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角落的电影和诗
吉姆·贾木许仍旧在拍这个世界最迷人的电影。去年的新作《帕特森》讲一个生活在新泽西帕特森的叫帕特森的人,工作是开公交车,跟女朋友生活在一起,白天上班,晚上出去遛个狗,在酒吧喝两杯。然后,他拥有一个隐秘的生命热情:写诗。这是一个开公交的诗人。
这个片子让我又找回了一阵子没见的温柔夜色,看着看着心里就沉静了下来。是看贾木许片子的一贯感受。他的片子本身,也像他电影里孤独的做梦者一样,静悄悄在世界角落等着属于这个隐秘国度的人。没有高票房,没有学院奖项,没有什么社会话题来侵扰,只有个人的秘密花园,真好。
这个片子在贾木许的作品序列里跟《鬼狗杀手》最接近,鬼狗杀手里那个痴迷日本文化的黑人大叔,身上可没什么美国社会阶级属性。论观看时的舒适度,《帕特森》可以跟《天堂异客》、《地球之夜》、《神秘列车》、《鬼狗杀手》并列。
除了女友,没有人知道帕特森写诗。但即使是女友,也从来没有看过帕特森的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读过帕特森的诗。他女友恳求他把诗打印几份出来给别人看,他口头上答应,但绝对不会去做。后来一次不小心,之前写诗的笔记本被狗狗咬得稀烂,这些诗就全不见了。
帕特森碰到过一个写诗的小女孩,把诗写在自己的秘密本子里,但她还是给帕特森念了自己的诗:雨水从空气中落下,像青丝拂过你的肩膀。
片子的最后,帕特森碰见了一个来帕特森朝圣的日本诗人,那个日本诗人崇拜一个过去生活在帕特森的诗人,得知帕特森是公交司机之后,日本人说,哇,在这个地方开公交车,太诗意了。这是诗人眼里的生活。日本诗人说,我信仰诗歌。临走前,他给了帕特森一个空白的笔记本,说空白意味着更多。
自始至终,帕特森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自己的诗。
2,自言自语和为了遗忘的书写
按照朱光潜先生的标准,帕特森进行的是全世界最一流的写作。朱先生说,写作最高的标准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其次是对几个人说话,最次是对很多人说话。帕特森写诗,写作是他确认自我的方式,他永远在自言自语,不给任何人看。
基本上,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状态,不管说什么话题,即使是公共话题,也希望可以有一点自言自语的状态,保留一些私密性。跟人交流,也是比较私密的跟朋友的走心交流,而不是一个人对着很多人喊话。
尴尬的是,这种状态,是完全反微信公号文风的。我就有朋友批评过我,说你写的东西都太自我了,跟他人的交流不够。我有点委屈,我并没有拒绝交流的意思。只是在我的感受上,我会觉得用自己最隐秘、最舒服的方式用心说话,我跟你的交流才真诚。像那些大号一样说话,都是套路,特别不真诚,不走心。
我是渴望跟人交流的,也希望结识更多的同类人。所以,我的境界比帕特森要低一点。帕特森是最高境界。在他的诗被狗咬掉后,他女友很伤心地安慰他,他说,没关系,这些就像水上的文字。水上的文字。忘了是齐泽克还是哪个法国哲学家来北京,看到大爷用扫帚沾水在公园地上写字,特别震惊。说整个西方文化里,书写都是为了铭记,为了对抗遗忘,在这里,书写是为了消逝,为了遗忘。一个人自言自语,构筑自己的隐秘神话,然后遗忘,消逝。
我过去的室友,现在在重庆有两套房的聂老师,说卡尔维诺有一个小说,里面讲一个女生,一直在构思小说,活在自己的小说里,但是决定这辈子永远不写出来,一个字都不写。这才是最完美、最伟大的个体神话小说。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个小说叫什么。
我的境界比这些要低一点的。如果我写的东西,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看都没有,我可能就不写了。我的最低标准是,怎么也得有一个人吧。只要有一个人看,就可以一直写了。所以我对自己的目标是符合朱先生说的第二标准,在自言自语的基础上,可以对几个人说话。对一大堆人说话就算了。
这篇推送写完之后,我才看到虹膜上发的一篇贾木许采访稿,他说到:
那些诗歌和诗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的电影。因为他们的诗都很有趣,同时也是十分私人化的。弗兰克·奥哈拉曾写过一篇有优美的宣言,叫做《一人主义》,他主张说,“不要写诗给全世界写,要写给另一个人。像是写一张爱的便笺那样,写给你爱的人,或是写一封富有诗意的新,给你认识的人。”这个想法一直启发着我,我也一直尝试去做一些电影,它们用不着从山顶向全世界呼喊,更多的是像给我在乎的人写的一封封简短的信。他们的想法确实一直影响着我。
WOW~贾木许,你从没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我都知道,我看一眼电影就都懂了,懂透了。我说到你片子的时候,用的词都跟你要说的几乎一模一样。我也希望这个世界至少可以有一个人听到我说的话,然后有跟我看你片子一样的感觉。我们的境界都没帕特森高。帕特森境界实在太高,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他即使是受女朋友触发写的情诗,都完全不给女朋友看。这想必是在他心里,现实有现实中跟女朋友相处的方式,诗歌只有诗歌中他跟自己的想象相处的方式。
3,公号语文与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公号成了生活中信息和文字的最主要来源。从媒体的角度,我尽管也对这一生态有警惕和批判,但比较起来,还是感觉比传统电视报刊时代、随后的电脑网络时代都要更好一些,更加自由和多元。对很多流行制式的厌恶和批判还是要的,这个不管到哪个环境和阶段都甩不脱,只能走到哪儿鄙视到哪儿。像电视就已经不需要批判了,反正也不看了。
媒体有媒体的生态,营销号有营销号的活法。微信公号的复杂在于,它同时也是一个私人写作的平台。大家完全是在一个平台里边。以前就算你翻开两本完全不一样的杂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和仪式感。上午看完人民日报,得稍微缓缓,最好夜深人静再看《知音》上的情感故事。
现在就尴尬了,你刚打开一篇中国要完了,接下来我就跟你走心。这就很跳tone了。从阅读方式上看,手机微信并不适合安静的阅读。
但是也没办法,也没有其他平台可以替代啊。这也是我佩服微信的地方,就是它给你的感觉上,还是保留了一定的私密性,有点贾木许电影和他电影里人物那样隐藏在世界角落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什么平台都有的。最早是部分论坛,然后博客,再接下来豆瓣,最后微信公号。对于我这样的人,有一个平台并不是完全的侵略性和公共化,已经很感激了。
微信成功的一个精神逻辑是,它其实找到了公共性和私密性之间一定程度的平衡。早时很多人批评朋友圈太封闭,只能看到好友的东西,实在就naive了。微信从朋友圈到公号,牛逼就牛逼在这儿。这里面产品逻辑背后对心理需求逻辑的精确把握,确实令人钦佩。
人的生活难免纠结。往往既想保持自己的自在和私密性,又渴望跟人交流。很多人小时候都写过日记,多半绝对私人,别人翻看是会上去拼命的。但对于有写作爱好,长大了还长期写点东西的人,完全没有读者没有交流恐怕很能坚持下去。毕竟,帕特森和卡尔维诺小说人物那样的人,境界实在太高。
于是当网络和手机给了大家这样一个平台,我这样还想保持私密性的人就很纠结。既希望,又怕别人看到。尤其是身边的人,我基本不会介绍自己的号。当我把号发给现实中认识的人,也不介意他们看到的时候,在心里是把人家当朋友的。不然我刚跟你互称老师聊完工作,转头就让你看到我这么矫情,天天秋天枯叶上的湿润经脉,实在觉得不舒服。偶尔有生活中的熟人问我号,我像帕特森那样胡乱搪塞过去的时候,境界也蛮帕特森的。有一两次实在拗不过,我就推给人家,然后转头拉到黑名单里面了。黑名单里只有熟人,哈哈。
其实当然不是跟这些人没法成为朋友,就是觉得有点怪,没有网上的朋友自在。从不在朋友圈转我自己的文章,如果你现实生活跟我没啥交集,欢迎转发。网上这种关系太自在了。你总觉得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跟自己相似的人,然后居然真的能碰见几个,感觉真好。人终归是需要认同的,但不需要所有人的认同。人与人的关系各种各样,不同关系中一个人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不用见谁都展示最真实、隐秘的自我。各安其分最好。我一个朋友发现她妈关注了她的号,我们都觉得简直太恐怖了。不是说我跟我妈就不走心,只是跟我妈走心有跟我妈走心的方式,我不用非得写一首诗给她看。
帕特森最后跟日本诗人相见的场景真美好,这个世界上有跟自己类似的人,有能真的理解自己的人。但相逢一笑就可以了,无需多言。诗歌本来就是寡言的艺术,空白意味着更多。
目前市面上通行的公号语文,是把写作当成一个公共事件,从标题到行文到内容宣导,一切都在公共性的极端。谁都在声嘶力竭喊给整个世界听。这个极端连通着新瓶装旧酒的微信鸡血成功学。与之相对的另一端,就是诗歌的一端,绝对的私密,只有个人的神话。帕特森就站在这一端。世俗标准上,这一端连通的必然是绝对的失败。但我爱死了贾木许的电影,不是因为里面世俗标准上的失败,而是其中无尽的温柔和美好。
如果不是因为微信公号,我想很多成年人都快忘了过去的日记本时代,忘了那么多人其实都有“写作癖”。这又是昆德拉的概念。《笑忘书》里,有一个人物一直在写作,她说现在真是太多的人有“写作癖”了。其中很多人写作是为了把作品推出去,把个体的私密感受变成一个更多人能看到的公共事件。民主时代,凡俗男女各自为己,却又无比孤单,向往和谐与认同,于是开始拼命诉说自己,渴求关注和回馈。
但昆德拉作品最核心的主题之一,就是公共性对私人生活的侵犯。《笑忘书》里的塔米娜要找回过去的日记本,不是为了对抗遗忘,而是为了防止家人的偷窥。她捍卫的是私密的神话,内心的诗篇,死亡的寂静。不止不对抗遗忘,恰恰只有遗忘才有最终的寂静和安宁。
用昆德拉最有名的术语,“媚俗”。流行的公号语文简直就是“媚俗”的疯狂演练场和喧嚣集散地,跟诗和寂静对立着。
(囧,本来是看完片子想到一些事想随便说几句的,结果又写多了,这才写了一半,还是分两个部分,下半部分下篇再推吧。我甚至想到了一件我爸给长者写信的往事,真的,我爸给长者写过信,当然,完全不知道寄哪儿去了。下篇说。)
原载于微信公号 小老鼠自制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