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Echo的一些有趣的“小”事儿(中)

3、不得已而为之的强大

在亚马逊最初的规划中,Echo音响的功能更简单(按照Echo的设计原理,Echo的功能较为简单,详见“[老土来推荐阅读]看看亚马逊如何玩转语音助手”),而价格也要更便宜。目前Echo在淘宝的价格大概在1500元左右,约合220美元 ,而在最初的规划中,这个智能音箱的成本应该被控制在17美元左右,而零售价格则应该在50美元左右。

亚马逊Echo的一些有趣的“小”事儿(中)_第1张图片
淘宝上的亚马逊Echo代购页面

然而在Echo的原型被开发出来之后,研发团队意识到原来预计采用的硬件的处理能力无法满足“足够好用”的需求。这里说一个小例子。

在Echo研发之初,在用户提问之后,Echo“竟然”需要5秒左右的时间才能进行回复。这么长的延时已经极大的影响了Echo的实用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理清Echo完成问题应答的全过程,简要如下。

1、用户语音提问;
2、Echo将用户提出的问题识别成文字;
3、通过网络将文字传送到云端(亚马逊Alexa服务);
4、Alexa识别并确认用户的问题,并调用与此问题对应的服务形成答应内容;
5、将应答内容通过网络传回Echo;
6、Echo将应答内容转换为语言并播放出来。

为了缩短响应时延,就要尽可能的缩短上面每个环节的时延。首先是语音识别的环节。Echo的原型机在样板间中可以工作的很好。但真实的家庭环境不可能像样板间一样安静,因此亚马逊不得不投入成本改善设备本身的麦克风并优化麦克风采用的收音技术。升级麦克风导致麦克风相关成本的提升,而优化的收音技术也使得Echo中需要集成更为强大的处理器。其次,Alexa在云端也需要更复杂的处理,从而能够过滤不需要的噪音,更准确的识别用户指令。这也进一步提高了相关的云端的处理成本。

亚马逊Echo的一些有趣的“小”事儿(中)_第2张图片
Echo的音响部分设计

最终的结果是Echo将处理时延降低到了1.5秒左右 ,但Echo的成本也远远突破了50美元的预期。

4、Echo的早期销售版本是标配遥控器的

在Echo刚刚推出的阶段,其标配配件中“竟然”是带遥控器的。用户可以按下遥控器上的语音键唤醒 Echo。之所以有这种配置,是因为Echo的产品团队非常担心用户无法接受“隔空喊话”的方式来唤醒Echo。然而通过对Echo上市后的用户行为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用户可以接受“喊话”的方式,在后来发售的Echo的标配中就不再用遥控器了。

这种产品发布方式是目前很多企业都非常推崇的灰度发布方式。

灰度发布是指在黑与白之间,能够平滑过渡的一种发布方式。AB test就是一种灰度发布方式,让一部分用户继续用A,一部分用户开始用B,如果用户对B没有什么反对意见,那么逐步扩大范围,把所有用户都迁移到B上面来。灰度发布可以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在初始灰度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调整问题,以保证其影响度。

灰度发布方式可以大大优化产品发布效率,与其让产品人员一边“臆测”用户的想法,一边争吵,还不如让用户尽快开始使用产品,并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亚马逊Echo的一些有趣的“小”事儿(中)_第3张图片
亚马逊产品遥控器(老土不确定是否是当年Echo曾经标配的遥控器)

[未完待续]

今天讲的两个关于Echo的小故事都是关于“计划不如变化快”的,产品团队应对变化的能力是产品团队成熟度和水平的最最直接的表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亚马逊Echo的一些有趣的“小”事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