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读书摘抄

我挺喜欢《知否》这本书的。我觉得它是很难得的言情小说,跳出了玛丽苏剧情,探讨了生活和生存、爱情和婚姻的关系。

虽然这是一本架空小说,电视剧改编是按照宋朝的背景改编的,但我觉得作者写作时,应该更多参考了明朝的一些设置。比如,明朝公主难嫁,公主的丈夫,不能做为实职官员,因此读书科举出身的人家,视娶公主为畏途;文中太祖血洗功臣,很像朱元璋兔死狗烹;封爵、官名与明朝相似。

而文章的语言风格,有些模仿红楼梦,比如人物的称谓,老太太、太太、哥儿、姐儿,甚至有猴儿,这种贾母对王熙凤的昵称,全文多次提到红楼梦中人,可见作者受其影响之深。

我是用kindle看的书,随手标记了些自己比较认同的话,今天整理在下面。


每日,无论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来休憩,赏花,读书,下棋,画画,做自己偷着乐的‘背背山系列’针线,面对清空如洗的湖光山色一遍一遍默诵佛经,那些妩媚旖旎的诗词,那些海阔天空的山河志,愉快的像吹过山脊的清风,由着奇异的抚慰力量。

每个女孩对一生一世一双人都有过梦想,也许,这就是她对贺弘文的执念,该想开些了,田垄,山泉,钓鱼,美食,还有书本,没有男人的天长地久,多存些私房钱,好好的教养孩子,她也能过的很好。

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衍嗣绵延,终老一生。

不论顺境逆境,决不轻慢,决不托大,决不骄横,决不疏忽,不怨天尤人,也不轻言放弃。谁知道呢,兴许老天开眼,孙女终能…春暖花开罢。

微笑着,祈求着,望佛祖垂怜,只愿平安喜乐,心如明镜。

她望着明兰微微发呆,宜喜宜嗔的容貌,她从未见过哪个闺阁里约束出来的女子有这样灵动的眸子,好像怀抱着海阔天高,满心清透,不染尘色。她心头浮起一层淡淡的惆怅,要和齐衡过几十年的人是自己,追究这些尘土堆里的事又有什么意思。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所谓真性情,乃是为该为之事,行当行之举,嫉恶如仇,明辨是非。何时不懂事的胡闹,也算作真性情。

人生下来,本是懵懂无知,渐渐大了,学道理,懂是非,明世情,自然就知这世上本有许多不可为之事。三岁小儿,稀罕人家好吃的,伸手就拿,尚觉着有趣;倘七尺男儿,见人家财帛动心,也开口就要,这便是真性情了?明知人家隐疾伤痛,开口就说,毫不顾忌?

他们都早早的被现实磨去了天真和热情,在生活中学会了各种伪饰,对人,对事,充满戒备和提防,小心翼翼,不肯轻易相信。 直至翻山越岭,猜疑,伤心,犹豫,绕上一大圈路,这才发觉,原来想要的,近在咫尺。

世上固然有很多怨偶,但也不乏白头偕老的恩爱夫妻,也许被淹过泥石流后老天爷过意不去,也许否极泰来,也许她也有这个运气,能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总得试一试。

念及家中贤妻,辛苦持家,吾在外亦不觉有所苦也。

没有希望的时候,就是希望快来的时候。

父母生养不易,咱么如何也不能白白糟蹋了这一世,该怎么好过就怎么过,有一天日子便要过好一天。你既然还有口气在,就得好好过下去。

女人这一辈子若真能如桃树般,明艳的开着桃花,顺当的结出累累桃果,才是真的福气。

桃树好好的,要是结不出桃子,定是那土。

不好,换个地方种种就是了,重新培土施肥浇水,总能成的,除非桃树死了,不然还得接着种呀…

女人可能为了男人改变,但男人却不可能为了女人改变,不过是装的时间长短罢了。

真情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十个读书的,倒有九个半是为了做官;可读书好的就一定能做官好吗?你个功课已然很好,混不上显眼的名次,便讨个上榜总是有的;要紧的是多学些道理世情,将来与恩师同僚相处,定能和睦,若为官,也能为福一方百姓,不要把脑袋读酱掉了。

长梧和允儿回来时,看见明兰好端端的坐在软榻上清点财物,丹橘坐在一旁,温顺的剥着橘子,然后一瓣一瓣的往她嘴里塞,小桃和绿枝对面坐着,对着账本,一个朗声念,一个挥笔勾,窗外天光水清,风景极好。

仓促不查的断定一个人,不若索性不要下断定。

天涯何处无芳草,要是不行,赶紧换人!

果然是事无周全,何来十全十美之事,总有个缺憾才能成事的,

像阳光穿透了厚厚的乌云,海燕冲破了暴虐的风雨到达彼岸,万里迢迢去朝圣的人们望见白色的塔尖,喜极而泣;仿佛一切曾经的彷徨和犹豫都成了加倍喜悦的理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读书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