务,日夜都有专职人员值班,高明的医术和严格的管理使惠民药局名声卓著,甚至许多地方大员患病时都会上书皇帝,要求赴京师惠民药局医治。
“惠民药局”也真如它的名字一样,把救民和惠民落到了实处。这虽然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企业,但它创立的初衷和后来的运作方式,已经与现代的社会企业极其相似了。
总结
《如何改变世界》是作者戴维·伯恩斯坦花了数年功夫遍访许多国家的公益组织,再汇聚各领域的精华案例写成的。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感受到,对于社会企业家来说,同理心比能力更重要,韧性也比资源更重要。
他们常年处在非主流的社会边缘地带,坚守和践行着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改变世界的目标,在社会企业家眼里,“改变世界”不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空头口号,而是一个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如今,这个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的群体正在逐渐壮大,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如何改变世界》金句:真正的同情心比扔给乞丐一枚硬币更有意义,它通向为乞丐制造所需的伟业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