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建筑与菩萨塑像所含的文化内涵

寺庙建筑与菩萨塑像所含的文化内涵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寺庙的建筑与寺庙中的菩萨造像,一直是佛教文化中与老百姓接触面最广、影响面最深的一部分。

        佛教虽说是一种外来宗教,她在古印度诞生,可是直到传入了中国以后佛教才真正得到了繁荣发展。今天的印度,佛教早已衰落得不成样子,连出家人栖息的寺庙也寥寥无几,佛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力几乎不复存在。看看今日中国的佛教,寺院林立,信众众多,香火旺盛,就连寺院的方丈也都是佛学院深造过的文化人。佛教文化依然牢牢地镶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动摇、不可分割。

    自从2000多年前的河南洛阳,建起了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以来,其寺庙的建筑特色和寺庙内的一尊尊菩萨造像,就开始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在后来佛教的演译发展进程中,更是与中国文化融为了一体。我们今天看到的菩萨造像,大多都是眉清目秀,和颜悦色的形象,很少有外国人模样的痕迹。今天看到的寺庙,也都有中国不同朝代的历史建筑印迹。因此,在我们中国的佛教文化早已变为了中国文化难分难解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中国人无论是否信仰佛教,凡来到了寺庙和在瞻仰寺庙一尊尊菩萨塑像时,都会怀有一种崇敬的亲近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机会也逐渐增多了。在我国众多的名山大川之中,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刹和菩萨雕像。昔日远离红尘的寺庙,如今都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于是寺庙里的香火也日益旺盛了起来。这种现象的出现只是应了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老话:穷算命,富烧香。

      那么这种现象是不是说如今信佛的信众越来越多了呢?当然不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只是说明人们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既有欢欣鼓舞的亢奋,又有忐忑不安的焦虑;既想把这蒸蒸日上的好日子继续保留发展下去,又怕富裕起来的生活被天灾人祸所矢折。于是人们就把心中崇敬的菩萨,当作是祈保平安的神灵,上香磕头企求菩萨庇佑。所以如今寺庙香火旺盛只是一种表象,是迷茫中的人们借助菩萨来求得心理慰籍罢了。

      当今中国佛教的兴旺只能说是参拜的人多,修行的人少,还有不少人是在借助佛教进行敛财。

        其实中国的儒释道都有对人施行教育的积极面。儒教是帮助规范人的行为的一种教育,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佛教则是帮助人修心养性启迪觉悟的教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求人们把救苦救难当作是自己脱离苦海的根本。道教我知之很少,它的"天地合一"思想精华,也早已被许多人滥用在长生不老的修炼养生和对亡灵的超度中了。

      佛教的理论用一个"缘"字即可解释大千世界种种亊物的生生灭灭。佛教本身并不神密,佛陀讲述的许多道理不仅反映在众多的佛经中,而且还体现在寺庙的建筑、菩萨的造像及各种讲经说法的工具上。


寺庙建筑与菩萨塑像所含的文化内涵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毎当我们走进寺院时,站在外面看到的殿堂都是上下两层的建筑形式,而进入殿堂一看,实际上是上下通体的一层结构。这样的建筑特色正是佛法全部含义的最好注释。即佛法的"真、俗"二谛。真谛讲的是个"空"字,是佛教的一种高等教育;俗谛讲的是个"有"字,是佛教的一种普通教育。从外面看到的是两层,只是人的一种表象视觉认识,走进殿堂体验到的实是一层,这才是一种真实认识。这说明佛的"真俗"二谛是统一的圆融的。意思是说,佛说的"空"并不否认和排斥"有"的存在,佛说的"有"是为了求得"空"的认识境界,从"有"到"空"也是由人到佛的过程。

      因为佛陀对人的教化往往含有较深的寓意,相对常人来说往往认识不够深刻。所以佛教把众生能看到和触摸得的很多有形的东西,都当作是教学表法的工具,用于帮助提高众生的悟性,以上所说的寺届建筑特色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佛教仪规建筑起来的寺庙,走进山门的第一座大殿就叫天王殿。天王殿内坐北向南供奉的菩萨名叫弥勒佛。他的形象是告诉人们生平等心,成喜悦相。你看他心无烦恼,整天笑口常开,挺着个大肚子能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这样的造像就是告诉世上的众生对人对己对待一切众生都要平等相待,笑脸相迎,始终法喜充盈地迎来送往进进出出的每一个众生。理解了佛教造像表法的含义,走进佛门就是接受了一次佛法的洗礼。

      在天王殿里,站立在弥勒佛两旁的是四大护法天神,也是民间俗称的四大金刚。这四位护法天神手持法器,神情严肃,他们护持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他们是忠于职守,一絲不苟,敢于献身的象征。

寺庙建筑与菩萨塑像所含的文化内涵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手持琵琶的名叫东方持国天神,代表的是尽责尽份。我们生活在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也都有各自的本份,要把自己的责任和本份尽心尽力地去做的尽善尽美。怎样才能做的尽善尽美呢?东方持国天神手上所持的琵琶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琵琶是一种乐器,弦紧了会崩断,弦松了会走调,只有把弦调到适中,才能持久不断地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做人也是一样,待人接物处事都要有责任尽本份,做到恰到好处,不能固执,不能性急。

寺庙建筑与菩萨塑像所含的文化内涵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手持利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神,他代表的是智慧与进步。剑斧是古人开山劈水披荆斩竦扫除前进道路上种种障碍的工具,用剑代表的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使人驱除魔障不断向前,要进步就要有智慧。儒家讲"苟日新,日日新",佛陀讲"精进",都是同一个道理。时代永远是不断向前演变的,我们也必须要不断进步。无论我们在做学问上、学技能上,还是在徳行修行上,都不要滿足现状,而是要天天长智慧,日日有进步。

寺庙建筑与菩萨塑像所含的文化内涵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手持一条龙(也有手握一条蛇的)那是西方广目天神,龙或蛇代表变化。佛陀讲"世事无常",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中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人和事。富裕的人自私势利不思进取,就会由富变穷衰落下去。贫穷的人广结善缘、勤奋不息,就可以由穷变富。红尘中人在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更为错综复杂变化莫测。佛教有句谒语叫做"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是告诫众生千万不要被暂时的不变而懈怠了自己的修行。

寺庙建筑与菩萨塑像所含的文化内涵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手持一把伞的名叫北方多闻天神,伞是代表防止外部污染侵入的保护罩。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极易产生贪、嗔、痴念,陶醉在金钱、色相、名利地位之中,从而迷失了人的本性,作恶造孽坠入地狱。为了驱除无明,持戒修身,佛法就是护持众生本性的保护伞。

      由此可见,寺庙不仅是佛教的道场,也是教学的课堂;菩萨的造像不仅是信众的偶像,也是表法的教具。了解了佛教的这些表法教具的基本寓义,我们就不会被民间传说的迷信所迷惑,反而会对佛教对菩萨的造像更生敬仰之心。走进寺院瞻仰佛像,我们会被佛教文化丰富的内涵所感染和熏陶,做个清醒的人,善良的人。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参学心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寺庙建筑与菩萨塑像所含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