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比利》:请对身边的人多一份爱

          第一次看这种关于心理学,多重人格的书。因为多重人格并不是十分了解,只是在电视上有听过,所以第一次听到同学说到这本书时很感兴趣,对多重人格的人是怎么进行人格的转换感到好奇。人格分裂在学名上称为“间歇性人格分离” 别名“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我当时怀着有点兴奋和刺激的心情,想一探究竟。人格的分裂多少让我感到神秘,但看完整本书后,并没有想象中刺激与神奇,而是有点让人无奈与心痛。

《24个比利》:请对身边的人多一份爱_第1张图片
我没表姐

        人格的分裂并不像科幻片变身那样炫酷,虽然不同人格之间的转换有着不同的力量与学识,但有时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与思维。好的人格极力维护,劣性的人格可以独立出来随性而为,根本无法去制衡自己的行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一面,也会有自己的劣性的一面,但却不会轻易的把自己的劣根展现出来。因为我们的积极一面会出来告诉自己,这样是不行的,这样做会有怎么样负面的后果,从而通过衡量利弊后选择做与不做。当某些事想做却不能做,或不敢做的事,压抑到极限是,也会有可能分裂出人格去做那些自己不敢做的事。

          这本书的主角--比利,是一个拥有24个人格的人。这是一部纪实小说,此事件曾经一度在美国引起一时的轰动。本书从比利因为一起犯罪被抓获后,在和律师的沟通的过程中,律师无意发现比利拥有多重人格,从而展开的一系列治疗,才有了后面人格的展现和融合。在书中我了解到比利人格之间的互换,有时某个领导人格是可以控制谁出现和消失的,例如亚瑟,和里根。但很多时候他们都会陷入“混乱时期”,无法控制人格的出现。还知道原来多重人格决定谁出现,就让谁站在“聚光灯”下,谁就能控制身体。人格与人格间还可以能过语言和思想进行交流沟通,这些在阅读本书前,都是我未曾了解与想过的。看似有趣,其实又是何其的无奈与不幸。  至少对于比利,他是不幸的。

          比利因为幼年时继父对其的暴行,家庭的不和谐,种种因素,从小就感到很孤独无助。于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分裂出第一个人格,每当自己感到害怕,孤独,痛苦,恐惧等极端的情绪时,他就会选择逃避,闭上眼睛,让分裂出的其他人格出承受,当比利的人格再次出现时,一切的难题好像都会迎刃而解。可渐渐的发现自己“丢失的时间”越来越多,发现自己与别人似乎有着哪里不同,同学们都嘲笑他,说他是骗子。从他自杀被里根就回来后就一直沉睡。知道真相的比利虽然很痛心,但是却一直很努力的接受治疗,融合人格,想积极的做一个正常的普通人。但迫于社会的舆论与不理解,种种的困难,比利就算真的能把所有人格融合也不一定能想普通人一样生活。

        人格分裂的初始有可能是为了逃避现实,遭受够创伤或打击,不愿面对现实的压抑,残酷,或者是渴望成为另一种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成为的人等。人格的分裂是又多种因素造成的。生活环境,幼年时的生活经历等。所以小朋友得幼年生活环境是否和谐,成长过程中能否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对他的心理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是很需要父母的爱和引导的,所以每一个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小朋友的沟通与互动是至关重要的。一切以我没空,我读书少没什么知识,不会教育孩子,不懂得如何教育与爱孩子为借口的家长,都是对小朋友很不负责任的行为。既然把他带到这个世上来,就应该给予他一定的爱与温暖,至少不会对人,对生活对社会产生排斥与冷漠。单是看书,就已经感受到多重人格对人造成的影响是多么的严重,希望每个人都能给身边的人多一点爱与宽容,不要让身边的人成为“比利”。

                                                  2018年3月1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4个比利》:请对身边的人多一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