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37,4-13-2,公孙丑章句下13-2》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37,4-13-2,公孙丑章句下13-2》

今天是丙申年己亥月甲寅日,十月廿九,2016年11月28日星期一。

【"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一.孟子接着说道:"不久,齐国有战事,此时纷纷攘攘,上下戒严,这样一个危急存亡之秋,只顾着自己洁身自爱的想法,不仅义所不可,自己也会心有不安,所以隐忍而不能提出离开的要求。但是,我在齐国久留,是一时兴起的形势使得我一再滞留,并不是我的意愿。"

二.身、心、意三者常常不能合一。比如说,孟子身在齐国卿位,心怀去国之图,意却不能随心所欲,要适当照顾到当时的情境。

虽然身心意三者常常不能合一,但是,追求身心意三者合一却不能忘记,这就好像我们要始终心怀理想一样,不能因为对眼下无益而不为,但又不能急于求成以至于拔苗助长,戕害了身心。

三.圣人与君王的分歧点。

张居正先生这样总结孟子与齐王的分歧:孟子之志,想要行仁义之道,达到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社会理想;

齐王之志,想要运用富强的方法,效仿晋文公、齐桓公那样的做法。他们之间,犹如方的和圆的一样格格不入。

孟子是圣贤思想,格局大、眼光长远,处处为了大多数人的、普遍的、平等的和长远的利益着想,安居乐业、近悦远来。

齐宣王是君王思想,他是为了他那笑而不答、隐藏在心里的"莅中国而抚四夷"的个人大欲。

四.儒家的师道、辅助的传统。

孟子的能力"易如反掌"平治天下,为什么不自己来做尧、舜那样的圣王事业呢?

这是困挠我几十年的问题。小学读的几本小说,《岳飞传》、《杨家将》、《三侠五义》、《水浒传》,那时候一边为风波亭的岳飞痛哭,一边为一门忠烈的杨家痛惜,一边为水泊梁山好汉大呼痛快,一边不忍视听招安屈死的英雄末日。及至近年,同样困惑于这个疑问,2013年听《明朝那些事儿》,当时出差至湖州,一个人坐在广场公园的椅子上,一位位、一批批忠臣义士慷慨赴义的故事,早已令我泪湿衣襟扼腕痛惜。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今天读《孟子》至此,答案揭晓。

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既是师道,又是臣道,两者合一。孔子、孟子一生奔波努力,都是在已经在位的君王,能够辅教为尧、舜那样伟大的圣王,因此影响了后面2500年的儒家思想,始终是走师道臣道合一的道路,致力于"致君尧舜"的事业,使在位的君王能够像尧舜一样,施行仁政。

可是,致君尧舜,谈何容易!以孔孟之才,以孔孟之圣,都没能实现。后世王阳明为何如此受欢迎?因为他的事功昭彰,太传奇了;曾国藩为何受到共尊?也是因为立德、立功、立言都办成了。可是,这是何等侥幸的个案。儒家没有挺身而出自任尧舜,这是儒家的好处,因为儒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心胸博大,唯恐会使天下更乱,所以实际上,儒家的当仁不让有一个大前提,即,不敢为天下先。这种师道臣道合一的传统,自孔孟以来成为范式,延续后世,使儒家思想在改变现有状态时,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

三十年疑问,解于《孟子》,留下的不是释然轻松,还是千古不易的浩叹!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37,4-13-2,公孙丑章句下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