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2索罗斯传

《索罗斯传》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财经记者罗伯特·斯莱特

索罗斯是与巴菲特齐名的国际投资大师,被称为金融巨鳄。除了在投资领域的成就,索罗斯也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他以慈善为名,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了许多非营利性组织,试图影响这些国家的政治局势。

关于索罗斯的传记作品非常多,罗伯特·斯莱特的这本书是公认最好的版本之一,斯莱特的年龄跟索罗斯相差不多,两个人私下里非常熟悉,他对索罗斯的了解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

一、索罗斯是如何成为最牛对冲基金经理的?

索罗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1930年他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后来为了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一家人决定改姓索罗斯。二战结束后,17岁的索罗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去西欧闯荡,先是打零工度日,后来到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读书,靠着打工和慈善机构的救济,非常艰难地完成学业。

可是,当22岁的索罗斯走出校园,他却发现找不到正式工作。索罗斯干了好几年临时性工作,比如手提包推销员、银行见习生等等。终于到他26岁那一年,索罗斯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蹉跎下去了,决心去美国华尔街赌一把。

1956年,索罗斯怀揣亲戚赞助的5000美元来到美国,很快就找到了工作,一家名叫FM迈耶合伙公司的小型投资机构雇佣他担任交易员。这期间,索罗斯还努力打造他在华尔街的个人品牌,写信给规模更大的投资机构推荐自己看好的欧洲股票。

这些投资让索罗斯逐渐小有名气。但好景不长,1961年肯尼迪总统上台后,修改了法律,禁止美国人买入外国证券。索罗斯原来的专长用不上了,职业生涯遭受了一个重大挫折。

不过,他很快有了新的出路:帮外国人买美国的证券。1963年,33岁的索罗斯加入阿诺德·莱希罗德财团担任分析师,四年后晋升为高管,他成功说服公司董事会,支持他建立了两只面向海外客户的基金。

建立基金之后,索罗斯10年来在华尔街积攒的人脉逐渐发挥作用,他成功吸引了一批欧洲、中东和南美洲的富豪前来投资,基金规模迅速扩充,到1970年达到了1250万美元。

此时,40岁的索罗斯成为百万富翁,才彻底实现独立,他跟另一位天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合作,成立了索罗斯资产管理公司,这家公司旗下先后设立了若干只基金,其中投资策略最激进的一只就是赫赫有名的量子基金。

在索罗斯的基金成立的最初10年,主要还是以个股投资为主,索罗斯展现了他的国际化视野,敢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

索罗斯40岁自立门户之后,业绩相当亮眼,从1970年到1981年,他的基金,总利润率高达3365%,同期标普指数涨幅为47%,远远跑赢大盘。到1980年底,索罗斯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3.8亿美元。这一年50岁的索罗斯,个人资产首次达到1亿美元。经过十年苦心经营,他已经跻身华尔街顶级富豪行列。

时间进入1980年代,欧美股市迎来大牛市,索罗斯的投资变得更有战略规划,比如他系统性地参与英国国有资产的私有化,在证券市场上低价收购英国国有公司的股票。

跟当时世界上的主流基金相比,索罗斯的基金有两个突出的特色:

第一, 它进行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做空操作,例如针对化妆品公司雅芳,以及传真机公司西联等,索罗斯抓住这些公司财报中的一些漏洞,先埋伏下空头仓位,然后在负面消息曝光的几天之内迅速获利了结。

索罗斯的第二个特色是,大量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敢于使用杠杆。

2011年,当索罗斯清盘量子基金的时候,规模已经达到250亿美元。 之后,索罗斯不再接受外部投资者,只用自己和家族的钱投资。

二、索罗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索罗斯写了很多书,接受了很多采访,但他分享的投资秘诀让人们大失所望,每当别人问他为什么做出某个判断,他回答最多的一个理由就是——“显然如此”。但实际上,我们审视索罗斯几十年来的成功和失败,会发现他的成功都可以用索罗斯自己创造的一个哲学概念来解释,这个概念就是“反身性”

索罗斯是这样描述“反身性”概念的:“未来的发展是由现在的期望所形成的,参与者的认知有内在缺陷,而有缺陷的认知和事情的实际进展是有双向联系的,这导致两者之间缺乏一致性,这个双向关系叫做反身性。”中国有一个成语非常恰当地解释了这个概念,那就是“当局者迷”

索罗斯摆脱“反身性”束缚的方式,就是将自己定位在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身份上。他按照这个身份塑造了自己的生活圈子。索罗斯的朋友圈中很少有投资家和金融家,更多是哲学家和政治家,这帮助他跳出投资者的思维方式。

虽然他理智上明白,自己应该跳出金融市场,但情感上没办法放手。这让他犯了一个比较大的错误。

1980年里根总统上台执政后,美联储主席是保罗·沃尔克。

根据和沃尔克的私下交流,索罗斯认为美联储虽然会大幅加息,但不会加到很夸张的程度。他判断美联储基准利率最高不超过12%,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索罗斯进行了大规模的债券投资,而且杠杆非常高。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沃尔克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非常大,美国的基准利率最高升到了24%。这导致索罗斯基金在1981年损失惨重,一年内从4亿美元缩水接近一半。

索罗斯的这次失败完美诠释了对冲基金行业的一句著名格言:“如果你按照内幕消息来交易,那就离破产不远了。”因为你一旦成为内幕交易的一部分,就进到了一个局中,没办法跳出那个局来观察事情的全貌。这恰恰就是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然而他自己当时也被蒙蔽了。

1985年,索罗斯迎来一场久违的大胜。这一年他大举进入了令他举世闻名的一个投资领域——外汇市场。索罗斯的第一次大规模汇率狙击战,是针对美元。

在那之后,索罗斯在外汇市场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992年,他发起了被誉为“他一生中最伟大出击”的英镑狙击战

三、索罗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什么角色?他真像很多人猜测的那样,是妄图统治世界的阴谋家吗?

索罗斯被很多人怀疑是“阴谋家”,是从1992年狙击英镑开始的。那时,原本内向低调的索罗斯突然变得非常活跃,频繁接受采访。

索罗斯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外界看到自己的影响力,尤其是希望吸引外国政治家的注意,以便跟他们结交。索罗斯与政治家们交朋友,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简单来说,索罗斯希望建立一个开放社会,他认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想都是封闭社会的产物,而开放社会应该是完全平等自由的,没有这些将人划分成不同种类和族群的概念。

索罗斯对开放社会的憧憬始终如一,早在青年时代,他就不喜欢以色列这个国家,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强烈反对犹太复国主义。他在祖国匈牙利、苏联、罗马尼亚、波兰,还有其他一些东欧国家建立慈善基金会,通过资助高校和研究机构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索罗斯是个政治阴谋家吗?其实他一直非常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索罗斯的政治“阳谋”远远不像他经营对冲基金那样成功,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特别是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索罗斯的慈善行为列入重点监控黑名单。

索罗斯最主要的一次政治失败,那就是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其实索罗斯在政治领域的失败也可以用“反身性”理论来解释,政治思维帮助他跳出投资圈子,在更高层面找到了金融投资的秘诀,然而当他想要成为一个政治活动家时,却没有办法摆脱“反身性”的束缚。他越是努力宣传自己的理想,越是遭受别人的猜忌和抵制,以致陷入“当局者迷”的悖论中。

感悟:跳出自己投资的局限性,不要去跟消息炒作,一时的胜利会让自己冲昏头脑,掌握趋势,跟着趋势走,不要经常做单,一单跟对趋势就将是极大的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2-02索罗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