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你的《面纱》

 亲爱的瓦尔特:

 我是如此怀念你。虽然我从没有爱上你,但你总会在我不留神的时候,露出你带着嘲讽意味的微笑。是的,你擅长如此。我和爸爸远渡重洋来到南美洲小岛开始新的生活。在这里,我的心不再漂泊流离。准确地说,应该是和你一起来到湄潭府,那个霍乱肆虐的中国小镇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我看到身边熟悉的人一个个因病死去,法国修女前赴后继地来到中国这个可怕的地方。她们不辞辛劳,不畏死亡,我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她们,难道仅仅是因为她们是别人口中的想当殉道士吗,我不明白。还有你瓦尔特,这里的人们喜欢你,欣赏你,所有美好的词放在你身上都不为过。是的,我为你骄傲,但我无法爱上你,那是无法言说的隐秘。我曾心如死灰跟你来到这,我知道你想惩罚我,拉我一起下地狱,你憎恨我,更憎恨你自己。我害怕死亡,却也来到这里。我想做点什么,让自己不再无足轻重。能帮助修女照顾中国孤儿,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慰籍,日子变得不再难熬,我教他们唱歌跳舞,我脸上又重新绽放出笑容。帮助他们,也是救赎我自己。

      慢慢地 ,我不再焦虑不安,我的心获得从未有过的平静,也许是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还有这里善良朴实的中国农民。这是在和你的婚姻还有唐生那里从未得到过的。你看到我的变化后,变得更加忙碌,有时候甚至在清晨才听到你进门轻轻的脚步声,我忍不住想,如果我们没有撕破对方的面纱,也许还能继续生活在一起。如今虽然我们经常见面,却已相隔天涯。难道这就是至亲至疏夫妻。我总是问)自己为什么无法爱上那个品格高尚,聪明又有才华的你,想不明白我也就不想了,世界上有许多事根本无法解释。我曾问你为什么鄙视自己,你说因为我爱你。你鄙视那个爱着我的自己。我突然明白了,你永远不会原谅我,更不想原谅自己。也许你曾后悔将我拖入这个死亡之境,因为本想让我毁灭,却没想使我重生。当你问我自己是否是我肚里孩子的父亲时,我多想回答是,但我不想欺骗你,人会在许多不得已情况下撒谎,但自欺就不对了。我回答说不知道。你难得地笑了,这是我终身难忘的笑声,因为我听到了解脱。

    过了几天,我们的朋友威尔特告诉我,你在研究细菌时感染了霍乱,已经无法救治。我竟没有感到一丝悲伤,只是觉得难过,就像听到某位朋友病危的消息一样。当我看到太阳穴深陷,颧骨突出,面如死灰的你静静躺在简易的木板上,我还是吓了一跳,你看到我来了,苍白的嘴唇动了动,我快步走到你身旁,将耳朵凑到你嘴边然而只听见轻轻的叹息声。我大声恳求你的原谅,不想你带着怨怼无法安息。你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死的却是狗”便永远地走了。我呆呆地看着你,我知道这个时候我应该放声大哭才对,我努力地挤了挤酸涩的眼睛,眼眶却仍然诚实得干涸着。周围的人,你的朋友同事们虽然才跟你相处几个月,但他们个个饱含热泪,特别是徐团长,他不停抹着眼泪哽咽着说你是个大好人。他们都舍不得你走,瓦尔特你赢得了这里所有人的喜爱。我不知道是不是关于孩子父亲是谁的回答成为促使你走向死亡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后来我听你的同事说,你是拿自己的身体作实验,难道你已有赴死的打算,你想用死亡来解脱我和你自己吗,你无法做到我说的和平离婚,也无法做到像以前一样对我,你心里的矛盾时时刻刻在拼命拉扯你,即使废寝忘食,不分昼夜的工作也无法使你平静。瓦尔特,在你死后我终于理解了你。但是亲爱的,我自由了。我不必再因为无法回应你的爱却又受制于你的束缚,不必因为自己的软弱和盲目受制于唐生的摆布。我将带着自己的孩子开始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忘了告诉你,我的妈妈去世了,在你走后不久。我从未想过我和她的感情竟隔膜至此。从小她教我如何装扮自己,如何周旋于不同的男人之间,和他们调情却不作任何承诺。我恨她,给我戴上虚伪浅薄的面纱。瓦尔特诚如你所说,我愚蠢无知,答应你的求婚也只是不想落后我那个令人讨厌的妹妹多丽丝,你知道我的一切,而我对你一无所知。纵使知道我背叛你,和唐生在家里幽会你也只是轻轻转动了门的把手,而不是破门而入去揍那个叫查理唐生的混蛋。不知道是你的自制力太好。还是你根本不屑为我这样的女人损害你“古老的品格” 。瓦尔特,那年舞会,你不该走近我邀请我跳舞,而我也不该为了逃离家庭轻易答应你的求婚。我不该轻许诺言,你也不该为此自郁。你临终最后遗言“死的却是狗”,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威尔特告诉我那是戈登史密斯诗歌《挽歌》的最后一句,我看了诗的注解才明白,原来是有一条疯狗咬伤了主人,人们都以为主人会死,但最后死的却是狗。没想到你在最接近死亡的时候还不忘讽刺的艺术,也许人生本身就是讽刺的。爱情使你变得卑微如此,而爱情究竟是什么,我以为我曾尝到过,但也只不过是别人眼里的镜花水月,你心里的朱砂痣。瓦尔特,我仍然希望求得你的原谅,不过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我会永远怀念你,正如你曾是我最重要的朋友。

                                                   凯蒂

你可能感兴趣的:(揭开你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