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278卫灵公第十五33》

《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278卫灵公第十五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今天是丙申年壬辰月丁卯日,三月初九,2016年4月15日星期五。

昨天,清明三候。补课如下。

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花信風:海紅雲凝。蜀之有海棠,方其花盛,遠望之舆雲如一。

【学习笔记】

一,莅字,解作临字。动,是鼓舞、动员的意思。

孔子说:"依靠聪明才智足以得到的道理,但是仁德不能保持它;就是得到,一定会丧失。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它,但如果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百姓仍然会轻慢其上而不敬,也不会认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但如果鼓舞兴作动员百姓时,没有礼,仍然是不够好的。"

二,这一章讲的是治民之道。结合今天的生活,切己体察,在企业经营,工作管理方面,反躬自省,学以致用,则道不远人。

三,第一句"知及之"的知就是智力。我们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诸官能作为介子,头脑意识作为中枢,这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全套装备,而且是顶配!有了这个顶级装备,加上学问功深,就能见到修己治人的道理了,也就是能够"知及之"了。可见,只要去求道,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得道的条件,门槛儿真不高,六根俱足就是顶配了,这个门槛还高吗?但是,为什么会得而失之呢?

这是因为,装备后面需要一个人的立心。立心一有不纯,持守不坚,以至于私欲混杂,有始无终,那么,过去已经得到的道理也会丧失。

可见,光是知道还不是真知道,只有做了才是真知,这就是王阳明先生讲的知行合一。知道道理,能说能背,王阳明斥之为记诵之学,徒劳无益。只有真正照着道理做了,才是知。身心合一的持守,这是真知。

四,第二层,智既及之,仁又能守之,这是知行合一、仁德已全了。可是,一旦出来对人时,却是一付不严肃的态度,别人看到他态度不严肃,就不敬了。

有一种人,不说话时是圣人,一开口就成了妖怪。也就是啥道理都懂,啥戒律都能守,安安静静一个人呆着还好,但是一见人就犯"人前疯"的毛病。不庄重。现代话说就是装逼。

过去我有这毛病,有人批评我好耍小聪明,那时连这句批评都听不懂,以至于徒耗流年,虚度那许多光阴,于修身有害,于进德有损,今日思及,悔恨何极!

为了治这个毛病,曾经有三年不说话。这个方法不对,当然也不好。这么做,时间久了正常交流会出障碍。虽然动机是对的,但做法是错的;也曾跑到陵园,借其肃穆之气,收敛浑身贱兮兮的轻浮之气;按照曾国藩家书中所教之法,亦步亦趋,一板一眼,在走路、吃饭、步态、坐姿、吃相诸方面修正习气。这样折腾下来,收获是找到了差距。

五,后来发现,不只是步言视听方面需要庄严自重,真正的庄重惟有深植于内心之中,若想将庄重之气深植于内心之中,须认得一个诚字,也就是毋自欺;并识得一个敬字。若能行得诚,存得敬,就能将庄重之气深植内心而不移。

庄,是内心严肃的意思。有人解释为容貌端严,也对。但是,我的体会是内心严肃尤为要紧。

内心庄重,就是心里有正事。一个一个人,一件一件事,一次一次谈话,一桩一桩寻绎缕析的探索。真的当回事面对,这是庄重。

第一是在现场,第二是不杂、不乱,清爽清晰,干净利落。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要求自己排除杂念,全神贯注,当下不杂。第三是聚焦问题,聊真聊透,不轻易离开主题,离开了能回来,不轻易起新的话头以免岔开主题。第四是不急不躁,要聊就排除干扰,认真聊透,这就需要耐心,给别人时间。也需要爱心,愿意在别人身上花时间,而且不设时间限制,宽松气场,放松神经,愉快交流。第五是"毋必、毋固、毋意、毋我",既然是开放式的交流、沟通、汇报或讨论。既不讨好谁,也不表现自己。让所要解决的问题做主角。最后是适可而止,知止为至善。

尊重他人,就是庄严自己;

聚焦问题,开口言之有物。

这就要求:不能自欺。比如说,假装这是小问题或假装这是大问题。假装这个问题好解决或假装这个问题难解决。假装,是经常发生的事,因为假装可以假正经。庄重不是装逼。有人说"装逼成逼,做仁得仁",这是对的。

六,不能庄以临之,不仅是自己亵慢其居尊之体,使得自己无威可畏,而且还会召至他人轻慢相向。别人一看,这个人没有正经相,一下子就会由本来端庄的心,转成轻慢调皮的心态。

这里说的威,就是威仪,这个词现在不常见,有必要认识它,一则排除认识误区,二则这个词与修身息息相关。

威仪,不是仪仗队,不是指外面的排场。它是指个人的各种相:坐相、吃相、走路相、说话相、对视相、抽烟的抽烟相、喝酒的喝酒相、步听视言均有其相。做得有样子的,就叫做威仪。

什么样叫有样子呢?端严。

这个不好想象。好,看看没样子的,无威可畏的:抖腿,歪坐,歪脖子,眼神儿不正,表情跟个讨债鬼一样的板着,满脸不耐烦,笑得放肆或者谄媚⋯

由此可见,立威,不是唬着一张臭脸凶巴巴的大吼大叫。立威,是能管理自己。别人一看,这个人了不起,他能管束自己,而且很轻松,说明不是一天两天功夫,马上就恭敬了,这是威仪。《大学》说"威仪三百,礼仪三千",可不是闹着玩,随口胡说啊!人们描述孔子"远观俨然,近观色温,语言亲切",远远的,站立行走,威仪可观;走近他时,不是拒人千里的死相,而是温和的微笑;与他交谈,亲切随和,专注而认真,虚心而宽厚,言之有物不是漫谈,如沐春风不是扯淡。这就是威仪。

《左传》有一段儿有关威仪的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记住,威仪不是装,是日日孜孜的修养。

六,第三层,智及之,仁能守之,又能庄以莅之,这算是内外兼修,没话说了吧?还差一点儿。差这一点儿可了不得:礼。

礼,可以理解为条理,也就是秩序,有序。有序就是有条理。有条理就不乱。不乱就不会犯上。犯上作乱是从自身缺乏条理性引发的,所以,自古以来,犯上作乱通常没有好下场。除非把条理性训练出来,否则很难打开人生的局面,靠犯上作乱不是个办法。

做事有条理。在不同的情境中,迅速找到其中的条理,这样就能做到有礼。

在动员大家的时候,立规矩发指令,要有条理,要有适用的情境。

如果所立的规矩、所发的指令,不符合"天理之节文"的。什么是"天理之节文"呢?比如说节气,生长收藏,按时节而动,这是符合天理之节文的。现在有"夏令时"和"冬令时",就是很好的正面例子。又比如因地制宜,也是"天理之节文",比如说,上海鼓励"错峰出行"办法。

如果所立的规矩、所发的指令,不符合"约人情于中正",也行不通。如果不是干公检法机关的,不能搞铁面无私。人情关乎人心冷暖,须考虑到不同的情境。比如说,曾国藩长沙城练团,把自己定位为剿匪兼纪检总局了,他眼里不容沙子,拿出雷厉风行的作派,结果绿营兵变,差点要了他的命,这场人生教训令他"打脱牙,和血吞",同时带给后人很深的启示和思考。

礼,理,情,就是提醒我们:凡事"过则为灾"。过头了,就达不到化境,达不到化境,就要一直反复较劲儿,这样干,虽然可敬,但是很遗憾,不够尽善全美了。

张居正先生讲解说,可见,道合内外,兼本末,有一边,不可缺一边,而德愈全,则责愈备;进一步,更当深一步。学习和行道,不能自足。诚哉斯言!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著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

《论语新解》钱穆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278卫灵公第十五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