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读书感悟】3276-Echo

              会说话的你,真的很迷人

我想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是《奇葩说》的忠实粉丝,相信很多人都被上周陈铭和詹青云的神仙打架惊呆了,网上有很多的评论说那一期的《奇葩说》终于回归了辩论的本质,那期精彩的节目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说话的魅力。

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书是来自《奇葩说》成员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著的《好好说话》。

这本书我是一气呵成看完的,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看完之后,也让我对说话这件事有了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认识。

回想一下,你的人生中有没有经历过一些灵异事件?莫名其妙,有些人开始疏远你;莫名其妙,有些邀约人家就是死活不同意;莫名其妙,你会碰到一些或明或暗的软钉子。最可怕的是,你甚至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一切正在发生,而只是隐隐觉得不顺、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不会说话是个大问题;没有意识到自己不会说话,是更大的问题。

好好说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

这本书围绕话语权这个核心,将话术分为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五种场景,对应五种不同的话术能力。只有理解了它们相互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渗透转变,使其随缘应化地共同发生作用,我们才能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

今天我们就先简单说说沟通

沟通,是权力的流动,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学会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这是一个人维持人际关系、避免无谓摩擦,并创造良好氛围的基本能力。沟通的要义是平等,双方处在同一个平面才能打开心结,这就需要让权力流动起来,消解既定的权力格局,协调转向避免冲撞,营造畅所欲言的语境。

举一个我们工作中会遇到的场景,作为公司的HR,你需要向员工传达辞退通知,这个场景就属于沟通。

传达这种坏消息,我们需要避免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因为要表现出感同身受,反而让自己受牵连,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向员工传达辞退通知,你本来只是一个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中立方,可一旦你表现得过于同情,就容易给对方一个迁怒于你的情绪出口,把对公司的情绪发泄在你身上。

第二个误区就是我们经常混淆“善意”和“愧疚”两种场景。为了表达自己没有恶意,很多人开口就是“对不起”,换来的却未必是对方的心平气和,反而很可能是一句恶狠狠的话:“说对不起有用吗?你得给我解决!”

第三个误区是,有些人在传递坏消息的同时,为了安抚接收方,也为了避免自责,往往主动出言安慰,甚至出谋划策,试图帮对方解决整个问题,却忽略了这样做其实很容易有失分寸,并伴着极大的风险。

比如,作为HR,你在向员工传递辞退通知时,你未必真正了解用人部门辞退员工的前因后果,当你主动安慰时,你的一句“没事啦”“想开点”“说不定是好事呢”这些话,有可能让原本情绪不佳的对方更加愤怒。

如果你给对方出了主意,“B公司好像现在正在招人,你可以去试试”,对方觉得是个机会,再向你详细咨询,或是让你写推荐信,你就从“不承担责任的传达者”转变成了“要承担责任的行动方”。

针对这三种误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专业而不要同情,要善意而不要愧疚,要陪伴而不要主动安慰。

首先,要保持专业人士的中立姿态,像HR传递辞退员工这种通知、医生对患者说检查结果不妙,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我们的职业特点,我们要经常练习这种专业话术,如:我来说明一下,这件事情是这样的……要尽量避免说“我觉得”“我认为”,不要支支吾吾,而是要用“说明”这样的词语,用不带个人色彩的表述方式,强化你的专业形象。

其次,我们在传递坏消息时,要表达的是“愿意帮助的善意”而不是“过失在我的愧疚”。“对不起,这事办砸了。”“很遗憾,这事没成功。”就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不论我们有多善解人意,我们都只是来传达消息的,而不是来道歉的,说句“很遗憾”就行了,不要上升到愧疚、抱歉这种话。

最后,我们在传递坏消息的时候,最好是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间,而且最好先跟对方一起坐下。我们在向员工传达辞退通知时,最好就是一对一在会议室传达:“有任何疑问你都可以问我,我会耐心帮你解答”,表示愿意解答疑问,这就是在尽陪伴的义务,但不要主动安慰,任何越界的行为都有可能节外生枝,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仅仅就是如何向员工传达辞退通知这么一件事,就有这么多的细节需要注意,可见,说话是门多么大的学问啦。

好好说话不容易,可是,会说话的人,真的很迷人啊,很令人沉醉啊,愿我们越来越会说话,也越来越迷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1124读书感悟】3276-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