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克手伊希根》是作者嘎·西日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初刊于《潮洛濛》2010年第一期,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2011年),汉译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4年)。书籍勒口作者信息显示,作者是一位长期在基层坚守创作的作家,迄今也只获得过盟市级文学奖项。这部长篇入选自治区“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不仅是作者以往创作的一个总结,也可谓新世纪蒙古族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新发现”。
《搏克手伊希根》塑造了草原硬汉的群体形象,描绘民族地域文化以及人物风情,用传奇与现实、真实与虚幻相融汇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善与恶、精神与财富、信仰与世俗的多彩画卷。在人物故事的选择、地域文化的描绘、传统叙事与现代意识的融汇等诸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收获。
一、巴尔虎著名搏克的传奇世界
《搏克手伊希根》着力塑造了巴尔虎著名搏克伊希根的形象。作品以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从伊希根的年轻时代写起,叙述其30多年的传奇经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描绘了搏克伊希根的传奇一生。
1.草原硬汉的群体形象
描写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蒙古族社会生活,成为新时期以来蒙古族小说创作中的一个热点。诸多作品在热衷于描写寺庙喇嘛、富贵阶层和平民百姓的同时,也着力描绘另一独特人物——草原硬汉形象。扬善惩恶,伸张正义,胆识过人,心地善良是他们共同的精神特征。
小说中塑造了呈日布、“飞毛腿”希日布、“玉面侠”拉布杰、“倒立人”老章、乌力吉和那木斯来等硬汉,王掌柜和罗布生等商人,森吉德玛和浩日劳等女性种种十几位人物形象。各色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网,构成了小说生动展现当时社会生活复杂格局的要素。
2.著名搏克的传奇故事
有关蒙古族搏克——摔跤手的传奇故事,在广阔的蒙古族地区世代相传。巴林的“高个子桑杰”,乌珠穆沁的都扔扎那等等,可谓不胜枚举。巴尔虎的伊希根也是其中之一。敖德斯尔的短篇小说《阿里玛斯之歌》,朝克图纳仁的话剧《金鹰》(1962年由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拍摄成故事影片公映),以及这部《搏克手伊希根》,都取材于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传说故事。传说中的搏克不仅是力量和善良的化身,也是胆识、智慧和崇高人格的楷模。
伊希根背着蒙古包和母亲一起迁移到冬季牧场,双手托举骆驼或者公牛,能够完成凡人无法做到的事情。16岁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著名摔跤手。作品通过描绘伊希根此后一生的传奇经历,塑造了一位令人敬仰的著名搏克手形象。
3.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
从清初一直延续到民国末年的“旅蒙商”活动,在这部作品中有生动的展现。“旅蒙商”起初就是为远征清军提供服务的随军商人,后来逐渐发展为经营民间贸易的商人队伍。随军商人在长途运输货物的过程中,与沿途蒙古人做生意,将内地各种生活用品卖给蒙古人,将换回的大量畜产品贩卖到中原地区,获得巨额利润。大量商人加入“旅蒙商”行列,旅蒙贸易日益兴盛。商人主要来自山西、河北、陕西、北京和天津等地。其中,“晋帮”和“京帮”是“旅蒙商”的主体。“旅蒙商”的足迹达到当时乌里雅斯台、库伦、科布多和俄罗斯的恰克图等地区。
蒙汉地区的贸易活动,在小说中有大量的描绘,成为揭示人物性格和推进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小说中的王掌柜及其手下,还有罗布生和龙泰商号就是清朝时期“旅蒙商”的代表。常驻库伦的富商龙泰的长途驼队,在库伦和京城之间开展贸易活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拉布杰,对此有击中要害的揭示,说“龙泰的资产都是榨取蒙古人得来的,所以苍天一定允许我们分享他们的财产”。作品有关这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与新时期以来的蒙古文学同类作品相比,在题材和意蕴方面有了明显的拓展和深化。
二、巴尔虎历史文化的生动描绘
《搏克手伊希根》是一部生动展示巴尔虎蒙古人传统民俗文化的小说。作者经过30余年的创作,以自己最为了解和熟悉的巴尔虎生活作为描写对象,生动展现了这里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是一部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巴尔虎“清明上河图”。
1.独特地理环境的描绘
小说中大量描写了主要人物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作者用鲜活灵动的语言,描写了广阔的巴尔虎草原的魅力图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伊希根一家世世代代在这片草原上生活。呈日布、希日布、拉布杰,老章、乌力吉、那木斯来和森吉德玛、浩日劳等人物,也都是这片草原的主人。克鲁伦河不同季节的景色,在小说中有精彩的描绘。流经当时喀尔喀地区温杜尔汗和乔巴山的克鲁伦河,经过新巴尔虎草原,最终汇入呼伦湖。小说中生动描绘了这里的自然景色和气候环境,成为小说中独具魅力的地域景观。
2.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巴尔虎蒙古人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在小说中多有展现。作者着力描写巴尔虎历史文化、方言土语、信仰习俗,呈现民族地域文化的独特面貌。作为喀尔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库伦的繁荣景象,以及俄罗斯卡尔梅克和布里亚特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都在作品中有多彩的描绘。巴尔虎人历史文化变迁也和这些地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作品中巴尔虎人的语言、信仰、生活习俗和口头传承(民歌,祝赞词等)的运用,使得小说具有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小说中巴尔虎蒙古包的制作,“十联”那达慕,以及多次出现的巴尔虎民歌《er-e boru qarchagai》《erdeni jasag-un unag-a》《nariqan shirg-a》等,呈现了作者诗意描写的功力和特点,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3.叙事的激情与温度
作者以极其浓厚的意趣和热情,描绘了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伊希根是作品中被热情讴歌和赞颂的主要人物。到16岁那年开始,伊希根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搏克手,而且逐渐成长为一方面谙熟江湖门道,明辨人情世故的老者,一方面也是依靠勤劳的双手支撑家庭并经历非凡一生的人物。
伊希根自从失去母亲之后,便开始了闯荡世界的旅程。他用自己艰辛的一生经历,阐释了力量、智慧和信仰对于个人与群体的难能和可贵。伊希根用一生的经历信守“连个蚂蚁都不会踩死的活菩萨”的诺言。其他主要人物呈日布、希日布和那木斯来等等,也是“不到万不得已,切勿杀生”的英雄好汉。他们帮助弱者,无你我贵贱之分,追求利益,视金银财宝乃身外之物,这些人物身上充满了仁慈、高贵的襟怀和气量。
仁爱忠义,也是作品所极力赞颂的一个主题。其中,塑造了一个具有独特意味的人物,他就是torgan arabjai(汉译为“玉面侠”拉布杰)。小说中的拉布杰一直是与呈日布他们结帮的好兄弟之一,但逐渐变成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一个“人渣”。当他用毒酒害死伊希根的阴谋败露之后,伊希根却发出“诸位佛祖难道真的不知道吗?”的疑问,把他放走了。小说中对家庭成员之间、友人之间和对手之间的多重关系进行了多视角的描写。始终贯穿对仁义、忠厚和诚信的赞颂和肯定,将这些积极向上的力量融汇到小说的叙事结构之中。
三、传统叙事与现代意识的有机融会
克罗齐曾在其《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中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主要是肯定了人们对过去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描写历史生活的小说艺术自然蕴含其作者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认识和体验。《搏克手伊希根》对人物命运的理解和处理都不可避免带有个体主观情感的浸润和滋养。这些因素也是作者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呈现,也是现代意识不同程度的融汇和外化的结果。
1.主干与枝叶:叙事主题与情节结构
《搏克手伊希根》以传统小说的全知视角把控和叙述人物和故事。小说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可谓枝繁叶茂,但故事主干很简单——要完整写出搏克巨人伊希根的传奇人生。随着情节的推进,伊希根不断在成长。围绕伊希根闯荡世界所遇到的大量事件的描写,展示从少年搏克手到远近闻名的传奇人物的过程。第一次来到熙熙攘攘的圣城库伦,是伊希根闯荡世界的开始,也是他后来成为传奇人物的起点。
作品中几十年的大大小小事件,是描绘伊希根最终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大好人” 的铺垫。伊希根拥有“超人的神力”“魁梧的身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以一生的“人品” 和“智慧”来赢得“百年不遇的奇人”的美誉,直到永恒。
2.善良与邪恶:价值判断与伦理秩序
除伊希根之外,小说成功塑造了呈日布等不同类型的各色人物。“老三”罗布生、王掌柜、“玉面侠”拉布杰和“倒立人”老章等等形象也各有特点。拉布杰用毒酒害死伊希根的情节,是作者处理人物的一个有趣“事件”,虽然读来有些突兀和意外。小说描述他“像说书艺人一样,善于模仿人物的一言一行,讲起故事绘声绘色”,虽然为了分配抢夺过来的金银财宝力争哪怕多得一点而“面红耳赤”,但不至于要必须毒死一生的好友伊希根。拉布杰刚刚登场的时候,让伊希根觉得“此人说的话和跟他不安分地滴溜溜转动的眼睛一样不可靠”。这是唯一让读者觉得拉布杰是一个“不可靠”人物的铺垫。小说虽然在表现这个人物“腐烂”结局的过程缺乏逻辑铺垫,但表现出某种价值掂量和对于民族心理深处伦理秩序的思考。
除此之外,小说也着力描写了伊希根与浩日劳、汗达、呈德,以及在路途遇到的一位“喀尔喀美女”之间的“美丽邂逅”。作者处理伊希根与这些女性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对于伊希根这个形象成为深得人们敬仰的“普通而非凡的英雄”起到重要作用。
3.英雄与自然:史诗叙事与生存策略
《搏克手伊希根》是一部具有一定史诗韵味的小说。人物性格中崇高、胆略、刚正不阿的非凡气质,使得小说具有史诗品格的叙事特征。崇天敬地、故土情结,成为小说贯穿始终的叙事重心。搏克巨人伊希根形象,就像蒙古族史诗中的英雄。只是伊希根是一位生活在清中叶巴尔虎克鲁伦河岸的真实百姓中的一员而已。作品中的一位布里亚特好汉——巴尔巴格岱说过“我们家乡的飞禽走兽也是上苍赠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并对破坏规矩而狩猎的人一概严惩不贷。他们崇尚自然万物并予以保护和共处。这些情节体现了“英雄除了蟒古斯之外的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史诗特征,更是伊希根等主要人物所崇尚的生存策略。
总之,小说《搏克手伊希根》中可以看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美学理念,即其中的“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的美的理念,是一部成功演绎巴尔虎蒙古人传统生活的优秀作品。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多有蒙古族谚语和俗语的准确运用,场景描写和人物语言、动作的描绘生动有趣,看不到多余的或拖沓的描写。但从总体上看,小说前半部较为精彩有趣,后半部愈显平淡。主人公伊希根一心钻研蒙古包制作技艺,缺乏有趣的情节和事件。尤其缺乏对社会和人生境界的思辨和拷问,便少了一种震撼灵魂的力量和气势。作品结构布局和情节设置非常传统,几乎看不到新颖的表达和呈现。与故事相对独立、人物贯穿始终的蒙古族系列民间故事(《巴拉根仓》《沙格德尔》)和大型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模式化叙事别无二致。作为以著名摔跤手为主人公的小说,应该对伊希根的几次不同环境中的比赛场面予以详细描绘,也要避开对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多余解释等等,如此,小说也许会更为有趣和精彩。
注释:《搏克手伊希根》,嘎·西日朝著,照日格图译,作家出版社出版,2014年。
(作者乌日斯嘎拉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