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小飞的一篇谈写作的文章谈起

亲爱的简友们,提起简友苏小飞,我相信凡是嗜好写短篇小说和喜欢看短篇小说的人,应该都很熟稔,不会感到陌生的。是的,苏小飞就是我们在中经常被简友们提起的《短篇小说》专题副编辑。

我不知道别的简友们是怎么去看上的文章的,反正我在中比较喜欢看的文章,苏副编辑的文章很不巧地被我所青睐。我今天要谈的就是看了他的一篇文章所想到的,也谈不上是什么感受,也就是随想随写吧,希望能给简友们有一些启迪,则不胜荣幸之至。

他的这篇文章就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写不出好文章》。这篇文章应该说是一篇论写作的文章,文章很巧妙地从一篇说是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不知该如何过好这一生的文章开始写起,进而联想到这跟写作何其相似乃尔,从而得出文章所要论述的话题,那就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写不出好文章”。

他说到他读过很多论写作的书,也读过很多文学名著,还以很虔诚的心态写过很多文章,在投稿均石沉大海后,却有幸得到过一位大型文学刊物《收获》的编辑给他的回信,编辑在回信中很耐心地指出他的写作的不足之处与优点,并给予他很给力的鼓励。

他最后自己悟出了一个道理,他说:“在写作这件事上,看几本名人教人如何写作的书,还不如一个编辑几句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点评”。这句话说得好啊,在写作上,不论你读过多少论写作的书,还不如一个编辑对你的文章所作的一语中的的品评。这就如同你做了一道菜,要想知道这道菜的好吃不好吃,还不如让行家里手在品尝了你的手艺后如实地说出菜的好坏呢。这样很贴近地指出菜的好与坏,是很容易让你在做菜这件事上取得长足进步的,比你读多少菜谱的效果都要强上好多倍。

他在这篇文章中,先把问题列出来,然后又逐渐去作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的论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是很独特的,很值得我们广大的简友去借鉴和学习。

苏小飞的这种方式,跟我在中遇到的无戒老师和别山举水先生以及写文大神彭小六大师等大咖的授人写作方式,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都不是去作空洞的说教,他们“不授人以魚,也不授人以渔,而是告诉你打渔的方法的对错;不教人种树,只施肥浇水,精心修剪多余的枝叉;不教人写作,不讲大道理,而是指出作者文章的问题所在”。

他们就像那些辛勤的园丁一样,“修剪着你不羁的枝叉,只是为了让你茁壮成长”,一旦长成参天大树,他们该是何等欣慰!

最后,他又很驾轻就熟地写到戏剧大师曹禺说的一句话,给文章拉下了散戏的帷幕。曹禺说:“会写戏的人写戏,但是不会教人写戏;不写戏的人,教人写戏。”

曹禺的话让我想起了中国文坛上的很多普遍的现象,那些作家们,谈写作不是他们的强项,但是他们用他们的作品来说明,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用他们的字字句句教导你怎样把文章写得更好,而避免犯他们以前犯过的错误。

苏小飞君也是这样,大家不妨去读他的一些作品,你就会看出他的匠心独运和独辟蹊径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他用他的文学作品向大家传递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怎样在作品中发扬光大其优点,而把那些枝枝杈杈剔除干净,让作品茁壮成长为一株参天大树。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苏小飞的一篇谈写作的文章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