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读书有感

在过去的两个月,我的生活发生了计划中的戏剧性变化,也在慢慢地适应全新的氛围和生活节奏,其中唯一不变的是时常展现出来的自我、时常缺乏体验生活的乐趣。以至于在人人渴望的假期中,我却牢骚地认为这是一种不该存在的奇葩制度,使人闲的要死。所以依然是在家人的讽刺和享受一个人呆在书房中度过了这个假期绝大部分的时间。极其罕见的,是有大把的时间拿来同时读两本又硬又厚的书——《世俗时代》和《忘我神学》。我一向对抽象又难懂的名词感到头疼,但还是愿意坐下来挑战下自己。虽然两本书都还读了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也极有可能两本书都读不完,但还是想要记录下来自己的一点整理和思考,难免半瓶子醋的嫌疑。

假日读书有感_第1张图片

首先是《世俗时代》。

这本书的开头提出了世俗时代的三个特征:世俗时代的国家都摆脱了与上帝或其他终极实在的关联;世俗时代将上帝或其他宗教信仰驱逐出了公共空间,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求助原则和规范,而不是求助上帝或宗教信仰;世俗时代中宗教信仰与实践衰落,人们远离上帝不再去教堂。所以世俗化是指的在生活中,人们不再对超越的事物感兴趣。

作者认为,这样的世俗性的发生,有两件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去迷魅化和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

迷魅的宇宙观——是将人类视作是处在充满神灵的领域中,而且中有些神灵是邪恶的。去迷魅化就是去除这种观念,扫清不信的障碍。

所谓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是指不接受任何超越人间福祉的最终目标,也不热爱这一福祉之外的任何事物。

这二者的关系是如果尚未发生去迷魅化,那么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这二者带来的世俗时代,使得社会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剧变——前现代社会中不得不信仰上帝或其他超越性的存在,有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而现今处于世俗时代中,信仰上帝或其他宗教,只是众多丰富多彩的选项之一。超越性的事物越来越由公共空间退出到人们主观的心灵之中。

由于我的愚笨,这么多天也只读了很少的一部分内容,消化理解的也更寥寥。读到此,让我感受到的是现实处境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张力:

一方面现今一系列的运动或许可以说是一种抵抗世俗化、带领人们回到统一的意识形态之中的诉求,也或许可以说是回到“迷魅”中的表达。因此基督教作为主流运动之外的一种存在,对这种“迷魅”的表达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受到敌对和排斥是自然而然的事,其他的宗教也在这种排斥之中。

另一方面,不论从公共空间,还是从私人领域来看,世俗时代是不可逆地正在临到现今的社会,人们对超越的事情越来越不感兴趣。因此想要再建立一个中世纪时期的存在有如登天一样难度巨大。因此现今面对来自“迷魅”的压力,落在迷茫、欺上瞒下中的似乎不只是宗教领域。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我发现现今世俗时代中的基督徒,既面对世俗化的挑战,也面对“迷魅”压力的挑战。

假日读书有感_第2张图片

那么基督徒该如何面对现今时代带来的张力呢?《忘我神学》中第一部讨论启蒙和诠释的内容,似乎可以给出一些解答和思考。

首先关于理性,作者提出的批判是用人的理性来给理性制定规范,这是一种不合理性的事情,那么就需要一个更高的理性来使人的理性看到自己的极限和盲区。

其次关于诠释,作者提出任何诠释都是难逃主观的嫌疑的,主观和偏见是人难以逃脱的极限。关于这两点,作者提出了一个“游戏”的例子来解释,即一个游戏有它不能破坏、必须遵守的规则和规范——这好比客观,但也同时离不开游戏的参与者——这好比主观。我们不能说只有规则就称为游戏了,也不能说只有参与者就是游戏了,游戏是规则+参与者。因此,理性既需要客观规范的限制,同时又是主观自由地投入其中,这才是一副整全的画面。

而这种整全的画面,需要参与者意识到自己的极限。作者说: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看,“一切自我认识都是从历史地在先给定的东西开始”,一方面人的被造是“历史地在先给定”,另一方面,人的堕落也是“历史地在先给定”,而被造与堕落正是基督教神学讨论人的出发点,这也正是人的极限所在。

既然人在这种极限的现实中,那么人的理性就要受到神的道的更新和规范;同时人又是主观地投入到神的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提出所谓的“忘我”,一方面不再执着于自我中心,另一方面全情地投入到神的道中而经历被转化。

以上只是对两本书极少内容的个人理解。这两本书看似没有太多的关联性,强调点也各有不同,但是我认为能够综合起来对现今的教会牧养有些许的启发——

1.现今早已不是“迷魅”的中世纪时代,因此以一种道德式、等级式的严格秩序实行教会牧养是行不通的,尤其是牧养现今的年轻人、信二代甚至三代四代。而国内教会想要摆脱这种思维定式又很困难,因为中国传统思维就是将宗教、道德和权威捆绑在一起的,在国人的思维中,牧师、长老的头衔总和地位、权威相关联,而甚少与服侍、受约束、担责任相关联。这或许就是年轻一代基督徒在教会中迷失的重要原因吧。所以现在国内教会论的探索,除了面对逼迫而活动空间越来越小的压力,更隐形的、慢性的压力其实来自于传统的教会建制如何适应世俗化社会中的年轻人。成本最低的做法当然是不作任何改变,形塑和复制出一群古老的年轻基督徒来,但这样维护教会论的同时是否破坏了人论等其他教义呢?

2.我认为国内基督徒目前面对三座大山——非主流思想招来的逼迫、社会世俗化使人质疑超越性的存在、越来越内向于心灵的信仰表达缩减了信仰实践的范围。这些都挑战牧者该如何宣讲真理以回应信徒的巨大压力?仅仅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地宣讲硬生生的大道理吗?这往往造成的后果是信徒来到教会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如何被称义的,但回到家里却又被打回到现实的压力和诱惑中,长此以往,牧者越来越沉浸在照本宣科的低成本牧养中,也越来越无法体会信徒在实际生活中的巨大撕裂感。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抛弃或否定传统的合乎圣经的福音教义,而是致力于在讲道的事工、探访的事工、陪伴的事工中,使信徒意识到他们所听到的教义是回应这个时代的、是能“吃饱”的,也让信徒们看到牧者本身也是活在三座大山之下来诠释信仰的人。

3.在牧养中激发信徒扎根真理的主观性。后现代思潮要求力求客观、尊重多元,这使我们对自己所持守的越来越没有把握;世俗化的结果也是使基督教不再是唯我独尊的唯一选项,而成为了众多选项中的一个。信徒面对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思想开化、质疑和批判,那么现今的牧养,一方面要求牧者了解、掌握更多资讯以做出信仰的回应;另一方面,则更加应该激发信徒有主观的信仰告白、主观地参与信仰生活。使徒保罗之所以被人视为癫狂的人,是因为他在多神的世界中,却宣扬唯独基督的教义,也主观地投入其中。

4.教会每当提到“世俗化”这个词,给人的印象是消极否定的含义居多,似乎是信徒贪爱世界不爱主的代名词。但在读这两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世俗化真的是如同瘟疫一样要躲避起来的坏东西吗?”世俗化固然有可悲的一面——人们不再对永恒、上帝等超越之事感兴趣,与此同时,也正因为世俗化的发生,才促使基督信仰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教会也不再是像中世纪那样将提出质疑者全部烧死,而是费尽心思地回应挑战、在世俗化的世界中继续传讲福音,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神学的省思、也促进了教会的健康。与其让信徒永远回避世俗化、抵抗世俗化,让信徒落入圣俗的撕裂之中;不如告诉信徒到底什么是世俗化,指引信徒如何以真理面对世俗化、清醒地活在世俗化当中。本身消极地否定世俗化,这也是一种牧养策略,也会达到该策略的目标效果。但我觉得教会既不应当全盘逃避世俗化,也不应当彻底被世俗化,而是应当居于中间。

总而言之,在一个社会潮流和思想剧烈变化、越来越否定神圣超越事物的时代,该怎么具体地诠释信仰以激发信徒对信仰的委身和参与?这是一个又大又棘手的难题,以上也仅仅是我一些模糊的、尚未成型的的概念,或许随着两本书阅读的深入也会有一些其他的思考。总之,抛砖引玉,欢迎有更多交流或指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日读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