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轻》读书卡片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轻》读书卡片_第1张图片

他们说,读书的学习过程很艰难,最好从难到易。这一个月的安排书单是卡尔维诺。今天第一次在图书馆啃这本《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只啃了第一章《轻》,就已经很吃力了。很多卡片要做,从结构卡开始吧。


结构卡

整本书其实都是演讲稿,这篇《轻》是卡尔维诺对文学写作中对轻的定义或者说纠偏,因为是文学评论式的演讲,其中原因丰富的作品。主要结构是这样的:

  • 开篇:略提到四十年的写作经历,以工作总结定义开始,引导出卡尔维诺为什么会做这篇演讲。

我愿意这样定义:我的工作方法往往是设计减去重量

  • 然后罗列本文要达到的三个目的,提纲挈领。我觉得卡尔维诺这篇由于旁征博引,有好几条主线索,为了让听者不会迷失其中,开头先把三个重点目标列出来,也就是可以带着问题去听去理解,尝试在过程中自己去梳理线索。

为什么认为轻是价值而非缺陷;
理想中有哪些轻的往昔作品;
轻的价值观在现在的哪个位子上;
怎样把轻的价值观至于未来的脉络中

  • 通过几个文学经典桥段的反常识讲解(如希腊神话中珀尔修斯砍掉美杜莎头颅的桥段),从“轻”的角度触发,通过与文学作品中那些“沉重”做对比,引导听众一起开始形成关于轻的概念。并特别表明,此“轻”乃深思之情,而非“轻抚之轻”。

  • 引入文学中的两种对立倾向,进行讨论。

一种试图把语言变成无重量的元素,它像一朵云那样漂浮在事物的上空;
另一种试图赋予语言力量、密度,以及事物、形体和感觉的具体性。

  • 强化卡尔维诺对“轻”的定义:

对我来说,轻是与精确和坚定为伍,而不是含糊和随意为伍。

  • 罗列自己认为的轻的榜样意义:
  1. 把语言变轻,进而通过似乎是无重量的文字肌理来传达意义
  2. 对有微妙和难以察觉的元素在起作用的一连串思想或心理逻辑程序的叙述,或任一种涉及高度抽象的描写
  3. 获得象征性价值的轻的视觉形象
  • 至此,卡尔维诺完成对“轻”的定义。然后开始大范围的对巨作中的“轻”桥段进行引用和分析。
  • 后半部分中,卡尔维诺特别对“月亮”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进行专题来讨论。因为他认为

月亮一出现于诗中,就带来一种轻盈感、浮悬感,一种静默的魅力。

  • 最后一部分,卡尔维诺提出“文学作为一种生存功能,为了对生存之重做出反应而去寻找轻”的思考。
    相较于讨论文学是对知识的追求,这里将文学作为生存功能的一种解释,让我觉得很新颖,或者说反常识。卡尔维诺引用女巫乘扫帚飞行的轻盈,与过去几个世纪的现实和几种文明中妇女承受的禁锢和生活重负进行对比,使这种文学作品(或者民间故事)附上了一层“生存功能”的意义。

我发现,升空的愿望与实际遭受的匮乏之间的联系,是人类学中挥之不去的特色。

把人种学和民间故事中所记录的萨满教和巫术的功能,与文学中所包含的一系列形象联系起来,大概不能说是牵强附会。相反,我认为每一文学活动背后最深刻的合理性,都隐藏在与它相应的人类学需要里。


任意卡

首先,对我这个写作小白文学大白来说,这篇《轻》整个都可以算是“反常识”了。从来没有想过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篇文学作品。好吧,其实从来也没分析过什么文学作品。小时候上语文课也是摸鱼的状态。

这次“写作部落”的磨炼之旅,以卡尔维诺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作为开始,“先难后易”的原则看来已经成功一半了。

回忆起大学毕业时,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当时还是很容易感伤的学生,毕竟四年的朝夕相处,对于当时那些宿舍姐妹来说,还是很不舍的。

没有牵手,

影子却紧紧挨着.

我们沿着校园外面的小路溜达,

路过一个个拥抱着哭泣的灵魂。

看完卡尔维诺的《轻》,回头看看当时自己描写和宿舍姐妹面对分离时的场景,好像也是一种“轻”化的描写。

也许,不论那时那地,路边交谈的那些男男女女,是否同我们一样马上要分开,在毕业的季节,我们都开始惆怅。这里用“灵魂”表达我的心情,我的冲动。相较于看到的实景--那些卡尔维诺口中“有密度、有质量”的实物,在这里使用“灵魂”的“轻”替代之,现在读起来还是能想象到当时的心境。

to be continued...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轻》读书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