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孤独》克里希那穆提著梳理带读及经典语句整理——情感篇(1)恐惧

文/蘼粟

《超越孤独》克里希那穆提著梳理带读及经典语句整理——情感篇(1)恐惧_第1张图片
《超越孤独》

首先,是本篇的序言。序言的内容会在下文中做解释。

情感必须有能力将词语和情感区分开来,并且一定不能让词语干扰我们直接感知情感,情感就是事实。                                   ——序言

什么能带来摆脱恐惧的自由?

这是我们在本文中要一起探索的终极问题。

恐惧是我们的主要问题之一,不管我们有没有了悟它,不管我们逃离它,或者试图战胜它、忍受它、培养勇气等,恐惧依然存在。

头脑如此脆弱,以至于它不想受到伤害。因此,只要有任何人或者物攻击我紧紧抓住的并视其为保护伞之物,我都会变得极具攻击性。

1.恐惧、愉悦和悲伤先于思想而存在。人类的生活中总有这三个因素:恐惧、对幸福的追求和悲伤。因此,我们一定得找出悲伤是否能够终止,我们一定得理解悲伤的本质与根源。

2.当你追求愉悦时,总有恐惧的影子随之而来。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悲伤。恐惧不是孤立的,它们总是如影随形。他们相互联系,你必须把它们当作―个整体,而不是分开的事物来对待。

3.贪婪、痛苦和悲伤是人生的运动,它与人生并无不同。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必须理解感知是什么,必须理解如何看待所有这一切。

4.你的意识的内容就是你是什么,而这种意识的内容却是由思想拼凑而成。观察这种内容,而不是如何使思想终结。不做区分地去观察,那么一种截然不同产生了。你就是悲伤,你就是恐惧,你就是愉悦,你就是装盛所有这些的大熔炉。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因此,就没有分歧,也就没有冲突。然后,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然后,一种完全不同的行动就产生了。

5.有恐惧之事实和恐惧之观念,恐惧之观念也即我们将恐惧抽象化,使其成为一种观念。因此,恐惧既是一种抽象,也是一种事实。为什么我们在看到一些具体的事物后总是将其抽象成一种观念?观念是造成分歧的因素。观念、理想将人类分离开,引发各种形式的战争。我们必须区分恐惧之观念,也即恐惧这个词语的抽象物,和实实在在的恐惧。实实在在的恐惧是事实,而非事实的抽象。如果一个人能远离抽象,那么我们就能够处理事实。但如果它们总是同时存在,那么二者之间就会有冲突。也就是说,观念、思想体系控制事实,事实有时候又控制观念。

6.一个人能消除恐惧,并因此充分享受愉悦吗?愉悦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痛苦。与喜悦不同,喜悦与愉悦没有关系,自然也与悲伤、恐惧没有关系。比如,当你正在体验愉悦的那一刻时,时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思想只有在你体验过后才会到来。然后你说“天啊,多么美妙”,或“多么糟糕”。如果它很美妙,你就想要更多;如果它很糟糕、令人恐惧,你就想逃避它;所以,你就开始抱怨、找借口、谴责,而这些就是阻止你直视事实的时间之因素。

小结:不是我们去分析恐惧,因为分析者就是被分析者;不是我们去剖析恐惧,而是仔细的、细微的观察揭示出恐惧的内容,而恐惧的内容就是它的起源、开端因果关系。有原因就有结果。原因并非不同于结果。正是在观察、观看中,这种因果关系才显露出来。

1.过去和未来是有联系的,从过去到未来是一种改变的运动,是无法确定的。因此,时间是恐惧的一个基本因素。

2.思想同样是恐惧的一个因素—思想:我曾经是什么,我现在怎么样,但是我可能不会成为什么。思想这个因素具有局限性。(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思想是有局限是因为它基于知识之上,而知识通常是积累起来的,又因为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东西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说基于知识和记忆等之上的思想是有局限的。

3.思想和时间是恐惧的两个核心因素。思想和时间不可分,他们是一个整体。这些就是事实。这就是恐惧的根源。因此,就会有人问:我如何终止时间思想?因为他的意图、他的欲望、他的期望就是摆脱恐惧。那么,他就陷人了渴望自由的欲望之中,但是他没有认真观看他恐惧的根源,观看暗示着大脑一种无运动的状态。

3.我们生活中的利己主义是恐惧的根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察及表现,都是利己主义。(如我的成就,苦恼、渴望)

4.你是什么?你有答案吗?如果有答案,它也不是关于你已知的东西。你知道的东西就是过去,过去就是时间,不是“你”。“你”是变化着的,活的东西绝不会引发恐惧。只有过去的东西或未来的东西,才会滋生恐惧。我们通过词语了解恐惧这个事实,但我们陷入词语的牢笼。为何词语变得如此重要而不是事物本身?因为你能玩弄观念,但你不能玩弄事实。我们是词语的奴隶。因此,要理解恐惧,就必须了悟词语及词语的所有内容——这也就是说,头脑必须摆脱词语。

我们给我们的各种情感命名,给它们一个专门的词语。而给情感命名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它使你不能看清情感这个事实。你不再观察事实,而是给它们贴上标签,词语成为了你认清事实的障碍,你没有用全部的注意力去观看。

头脑必须有能力将词语和情感区分开来,并且一定不能让词语干扰我们直接感知情感。情感就是事实。当你已经探寻到这一步,已经洞察得这么深刻时,你就会发现掩埋在头脑的无意识中、掩埋在头脑最深处的二种彻底的孤独感、孤立感,而这就是恐惧的根本原因。头脑必须直面内心明的孤独这个事实,且不能让自己对之一事实有所作为。(否则会有欲望产生)只有当头脑有能力超越这种终极的孤独时,才会有自由—摆脱恐惧的绝对的自由。只要头脑还在大量生产有关时间的恐惧,它就不能理解什么是永恒。

总结:不带恐惧字眼地去了悟恐惧,头脑不试图否认和逃避它,也不欲求处于其他某种状态。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没有区分。头脑不再逃避,不再寻求如何摆脱恐惧,不再试图找出缘由,因此,它不再是词语的奴隶,只有学习的运动存在,它是纯真的产物,纯真的头脑没有恐惧。

原书中恐惧篇幅达二十页。概念性的东西极多,较晦涩。故此次分段时分成了几个小点,并添加了小结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蘼粟开学了比较繁忙,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系列会保持一周一更,还望大家多多支持,欢迎指教,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越孤独》克里希那穆提著梳理带读及经典语句整理——情感篇(1)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