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目标【读书】分享第6834天2018.11.10
我们先来看智商的真相,为什么很多被认定为智商高的人,不一定会成功,而所谓智商低的人,有时,反而会有不凡的成就?
首先,智商测验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观点告诉我们,不能单纯依靠某次的智商测验值来评定一个人。
一提到智商,我们首先的印象就是一个个数字化的呈现,智商越高,就证明这个人越聪明。但是,心理学家认为,智商测验的数值其实不是绝对的,它只是一个相对值。这个数值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测试出来的智商分数也会不一样,有时相差值,竟高达16至26分。
作者指出,与学校相关的因素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分数,比如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的课程以及课外活动等,这些因素会对一个人的大脑成熟度产生影响。另外,被测试者的很多个人因素,也会影响智商测试的结果。例如,被测试者的焦虑程度不同,反映出来的智商测试分数也不一样。同样的一个人,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比在焦虑的状况下测试出来的智商分数要高。
由此可见,智商测验只是一个相对值,它事实上忽视了诸多的环境因素。因此,理性认知的第一步,就是先明白智商测试的局限性。
那么,所谓的智商测试并不能准确地表明人的智商水平。而且在我国,智商测验并不是一种检测智力水平的普遍方法。我们更习惯于,使用学习成绩来判定人的智商高下,这其实同样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在我国的应试化教育中,普遍的看法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定聪明,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就一无是处。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不妨先从人群中智商的分布状况谈起。
据调查显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智商分数在100到115之间属于正常智力范围,超过130的孩子属于智力超常,到达160的是天才,低于90的是弱智的孩子。而统计研究显示,在我国智商低于90与高于130的学生,加起来仅占学生总数的2%。
即使是这2%的极端个体,智商高低也不能完全决定他们的人生高度。例如,有一位名叫卡尔·威特的德国人,在出生的时候,被医生判定为“痴呆儿”,但是经过后天的努力和正确的家教,他取得了常人都无法达到的成就——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就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因此,我们知道,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均的数值。即使你真是天资聪颖或天生愚笨,这也不会决定性地影响你未来的人生高度。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就不思进取,最后就只能原地踏步,沦为平庸。而那些被认为“天生愚笨”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却反而能够达到正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这至少证明在智商水平上,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你没有比我更强,我也没有理由放弃努力。即使你真的优于常人,或者真的有先天缺陷,但却并不是无望。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用各种成绩,来判定人的智商水平。有很多的孩子,从小就被人贴上“优等生”、“差等生”、“天才”、“愚笨”这样的标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内的应试教育现状,“以成绩论英雄”的现象,让很多孩子不自觉就被冠上了“优等生”、“差等生”等标签。比如,有的学校会按照考试排名,将孩子分配到重点班和普通班。这对于普通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可能就会在这种环境中,将所谓“普通”内化为自己的标签,进而设定诸多限制。我们常会听到他们说“反正我就是学不好的”、“反正我就这样了”、“再努力有什么用”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他们由于长期被标签化,所以潜移默化中也自我设限,最后放弃努力。到长大以后,他们很可能就继续演化为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各种机会面前不敢尝试,显得畏畏缩缩。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小给孩子标签化的做法,其实有意无意中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当然,应试化教育的现实,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作为自身,在了解到智商的真相后,我们可以明白,其实现实并没有那么多限制,大多数人都处于相同的起点,你最难跨越的限制,是你自己的内心。
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反复告诉孩子,这些成绩只是一定阶段的检测结果,一时成绩不好,不代表永远成绩不好。即使你一直成绩平平,也不代表你未来就是一个平庸的人,成绩并不能决定我们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不断鼓励孩子,努力尝试、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限制。
对于所谓“差生”,长期将他们标签化的做法,可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那么,被家长津津乐道的所谓“天才”孩子,却又怎么样呢?
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古代的方仲永的例子,天资聪慧,五岁就可以写诗,信手拈来,自己署上名字。然而,后来他的父让他在该接受教育的时候不去学习,而是带着他到处拜访同县人,一直到二十三岁,他却还是停留在小时候的水平。可见,被冠以天资聪慧的人,如果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和锤炼,依旧会沦为平庸。
因而,聪明不等于未来一定会成功。反而是那些学生时代成绩不是特别出彩的人,却能够在最后做出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