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的日子

《失恋33天》里说,这么个时代,这么个世界,不得个抑郁症什么的,你都不好意思见朋友。可是有几个人真的和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过呢?大部分号称抑郁症的人不过是在无病呻吟罢了。因为工作的调动,2014年我在新加坡的一个朋友Bonnie家借住了3个月,我们认识了七八年,虽然不是闺蜜,但也算是相谈甚欢的知己。那时候我并不知道Bonnie有抑郁症,刚好相反,在我战战兢兢地问她能不能借她的空房间来住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还热情地帮我准备了各种日常用品。

因为经常加班,我们不常一起吃饭,只是偶尔早点回家可以看见Bonnie在厨房里煮东西,她通常都会很热情地招呼和她一起吃饭,整整一个月,我没有看出任何的异常。直到有一天深夜,我被瓶子掉在地上的声音惊醒,我起身去查看,听到急促的呼吸声,我赶忙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披着散乱的长发,手忙脚乱地在散落一地的瓶瓶罐罐中摸索着,眼神中透露着一种绝望。

我想开口为她怎么回事,却被这种决绝的眼神震慑住了,我停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到现在,我也没有问她,到底是想要解救自己,还是想要彻底的解脱。但从那天起,我开始了将近两个月的陪伴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日子。她答应在我走之前,把自己生病的事情告诉父母。或许是为了感谢她愿意收留我,或许是心里有一点点不忍,挣扎了很久,我还是决定尽最大的努力帮她度过这个难关。

虽然上班依然很忙,但我还是会陷入莫名的担忧,每天白天会定时跟她通电话,只要手头没事,就会跟她发发短信。每周我都陪她去看医生,Bonnie需要吃很多的药,才能睡觉,我控制不了自己要盯着她吃药。

那段日子,我感觉自己也快要崩溃了。紧绷的神经没有一刻真的松下来,以致于现在我还会时不时地在深夜醒来。照顾一个情绪病人并不辛苦,他们甚至不需要你的存在,但那时我的心中就是莫名感到死神在周围打转。每一次以为Bonnie终于走出来的时候,她又会突然一个人关上房门,拉上窗帘,一整天不出来。

那一阵子,我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学了很多情绪应急的技巧,却发现,对Bonnie,我完全无能为力。我开始能够体会那些生活在病人身边的人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Bonnie不是我的亲人,我知道几十天后我就会离开她,但那种无力和彷徨的感觉却是真真切切的。

但我一直跟自己说,如果能够看到终点的我都如此地痛苦,那个看着希望在耗尽的Bonnie要怎么办呢?

不知道Bonnie是不是看出了我的疲惫,没到2个月,她就把事情告诉了她远在美国的弟弟。在弟弟的坚持下,Bonnie搬到了美国生活,继续治疗。我也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和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的日子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陪伴Bonnie的那段日子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抑郁情绪,就是一种传染病。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十字路口》,提到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里面提到一项1967年进行的干细胞实验。实验中,细胞生物学家Bruce Lipton将三个基因构成完全相同的干细胞放置在三个不同的器皿中,这些器皿都有人类生存需要的各项要素,空气、水、食物等等,结果培养皿A中的干细胞变成了肌肉细胞,培养皿B中的干细胞变成了骨骼细胞,而培养皿C中的细胞变成了脂肪细胞。同样的DNA,不同的环境,变成了不同的细胞。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人类情绪甚至可以改变DNA的形状。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和Bonnie在一起的日子里,我感觉自己也是一个抑郁症患者,过着和常人不同的生活。

虽然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但是在一个弥漫着负能量的环境里,极少有人能够幸免。在感受到情绪传播得如此迅猛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躲避身边的负能量,远离周围的怨妇和祥林嫂,我宁愿待在执着得笨笨傻傻,天真地相信世界充满爱的朋友身旁,因为她们就是莫名让人对生活多了一点希望。2011年,疯狂迷恋韩剧,看了二十几部,其中最喜欢孔孝真和车胜元主演的《最佳爱情》。这是一个过气女团成员和一个男神的爱情故事,俗套的韩剧套路,玛丽苏的女主角,但就是让人爱不释手。其实韩剧里看似荒谬的爱情并不是没有缘由。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或许只需要一个理由:希望。

但生活毕竟是生活,有时候,我们无法逃避要和暴风雨一般的情绪针锋相对。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但对于如何处理别人的情绪问题,却毫无头绪。但是陪伴Bonnie的日子也让我学会了一些应对抑郁症情绪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每一个生活在情绪病人身边的人。

1、不要试图安慰

起初,在Bonnie情绪爆发的时候,我总是想找一些方法来哄她开心,比如计划一场海岛旅行,找一间新开的高档餐厅,但渐渐我发现,这个方法并不管用。因为对于很多“不开心”的人来说,她们失去的是对整个生活的兴趣,你很难以自己的喜好来打动她们。也因为这个失败的方法,我发现自己因为无法预知她对每一件事情的反应,而开始小心翼翼地生活。

我发现,人在伤心痛苦的时候,最不想听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有不知道一切都会好的,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就是不好。无论多么真心,有时候,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小时候,遇到小伙伴不开心,我们会拿着糖果玩具去哄哄她,对方一下子就会很开心。但大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的生活复杂了,人也复杂了,所以我们很难再简简单单就变得开心。所以,不要试图安慰他们,更不要试图让一个人可以因为你的一句安慰好转,情绪处理需要的是时间,即使你的鸡汤是一颗种子,也需要慢慢长大。

2、适度保持距离

无论多么亲密的关系,都要为自己准备一个独立空间。这点我最欣赏刘若英。一个单身多年的女人,在婚后仍然可以保持一种独立而完整的生活,说明她真的懂得生活。空间,不是为了向别人显示自己有多么爱自己,而是真的需要的时候可以当做一个避风的港湾。

保持距离,可以给彼此空间冷静,每个人都讨厌歇斯底里的自己,所以不要给对方伤害你的机会,因为那个爱你的人在伤害你的时候也会痛苦的。有时候,你的离开或许会刺激到对方的情绪,所以先表达你的需要,诚实地表达你的脆弱,告诉对方,此时的我也很难过,此时你会发现,对方反而可以平静下来。

如果可以,尽量不要生活在这样的负能量源身边,特别是无病呻吟的“抑郁症患者”。年轻人尽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如果是伴侣,你又决定和Ta共度一生, 那么就像奶茶一样,至少为自己准备一个不受打扰的空间吧。

现在回想起来,在陪伴Bonnie的那段时间里,很大的痛苦来自于我将她看作了生活的全部。拉开距离,则意味着任何一种陪伴,都不再是你唯一关心的事。就像《恩宠与勇气》中拉姆达斯上师说的,解脱有两种,一是把你的小我扩展到无限,二是把它降低到什么都不存在的状态。前者靠智慧,后者靠奉献。视野大一点,心就会大一点。

3、成为一个支持者

就像我们要面对生理上的疾病,无论你是个多么阳光开朗的人,每个人的情绪都会遭受来自环境的挑战。在我们的亲人朋友生病时,如何成为一个支持者,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功课。成为一个支持者的前提是,我们足够强大。在Bonnie接受心理咨询的诊所里,经常能看到目光呆滞、举止懒散的患者,和他们歇斯底里的家人。在很多人心中,无能为力是最可怕的感觉,但偏偏情绪病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成为一个支持者,为生病的人提供一个稳定的情绪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这能静静地待在那里。这是一件很难学会的事情,因为我们习惯了有所作为的生活,但有时候,成为一个沉默的支持者是最好的陪伴。

4、做那个先讲和的人

就像我说的,和Bonnie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我觉得非常压抑,虽然找到了跑步、读书、写字、冥想等等方法去调整,有时候我还是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变得暴躁,无论控制得多好,我们都会偶尔陷入争吵。我很庆幸,重拾理智的我每一次都做那个先讲和的人。

Bonnie的心理医生跟我说,她以前在一家私立的临终关怀医院工作。她发现,很多人在临终前都后悔自己没有原谅曾经伤害他们的人,或者向他们伤害过的人求得原谅。大部分人会因此感到悔恨。所以,每一次,我控制不住情绪跟Bonnie发火后,我就会告诉自己,如果我的生命此时此刻结束,我一定会后悔没有跟讲和。于是,我会第一时间去走向Bonnie的房门。

后来,Bonnie在美国安顿好之后,给我写了一封很短的信,她说有些话说出来她觉得很肉麻,但是她很感谢我,在每一次想要打开门的时候,发现我已经站在门外。

5、在陪伴中看清自己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老天要让Bonnie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因为一种莫名的缘分我去了新加坡,因为莫名的缘分住进了Bonnie家。或许这是生命给我的一个启示。在我不知道要往哪里走的时候,不知道要如何生活的时候,向我呈现了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那个在你身边不时吵闹的人看起来很混乱么?但我们也是如此呀,是不是当我们内心混乱的时候,外面的世界看起来就会很混乱。我给Bonnie回了一封信,其实说感谢的人应该是我,在陪伴她这短短的两个月中,我的内心激荡出许多我不曾发现的信念。

所以,是不是我们都应该看看在陪伴一个人的过程里,激荡出了我内心怎样的信念。比如,当我发现Bonnie需要我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自我的膨胀,因为迫不及待地成为她的救世主,我才会在她的病情反反复复时变得急躁,甚至愤怒。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某个人的情绪垃圾桶,尤其是亲近的人,有时候,我们会面对滔滔不绝的抱怨,有时候我们也会遭遇冷暴力,无论哪一种,我们都被卷入一个强大的负能量场,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每个人都可以顺利度过每一场场情绪的暴风雨,享受平和宁静的生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