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26《跟吴正宪学当老师》读书随笔——读懂学生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的武维民在《让学生成为主角》一文中提到吴老师让他感悟到了数学教学的又一种幸福——读懂学生,感受到了让学生走向讲台,教师要勇敢退下来的妙处。

2019-3-26《跟吴正宪学当老师》读书随笔——读懂学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使用课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好好想想,课件里展示的内容能不能让学生动手做?能不能让学生自体验?能不能换成数具、学具,使教学更直观,更利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正因为三个问题,武老师把设计的三个活动都由教师的调控变成学生自主的活动

第一个活动“分黄豆,通过课件展示,先让学生估计一瓶黄豆有多少颗”变成了学生小组活动,动手探究平安星大约有多少颗(给学生提供200颗平安星、小盒、线绳、直尺等学具,有的以“一瓶盖”、“一把”为标准,有的分成大约相同的几堆来估,还有的先用尺子量出1厘米的高度,数数大约有多少颗,再看瓶子中ー共有几个1厘米,然后估出总数…)

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根据课件演示的已知线段的长度,估计线段的长度改为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在黑板上用一条红线作为小动物回家的路,其中一段是200米,在放事情境中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分别接出200、400、500、600、950米的长度。(由于为学生创设了自主的空间,学生找标准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书量,有的用直尺量,有的用黑板擦量,有的用手比着……)孩子创新的火花一下就点亮了,对如何找标准、创造统一的标准更加明确了。

回想3月13日我在班里的公开课《平移与旋转》,虽然看似很流畅,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①在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时,课堂上我只提问了少部分孩子,可还有好多同学举手想说,我却因为时间原因没有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应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可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只有让他们充分地表达,学习才更有意义。②课件上出示的“小房子能不能通过平移和其他房子重合”的环节,可以改为传统学具。如用海绵纸剪出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或正方形,以不同方向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亲自体验试一试。③在探究“旋转”现象的特征时,再次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铅笔转一转,进行观察和思考。④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书本、文具袋、橡皮等学具去模仿出平移、旋转的运动状态,使学习更加直观。

2019-3-26《跟吴正宪学当老师》读书随笔——读懂学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3-26《跟吴正宪学当老师》读书随笔——读懂学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感悟:教师要含得放手,舍得退下来,让学生走向前台,让学生动手动脑,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和创造,感受数学的魅力,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的、充满乐趣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有所收获的课堂。

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宋燕晖老师的《一种素材,两种用法》一文中,“教师要做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有心人,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估算的好处,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显估算应用的价值,将“估算知识”演绎成“估算智慧”,让估算”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

2019-3-26《跟吴正宪学当老师》读书随笔——读懂学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样是对“青青购物”的素材处理,吴老师用购物过程中妈妈回题“我只带了200元钱,够不够买这五种商品呢?”收银员的问题“我到底怎样把这些数据输入到收银机中呢?”进行比较,到底哪一个用估算,哪一个用精确计算,让学生充分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与价值,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在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崔建梅老师的《这节课少了点儿什么》一文中,我也教过二年级的课《解决问题(两步计算)》,教学流程:问题情境(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过程中复习一步实际问题)—分析、自主解决—回顾总结提升—独立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带着“少了点儿什么”的疑问,读了这篇文章。

1.“说让学生能听懂的话”——形象、易懂、亲切的话,“要想知道这个数,就要先拐一个小小弯弯儿,在拐小弯弯儿的时候……”、“小翻译”。

2.巧妙的“煽风点火”——生生互动,利用学生资源,采取生生之间的小辩论会。

3.针对性的激励评价——立足于学生改进发展的针对性积极评价。

“”同学们不仅看到有树,有桃子,有猴子,还能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对象,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可以的。不过,你心里的7你知道,别人不知道。数学是大家共同交流的语言和工具,那要想让大家一目了然,非常,、我们也守规则,是不是?”

“同样,吴老师也很佩服刚才得7的同学,因为他们敢坚持自己的想法,最感动的是他们学会了跟同学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他们还能修正自己的想想法,接纳同学的想法。我建议,掌声送给他们。”


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许淑一老师的《别把课堂当“舞台”》一文中提到:公开课,也被称为汇报课或观摩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有共存在发展的意义。“尊重传统,回归教育常识,课堂不是舞台,不需要表演。”公开课≠表演作秀。课堂一定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的交流,课堂就是对话,就是聊天。吴老师的话时时提醒着我们应该怎样去上好每一堂课、怎样真诚地为每一位儿童服务,让每一位儿童都有所获。


吴正宪老师的课,是对儿童的理解、尊重、关爱…只有深刻地理解吴老师的数学数育观、儿童观,把课堂当作与儿童智慧碰撞、心灵交汇的舞台,为儿童带来知识、智慧、思想、方法,才能为儿童的童年留下不可磨灭的数学印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3-26《跟吴正宪学当老师》读书随笔——读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