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爆炸时代,不看比看更重要。
在阅读时,我们比古人,多一步--选书。
如果不会选书,现代书籍太多,不可能让你看完,并会让人越来越焦虑。
别不信,看看具体数字感受下。
一:多久能看完,世界上所有书?
假设能看完,世界上所有的书,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
1:世界上一共有多少本书?
万能的google(Google工程师内德-泰切公开的数据),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129,864,880
2:看完要多少年?
35500
什么概念?
假设一天看10本(够厉害了吧…)
用129,864,880除以10本,再除以365,答案是35500年。
人类历史也才300万年,现代人类历史也就4万年,除非是长生不老,从现代人类开始看,看到现在才看得完。
所以,普通人看完,是绝对不可能的。
按照100年算,一天看一本书(可能做到的,本田直之就是一年400本),人的一生可以看36500本,不到4万本。
所以,读万卷书概念是真的,人的一生,最多就读4万本。
二:书籍量什么时候开始爆炸?
换个角度看,从图书的出版量变化来看知识是如何爆炸的。
单看国内的,最早追溯到文字出现。
据研究统计:
西汉之前,共出书1033部,这个时代的人,读书破万卷是可能的,因为总共就这么点书。
到了清末,共出书181755部,也已经超过4万本。
到了现代,光08年的出书量,就是前4000年的总和。
书籍大量出版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印刷术之前,都是靠抄写书籍,费时费力,无法量产可以很好理解。
换句话说,古代人没有那么多书,也就从近500年来书籍开始增多,特别是近100年来,指数型增长…
上述数据的探究,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书籍太多,看不完的,并充斥各种烂书。不仅要会看书,还要比古人更会选书。
三:选书理念
选书即选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观点的载体,而观点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
知识产生的路径如下:
问题-学派-人-观点(书)
这是英国著名作家,彼得-伯克在《知识社会史》提出的。
单看知识源头,问题是一切的根源,围绕问题会产生很多学派,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或则叫学术共同体,相同价值观就是同一学派)。
这些学派里面会有代表的大牛,引领探讨如何解决研究的问题。
最后都会通过论文、书籍等方式将他们的观点呈现出来。
针对一个问题的不断实验归纳并演绎,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就被搭建了出来。(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源头)
举个近代心理学八卦史的例子来理解:
近代心理学
近代心理学是开山鼻祖 冯特,从哲学中分离出的,是借助科学实验的方式探究人的意识,研究心理现象。
他的徒弟 铁钦纳,继承了冯特的衣钵,开创了构造主义心理学,但研究太局限。
主要两点:
一是排斥在现实生活的应用,完全是理论研究。
二是将意识等于全部人的心理存在。
基于第一点,冯特的师弟 詹姆士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主张将心理学 与实际生活结合的实用主义(没办法,大势所趋,美国当时那会实用主义爆棚)。
基于第二点,冯特的徒孙 华生也跳出来反对, 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觉得意识是很虚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行为是看得见,可拿来分析的。
詹姆士和华生分别成为了 机能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开创者。
虽然机能主义属于应用科学,但是他的局限在于也是只研究意识。同理,行为主义的局限在于只研究行为。
现代心理学
接下来出场是大名鼎鼎的 弗洛伊德,它的主张是反对行为主义把人当动物一样研究,是将治疗精神病和心理学结合,研究精神病人的心理,提出了著名的 潜意识理论(后面的冰山理论都是由此而来)和性本能。
精神分析学派还有大名鼎鼎的 荣格,阿德勒,但后来反对弗洛伊德,因为弗洛伊德的局限性有两点:
一是研究忽略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是研究主题一直是精神病人,非正常人。
阿德勒主要从这两点出发,加入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主体为正常人,成为人本主义的先驱。
人本主义学派即反对行为主义,把人当动物,只研究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
也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精神病人(属于怼天怼地的一派),主张从人的本性出来研究正常人的心理,并考虑社会影响。
代表人物当然是大名鼎鼎的 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著名的 需求理论,罗杰斯著名的 同理心理论。
当代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派是集大成者的一派,无论是哪个学派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认知心理学派则综合了各大学派的优势。
因为电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方式,即研究人的意识,也研究人的行为,主张研究人类认知的过程。
可将之前很多的碎片化知识点,通过这条(问题-学派-人-观点)的线索串联起来。
比如智商属于机能主义学派中的观点
比如做中学理论,也属于机能主义学派的观点。这点也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类似。
比如需求理论属于人本主义马斯洛的观点,同理心属于人本主义罗杰斯的观点。
比如冰山理论属于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观点。
如此就能从这个角度清晰看到每个知识点的适用和局限点以及为什么产生(学术背景,社会背景,科技背景等等),而不是一味觉得任何知识都是有益的,盲目学习。
只有分清可用场景和局限才是新手和专家的关键区别。
用狼人杀的角色来理解不同的学派:
1:认知心理学派属于预言家,因为知道所有其他学派的真面目。
2:人本主义学派属于守卫,因为对人的积极发展有好处,属于保护村民一派。
3:精神分析学派属于女巫,既能帮助你,也能害你,不要盲目相信。因为有点玄学的味道。
4:行为主义属于狼人,将人的研究动物化,没有人性。
5:机能主义属于丘比特,可以将心理学与任意学科结合。
6:构造主义属于法官,是游戏的主导和开创者。
7:普通人属于村民,只会默默承受被保护的份儿。
四:具体如何选书?
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
读者
作者
编辑
先看之前,先看下关于选书1.0的思考和办法
现在是2.0的思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吃透一个领域?
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如何避免浪费时间在无效书籍上?
读者角度,为什么从读者角度呢?
回到为什么读书上?
读书是一种高效方式,可以快速获得别人成功经验,人生90%的问题,都已经在书中,牛人会把他的方法论写成书…
选书法:
1:看自己,从问题出发,选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书。
2:看别人,其他人的评价。
比较好的几种评价渠道:
线上渠道:亚马逊&豆瓣
线下渠道:牛人推荐
通过读者的角度,可筛选10%的好书
作者角度,为什么从作者角度?
从知识源头来说,书籍是作者为了论证观点的聚合(问题-学派-人-观点)
选书法:
1:一个领域看开创者,分歧者,综合者就可以将领域80%的核心知识一网打尽了,综合者最近的著作是入门的最佳书单。
举个栗子: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开创者:弗洛伊德《自我与自性》
分歧者: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综合者:弗洛姆《爱的艺术》
2:实践者+理论家>实践者>理论家>汇编者
举个例子:营销领域
实践者+理论家:特劳特《定位》
理论家: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科特勒《营销管理》2018年新作《营销4.0》
通过作者角度,可筛选0.01%的优质好书。
编辑角度,为什么要从编辑角度呢?
因为编辑才是了解行业内幕的人
选书法:
1:不看好评,看差评
好评是容易刷的,差评才能看清一本书的局限
2:不看腰封和推荐
都是人情债,更何况在中国这种环境
3:多读经典
经典是经过时间洗礼的
通过编辑的角度,筛选20%的好书。
四:总结
人的一生最多看4万本,不可能看完世界上亿的书籍,如何选书,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选书=选人,回到知识的产生源头看,整个生产路径为问题-学派-人-观点(书)。
选书分别从三个角度选,读者、作者、编辑。
首先记住自己才是核心,以我为主的选书法,永远投资回报比最高。
其次是作者可将领域知识和核心观点一网打尽,通过开创者、分歧者、综合者,大大增加选好书的概率。
综合者的最新著作是入门新领域的最佳入门书籍。
最后是编辑,可快速辨别烂书,最重要是不看腰封和好评,看差评。
少即是多,人生风景有那么多,把高效选书节省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多好。
不要再迷恋一年看多少本书,一本好书知行合一完全用在生活里了,一年看一本都足够了。
看书不在于看书,而是在于思考…
学习也不在于学习,而是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