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伟大公司的衰落谈谈大爱和小爱

        如果要问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司是哪家,仙童公司无疑是一个候选,因为它不仅开创了人类的半导体时代,而且导致了硅谷的诞生。因此,在很多评选中,它是力压福特、苹果、Google等诸多公司排在第一位。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么伟大的公司怎么我没有听说过,这不是你孤陋寡闻,而是因为它衰落了,今天实在太小,小得可怜。

        不过在历史上,仙童公司不仅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而且从它里面衍生出近百家公司,其中1/3是上市公司或者曾经是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市值加起来超过3万亿美元,此外美国最牛的两家风险投资机构凯鹏华盈和红杉资本也是仙童的人创办的。

        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全世界半导体公司的负责人在硅谷开会,90%的参会者都曾经在仙童公司里任职过,这样的公司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找出第二家,可以讲没有仙童就没有世界的半导体产业。因此工业界认为它是最伟大的公司,一点也不奇怪。当然,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它衰落了,而没有像IBM、AT&T或者GE那样成为百年老店。

        简单地讲,仙童是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中间的公司,它做了信息时代的事情,但是在很多地方继承了工业时代的特点,这个矛盾让它解体了。在诸多矛盾中,最突出的是股权结构的矛盾。

        我们昨天讲到,洛克和诺伊斯等人说服了菲尔柴尔德给他们八个人投资,但是当时并没有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大家不知道公司的股权结构该怎么设计。于是洛克就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利益分配方法:公司分为1325股,诺伊斯等人每人100股,洛克和科伊尔所在的海登·斯通投资公司占225股,剩下300股留给公司日后的管理层和员工。

        那么菲尔柴尔德将提供并获得什么呢?他给即将成立的公司一笔138万美元的18个月贷款,作为回报条件,他拥有对公司的决策权(投票权),并且有权在8年内的任何时候以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所有股份。当时,诺伊斯等人和菲尔柴尔德都接受了这个条件。

        接下来,仙童公司办得特别好,半年就盈利了,这是谁也没想到的。第二年菲尔柴尔德根据协议,就回购了全部的股份。诺伊斯等每人大约获得了25万美元,这在当时的美国,是相当大的一笔钱,抵得上他们半辈子的工资了,因此他们第一反应是狂喜,但接下来诺伊斯等人对公司就没有了控制,于是塞翁得马反成了祸害,迅速的成功导致仙童公司第一次分家。

       当时仙童公司的总经理(当时还不习惯于使用CEO一词)爱德华·鲍德温就带领了几名工程师创办了自己的半导体公司。由于“八叛徒”都是技术出身,懒得管理行政,他们于是就请了个总经理,鲍德温就是这么来到仙童的。

        起初鲍德温等人的叛逃并未对仙童的业务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公司的发展还非常迅猛,而且八位创始人都还在。但是该举动影响深远,它说明在信息时代,一个企业不可能像工业时代那样通过拥有生产资料来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了,另立门户的成本非常低。不过,当时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件事背后的意义,至少仙童公司幕后的股东菲尔柴尔德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

        作为公司的股东,菲尔柴尔德难免想控制公司,于是就派了很多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

         这样,股东派来的职业经理人就和创始人有了矛盾。当时代表股东的职业经理人要扩大正在赚钱的二极管的业务,而创始人之一的拉斯特则要开展新发明的集成电路业务,两边就冲突起来。当时诺伊斯是总经理,但他因为没有股权也做不了主,于是拉斯特就和另外两个创始人另立门户了。再以后,这种风气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当然,诺伊斯也靠着他的人格魅力不断招揽新的人才进来,因此直到60年代中期,仙童的业务还是发展的。但是有一个事实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每一次仙童的员工出去单干,就有人给他们投资,然后他们就有了股份。

         因此,诺伊斯再怎么招揽人才,也架不住人跑得快,而且那些人跑出去后都成了仙童的竞争对手。直到60年代中期,菲尔柴尔德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想给大家发期权,但是为时已晚。

        到了1968年,八个创始人只剩下诺伊斯和摩尔还在坚守岗位。有一天诺伊斯找到摩尔说咱们也自己办公司吧,摩尔马上同意,于是创办了大名鼎鼎的英特尔公司。很多人讲,1968年是硅谷的一个分水岭,旧的巨人倒下了,新的巨人开始成长。

        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的三个重要区别。

        首先,在信息时代,无论是硅也好,软件的载体也好,都很便宜,值钱的是上面的知识附加值。因此,为公司提供知识的人是一定要获得股权的,这就如同工业时代提供资本的人要获得股权一样。更重要的是,钱到处都有,关键性的知识是稀缺品。

        其次,不要指望做一个好的老板就能留住人。诺伊斯是一个非常好的老板,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具有大家都喜欢的人格魅力,他也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加入仙童。但是,在信息时代不要指望人为知己者死这种老套的忠诚,人和企业的关系都是在利益基础上的契约关系。

        我今天依然听到一些企业家和我抱怨他手底下的人不地道,讲我如何如何栽培他,他翅膀硬了就跑了。这种事情在今天是常态。如果哪个员工在自己公司的利益比出去还大,他一定不会跑。这不是哪个老板好不好的问题,或者哪个员工忠诚不忠诚的问题,而是信息时代的特点。

         最后,如果一家企业对某个关键员工无法给出他在外面能够获得的薪酬利益,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性是企业的老板没有意识到某个人的重要性,依然以老套的方式看待利益分配。第二个可能性是这家企业真的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例如某个员工张三在外面能获得100万的收入,说明他得能创造1000万的价值才行,而在这家公司里面老板即使想多给张三点钱,但是想想张三创造的价值一年还没有100万呢,当然拿不出这笔钱。这说明这家公司作为一个给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已经毫无竞争力了。说句诛心的话,这种时候散伙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这个问题值得展开来好好讲讲。

        在历史上,很多时候一项改变世界的技术会导致一批公司诞生,而领头羊则会利用这样的时机成为一个巨无霸型的跨国企业,当初AT&T、GE和IBM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但是仙童公司却是个例外,它在整个行业最景气时开始衰落。你可以认为这件事是个悲剧,但是硅谷绝大部分人并不这么看,因为从更大的范围讲,这是件好事,它让半导体在硅谷遍地开花,这才有了整个一个地区的繁荣。这就是我在标题中所说的大爱和小爱的关系。一个公司办得好,对人类有贡献,这是小爱,如果能带来一个地区长久的繁荣,则是大爱。

        世界上有很多地区,都是由一家巨无霸的公司带来一时的繁荣。比如AT&T的崛起让新泽西成为了电信产业中心,IBM让纽约市的北部(俗称上纽约地区)一度成为计算机的中心,微软造就了西雅图IT的繁荣。但是这些地区有一个问题,一旦出现了一家大公司,创新就戛然而止。你没有看到那些地区再出现更多成功的电信公司、计算机公司和软件公司。

        作为公司的老板,为了大爱损失自身的利益他们通常做不到。但是作为一个地区的行政官员,应该明白大树下面是很难长草的。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对垄断这件事很在意,因为当一个产业开始被一家公司垄断后,再也不需要通过技术进步获得利润,于是进步也就停止了。美国的电信产业、微软的操作系统、IBM的服务器,无不是如此。

        但是当一个公司不断孵化出金蛋,造就一个竞争态势时,整个行业就会快速发展。和仙童公司一同发明集成电路的德州仪器公司,在很长的时间里得以维持公司的稳定和快速发展,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它的周边反而变成了硅谷。因此很多时候,对一个人、一个机构来讲是好事的事情,对另一个人、另一个机构,或者在更大的范围内是一件坏事。反之亦然。

(来吴军的自硅谷来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一家伟大公司的衰落谈谈大爱和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