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破生死,才能更好的安度当下

勘破生死,才能更好的安度当下_第1张图片

关于生死的话题,从来都不是那么轻松。当一个孩子降生时,亲戚朋友都是满心欢喜,而当一个亲人将要离世,许多人却无法面对。

在《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里,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处,探究了生命救治的终极意义,记录了重症监护室内一系列温暖的故事,倡导无创抢救与临终关怀。

人在医院中,面临死亡时的恐怖远甚于想象。作者深入剖析医生的责任与抉择困境,站在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角度,理性探讨医患关系,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了真诚的反思和建议。

书中,作者交代了医生上门服务是怎么演变为在医院内借助高科技手段延续生命的过程,还反思了医生作为利益集团互相庇护,而失去了治病救人的本来目的。

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应当消耗大量的成本以维系病人的生命?作为患者、亲属、医护工作者到底该如何面对死亡,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章前言里,有段话感触很深:在患者心中,医生往往被神话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那些在重症监护室中的病人,往往仅是依靠科室的医疗器械在延长生命,他们或许早已失去了意识,更无生命质量可言,全凭家人愿望在痛苦中活下去。病人家属不愿相信病人生机渺茫,也不愿答应主动停止这个人的生命

身为重症监护医生的作者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拉长离别是增加还是减少痛苦?靠呼吸机拯救肺,延续的是呼吸还是折磨?谁拥有对治疗喊停的决定权?遭遇疑难杂症是患者的错?维护医生的尊严还是揭穿皇帝的新衣?该不该让病人参与所有的治疗决策。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沉甸甸。尤其是当这些问题与自己相关,或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需要自己立刻做出决策的时候,我们究竟会如何选择?

在现实中,能坦然面对自己命运,直面死亡的人却少之又少,同时,医疗系统本身在制度上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得病人在自主做出生死抉择时,也变得艰难重重。

很多时候,我们不忍亲人的离去,即使痛苦,也希望延长亲人的寿命,甚至在完全依靠医疗设施维持的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只要人还在。

在西方社会,安乐死还是一个争议重重的议题,而在中国,这个问题沉重到甚至很少讨论,因为我们无法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无法面对来自周围舆论的压力。

但是,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一堂必修课,学会淡然接受,总没有那么简单。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希望活的有尊严,但是如何有尊严的死去,却值得我们考虑。

其实,生死都是人生的一个必然过程而已,勘破生死,才能更好地安度当下。

对于死亡,我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恐惧。但是,与其痛苦地苟延残喘,毫无生命质量可言的活着,不如让身体完整,不去承受那些无妄之苦,坦然的面对死亡。

文中,作者最后分享了一个在斯堪的纳维亚的传说:当一个孩子死去时,一位天使会从天而降,把孩子抱入怀中,并为他重现其生前拥有最美好回忆的地方,直至他到达天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勘破生死,才能更好的安度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