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瓦尔登湖》

今天刚刚读完了《瓦尔登湖》,简单的写几笔自己的想法。

《瓦尔登湖》,作者亨利·戴维·梭罗,李继红译。1845年7月,作者搬到了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1847年9月搬离了瓦尔登湖。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作者在这两年间的生活。

下面说说我在书中看到了什么。

一、关于生活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时候,所有的吃的、用的、包括房子,几乎都是作者自己动手完成的。作者在那期间几乎就是个素食主义者,生活甚至可以说成是清贫,但是作者却在那里生活的很开心。一切所得都由他自己动手得来,不会去为了填补内心的欲望而迷失自己,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朴素明智地生活,在这世间并非痛苦的差事,而是欢快的愉乐。

看到这句话的我,直接想到了当下的我们。作为学生,还好一点,但是作为工作党,没有几个是不在喊累的吧?我们知道的生活是很辛苦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却可以是愉快的,这是为什么?我想作者已经给了我答案,因为我们没有朴素明智的生活。我们想要的太多了,车子房子票子,人脉地位权利等等,那些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我们都在为之而奋斗,劳心劳力,完全忽略了我们生活本来可以很简单,明明可以很简单的生活,却被我们活的很复杂。

二、关于朋友

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的时候,还是有人回去拜访的,他们身份不一,但是都是作者的朋友,有伐木工、捕猎者,也有诗人和哲人。作者用了不少的篇幅给我们描绘了一位伐木工,作者认为那名伐木工有着和哲人与诗人一样的智,作者最后评论他这位朋友说:他让我明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虽然是那么卑贱与无知,却可能是生具异禀的天才,他们总是有独到的见解,从未不懂装懂,尽管他们的外表可能是肮脏邋遢的。他们的思想却像瓦尔登湖般深不可测。

可以看出作者交朋友是不分阶级与身份的,只看他们是否在享受生活,认真生活。那我们呢?我们做任何事一直讲究这样一句话:门当户对。一句门当户对,让人与人之间好似隔了一道天堑,再难亲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到底在哪里?如果只是地理上的距离那算不了什么,最远的距离,是你就在我眼前,可是我们之间的感情却隔了一道天堑。

三、关于阅读

作者在写阅读这里的篇幅并没有很多,却很值得我们去读。我们看过太多的关于书与如何阅读的文字了,而作者也依旧能写的如此特别:

文字是最珍贵的圣物。

通过这些书籍垒成的阶梯,我们最后也许有希望升上天堂。

如果有必要的话,少建一座桥吧,要过河绕点路也无妨,请至少修起一座知识的拱桥,让它跨越包围着我们的、黑暗的无知深渊。

我摘抄了作者书里的这三句话,我想已经能说明一切。

四、关于自然

作者在这本书里描写了很多种动、植物,多到这本书好像是一本博物志,但却并不枯燥,所有的动植物在作者笔下都充满了灵动与生机。并且作者也把自己当做是自然的一部分,与瓦尔登湖里的各种动植物愉快的相处,并且近距离的观察、研究他们。哪怕是最寒冷的冬天,也无法阻止作者的脚步:但再恶劣的天气也无法彻底挡住我的脚步,或者说无法阻止我出门,因为我常常在最深的积雪中跋涉八到十英里,只为赴约去见一株榉木,或者是一株黄桦。

作者把大自然的一且都当做是朋友,去享受所有的风霜雨雪,享受着任何动物带来的惊喜。能够与自然里所有的一切成为朋友的心胸,怎么会只拘泥于世俗呢?

那我们呢?什么时候能去接纳、去享受自然呢?

五、逾规越矩

作者全文批判性极强,很多想法都让人惊讶。这也算是开创了属于美国文学独特的风格。这本书对于世界文学来说,都是一次转折。作者在最后的结语里说:我唯恐自己的措辞行文不够逾规越矩,无法超过日常经验的狭窄边界,不足以传达出我所坚信的真相。

作者笔下的文字到底有多逾规越矩,可见一斑。

但是这种越矩,又处处充满着智慧与独立的思想,并不是空口说说而已,有着让人信服的证据。思想上的逾规越矩,行为上的独立特行,作者笔下的生活都与众不同。

从全书看,作者学识深厚,见解独到,虽然有些想法现在来看并不切实际,但是站在作者那个年代,依旧是有着可以考证的依据的。在看书的时候,很多词都被标上了注解,全书一共1083处注解,大部分是关于作者引用的典故、人物、动植物名称等,可见作者的学识。

这是我初读《瓦尔登湖》,中文版,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学英语了,然后去看一遍英文版。作为用英语写出来的书,再标准的翻译都不能把全部的情感表达出来,总是要亲自去体验一下原版风采不是吗?就好像我们古代的诗词,翻译成英语之后,总会差很多。等我再读《瓦尔登湖》,希望能有更多的收获。

PS:全文都是个人见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读《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