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给孩子的科学书,大人也爱不释手

BY刘安娜

2017-2-20

我已经忘记了最初是被谁的推送吸引,又是如何被《身边的科学》的简介迷惑,以至于都忽略了图书封面巨大的副标题——最受欢迎的儿童生活百科全书,一直到书到了我手里,兴致勃勃地打开,我才发现,神马?!这是一本儿童科普书?

图片发自App

所以,一开始,我是拒绝读的,还有那么多适合成年人的开启心智的书,比如《未来简史》,我都还没读完,哪里有时间读儿童书。然而在某个阳光明媚,思维涣散的下午,我随手翻开了它的第一页,感觉像掉进了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又或者是打开了一个万花筒,科普,无论是写给孩子还是大人,根本停不下来。

这本给孩子的科学书,大人也爱不释手_第1张图片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度过的,那里什么都是手工制作。

我记得离我家三条街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冰棍生产作坊。夏日蝉鸣的下午,我会攥着5分钱,一溜烟跑到作坊里去买冰棍。有时候上一批冰棍已经被装进泡沫箱子里,绑上自行车后座,由卖冰棍的阿姨推出去沿街叫卖了,我便只有坐在小板凳上等下一批冰棍做出来。

那时候冰棍的成分很简单,就是牛奶、糖、奶油以及其他一些我不是很明白的神奇的物质,搅拌均匀后倒入一个大塑料板,上面有很多冰棍大小的长方形直筒,每个筒格里站着一根木棍。挨个筒格倒满后就送进冰柜里冷冻,一会儿一板冰棍冷冻好了,我就能买到新鲜出炉的冰棍了。

童年炎热的夏天,扑鼻的奶香味,是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然而书中讲述的冰淇淋制作过程比奶油冰棍复杂多了,从这过程中就看出来果然是容易发胖的食物啊,也因此给人带来无限满足。

这本给孩子的科学书,大人也爱不释手_第2张图片

小时候,除了奶油冰棍,还有另外一样东西是平时吃不到,只有逢年过节,或者生病了,才有机会品尝的,那就是水果罐头。在东北一个边陲农场里,新鲜水果是很少见的,只有秋收的季节才能吃到苹果、梨、橘子等少数几种水果,其他季节就只有眼巴巴的盼着吃水果罐头。

最受欢迎的除了黄桃罐头,就是橘子罐头。毕竟平时桃子很少有机会吃,酸酸的有点甜的橘子却吃了不少,这让橘子罐头更受欢迎。同样是橘子,没有多余的白丝和厚皮,甚至也没有那股子酸味,比橘子甜多了,真是奇妙啊。

然而在读书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橘子瓣的皮是这样去掉的啊,与其说没想到,不如说我没有想过,也许隐约觉得是人手工扒掉的?那可真是效率低啦。

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很多食品为了达到凝固、过滤或者其他目的,都会加入生石灰或其他化学原料,虽然是食用级原料,但仍然是食物以外的成分了,可见尽量摄入食物本身而非加工过的食物更好,比如吃水果,而不是水果罐头,吃鱼,而不是鱼罐头,吃番茄,而非番茄酱,等等。

这本给孩子的科学书,大人也爱不释手_第3张图片

同时,很多食物的采收和加工过程都非常繁琐,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果然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除了前半部分的食物制作过程给我这种感觉,后半部分的生活用品的制作过程同样也是充满了辛苦:一支小小的铅笔,铅芯就需要混合、搅拌、挤压、裁切、烧制、晾干、烧烤、吸油、晾凉等若干程序,更别提需要木材来制作的铅笔笔杆;一面简单的镜子也需要多种化合物才能保证一面的透光性和另一面的折光性;一枚小小的电池,里面居然有那么多层,照这样看来,小时候咬电池的时候确实喝过电解液啊(别问我为什么咬电池,我也不知道,也许是牙痒痒)。

在《身边的科学》这本书里,除了认真地讲解了很多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以外,采用的是非常可爱的小小工人的形象来配合讲述,光是看他们在纸上“跑来跑去”的忙碌,就觉得很愉悦,如果是和小朋友一起读书,不仅可以科普知识,建立工作流程的概念,也可以建立“工作”的意识,有助于让小朋友珍惜劳动果实,认可劳动过程,明白付出和收获的道理。

这本给孩子的科学书,大人也爱不释手_第4张图片

总之,是非常愉快又很有教育性的阅读体验啊。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本给孩子的科学书,大人也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