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融洽,学校和谐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2019年倏忽而至,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同时也是我校各项工作继往开来的一年。好的教育从来都是如沐春风,春风化雨般的滋润,是一朵云对另一朵云的碰撞,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唤醒。通化县综合高中由“教”到“导”做走心教育,走在时代的最前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把教育做到实处。我校的导师制从无到有,从摸索到成熟,见证了全校领导教师和几代学生的成长。导师制的实施虽不算是我校独有的教学模式,但是我校却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随着几年来我校领导和各位教师共同摸索与探究实践,树立属于我校特有风格,并且成绩斐然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导师制已趋向成熟化,体制化。

1、 我校导师制初期历程

2014年我校开始学习有关导师制各种材料,并初步拟定导师制方案,结合本校学情一步步进行完善。2015年拟定完整的导师制方案,明确了教育目标、工作原则、导师职责、具体实施办法,导师选聘办法、组织保障、评价与激励等细则,并且深入调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心理需求,确定了导师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我校选定语文组、政治组、历史组和班级先行推行导师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导师制有了实施的保障性。2016年全面推行导师制,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既管理又引导的教育效果,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2017年,导师制的推行已经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规模,小组座谈式、学生和教师演讲式、个别谈话式、文字交流式、师生娱乐式,有条不紊地进行、期期进行通讯报道,实时对导师制进行跟踪,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2、 导师制发展历程

自我校导师制实施以来,全校各教研组,班主任,全体教师真正将其落实到实处,具体开展,颇见成效。

(一)实施原则体现为:

(1)全员性原则。一是全员参与,人人做学生成长导师。学校所有管理者都是育人者,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指导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关注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关注学困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指导中等学生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2)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3)重点关注原则。我校学生以农村生居多,学生成分复杂,因此我们主要针对“五类学生”——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留守学生、残疾学生、个性有缺陷学生——重点做好导师与学生的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发展。

(4)个性化原则。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牢固树立“人人能成功”的思想。

(5)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发现学生优点、成绩,鼓励学生进步,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具体实施办法

1. 确立导师关系。学校组成以班主任为组长,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的班级导师组。学生在所任课的教师中(包括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等学科)任选三名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人选(有顺序),教师从选择自己为导师的学生中选择所要辅导的学生,最少选择10名最多选择20名学生。如果学生不选择导师将有教务处指定某位教师为其导师。

体育组的教师导师制工作的落实就较为细致。主要落实在几个方面:(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2)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取得相应的学分,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3)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4)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2.建立导师工作记录制。为“导师制”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脚踏实地,学校统一印制了“通化县综合高中导师工作记录”和“通化县综合高中学生受导记录”。“通化县综合高中导师工作记录”主要有两大栏块:“指导内容摘要”和“受导方式选择”,专供记录导师指导工作的开展和与家长的沟通情况,对学生的每次导育的情况都必须有记录可查,以利于导师积极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工作;“通化县综合高中学生受导记录”是学生的受导情况反馈,每次受导的内容,学生都要有受导记录及受导后的感悟及收获,让学生在记录、感悟中,收获成长。

3.建立定期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要定期、不定期的与被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每次谈心和辅导必须认真备课,并将交流指导内容也要写入《通化县综合高中导师工作记录》上的“指导内容摘要”栏。学生可随时把思想、生活、学习等情况向导师汇报,让导师帮助解决,每生每学期至少上交一份书面总结或心得体会。导师对学生进步的地方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不足的地方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可以通过口头交流、电话联系、微信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沟通。每位导师每周与责任学生保证一次交流辅导。

例如语文组群策群力,制定落实方案。本着尊重了解、全面关爱、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面谈、书信、电话、微信等形式与学生单独进行心灵的交流,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并在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让学生建立归属感。让学生每两周一次向导师进行汇报,并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家校合一,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点滴进步。

4.建立定期家校联络制度。结合“家长委员会”活动,建立家校联络制度,要求导师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在校情况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或通过电话、或是微信……每学期至少与家长沟通一次,还可根据情况尽可能进行家访,与家长的沟通情况要填在《通化县综合高中导师工作记录》上的“指导内容摘要”栏,目的就是加强受导学生的全程管理,有效的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让导师制的内在意义真正的显现出来。

5.建立班级导师联系制度。以年级组、教学班为单位,召开导师联系会。班主任担任导师组组长,随时随地向本班导师了解受导学生的情况,各导师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反应给班主任,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召开碰头会,一起分析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共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

例如英语组在这方面就很是给力。作为英语教师,不能再把英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能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 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英语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因此,就要改变英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中去,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英语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时刻与班主任做好沟通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6.定期开展导师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为了使导师在一段时间内工作目标更明确,工作重点更突出,给导师开展工作提供一个抓手,学校在主张导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外,还结合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

7、各导师要建立辅导学生和家长微信群或QQ群,有活动和想法可以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

例如政治组开展导师制活动以来,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了。师生之间有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也有通过写信、打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进行的交流。政治组与学生之间有面对面交流、微信交流、书信交流、QQ交流,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政治组在办公室门口处设立了一个留言信箱,这样就方便了一些心理较为内向的学生可以在留言本上畅所欲言了。

3、 导师制取得成果

一所学校应有一所学校自身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特质。综合高中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我校一直以来都能走在中学教育发展的前沿,以教育改革为己任。改革创新使我们成为一所充满朝气的学校,这就形成了学校办学的内在特质。我们年轻的教师队伍同样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充满阳光,而通过导师制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学生自信、乐观、阳光,这就是综合特有的学校文化。导师制成为综合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师制有助于改进师生关系,关爱学生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一,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保持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交流;每个任课教师都关心学生的一切,包括思想、心理与行为,而不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甚至分数。

导师制的推行,无论对学生的生活还是学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一些特殊环境下生长的学生,无疑是有益处的,教师也最大化地实现了自己的教育价值,师生共同在导师制下健康成长,学校也因此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我们取得的成绩具体可见,数学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品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政治组从导“学”走向导“育”,政治组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导师”;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教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与能力,这有赖于导师与学生间大量的、积极有效的个别互动,以及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培植与积极群体氛围的营造。政治组重点是导师对学生学业和学习能力的指导,而在学业指导的同时,政治组教师有效地进行思想、生活的分类指导或有针对性的道德品行的个别化辅导,则很少见到。而事实上,这才是导师制实施之真谛所在,以实现“教书育人”,道德教育生活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历史组以 “全员育人”思想为指导,历史组导师在对学生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等方面的帮助,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做到把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为培养独立思考,博学多思的新时代的中学生而努力。地理组全体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长短期目标并关注其目标完成的状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我校一大批学生是住宿生,离开家庭,进入集体生活,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困扰,我们能够帮他们解决这些困扰,使其能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4、 导师制存在问题

我校实施导师制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问题也是必然存在的,但我们并不会回避问题,避重就轻,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要担任导师的教师的导师专业知识和时间不足。导师制对导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在专业知识上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外,还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等。此外,班主任工作较为繁重,任课教师授课班级较多,辅导的学生较多,都会影响到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2、 学生的认识不足,与导师交流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足,对教师不够充分的信任,且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与导师交流时间有限,交流方式也较为受限。个别学生可能还会惧怕与教师交流等等因素必将影响到导师制的实施。

5、 解决措施

1、 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提高导师的专业水平。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挖掘和发挥经验丰富的导师的带头作用,帮助新导师快速成长。完善专业素质、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体系设置,定期举办导师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会,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2、 学生要提高自我认识,增强主体意识。学生要转变观念,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敢于和自己的导师沟通,在导师的指导下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不断发掘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自我认识,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学校提供教师的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导师的情况。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对自己可能帮助最大的教师,填写《学生选择导师意向申请书》。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再选择受导学生。在充分尊重师生的前提下,教务处作适当调整确定,以保证教师带徒计划的完成。

总之,在我校实施导师制的几年间,有成绩也有不足,但我们并不会止步当下,不做最好,只做更好,不断超越昨天,才会有机会拥抱明天。教育永远是我们不变的使命,通化县综合高中未来导师制的实施必将更加完善与成熟,成长路上,我们并肩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师生融洽,学校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