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玩得很好的小伙伴。他经常花一天多的时间,从他的老家,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出发,背着一周的小菜和书,徒步走一百多里地,走到学校。他一时之间成为我们这个年级备受关注的英雄。受他的影响,我们早早地秘密制定徒步旅行计划,甚至有的连过夜的帐篷都准备好了,但最终真正成行的寥寥无几。
我跟同寝室的一个二逼青年来自同一个镇上,我们也毫无例外,开始兴致勃勃地筹划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过不同的是,我们是打算骑自行车去一百多里地之外的学校。
我们都很兴奋,无边的田野在我们面前不断展开,青春的血液从下体肿胀到头顶,青春期的中二少年们迎着从田野吹来的风,放肆地大声说话,放肆地大笑大闹。
先是自行车的轮胎被扎破了,热血青年们依旧豪情不减,推着自行车继续上路。后来是眼见着坐汽车分分钟越过的高山,怎么走都没有尽头,我们终于低下了嗓门,但依旧绝强地不服输,继续走。到最后,我们的脚都磨破了,太阳眼看着就要落到山的那一边,我们还才走了不到一半。
终于垂头丧气地认了输,灰溜溜地坐上了汽车。跟年少时候很多激情澎湃的梦想一样,这一次的旅行最终也无疾而终。
后来知道,那个一直坚持走路上学的小伙伴,是因为家里穷,舍不得花几十块钱的车费坐车,并且,对于自小生长在深山的他而言,走路只是一种习惯,他只是把走路当作了他一直在做的一件事而已。而我们这些装逼的农业重金属文艺青年,把简单的徒步搞成了行为艺术,搞成了梦想,所以最终只有他坚持在走,而我们却注定走不下去。
有一个文字高手写了一篇文章给一个十多年一直在路上骑行的朋友小兵,给他的骑行赋予了很多的意义:青春、挣扎、梦想,等等。我曾经问他,你觉得骑行的意义在哪?
他沉默了很久,说,其实并没有这些所谓的意义。它只是一种生活状态,或者说,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曾经多次骑行在河北、山西的苍莽山脉中,这里是他出生的地方。虽然他出生没多久就离开了这里,但每次他骑行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奇怪的熟悉感。
在山西一个破败的小县城里,他像当地人一样,蹲在面馆的门口,大口大口地吃着三块五一大碗的面,那时候,他觉得自己跟这些当地人没什么两样。他觉得他属于这里,又不属于这里。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他感觉到无比的充实,他感觉到,自己是自己,就这么简单。
这令我想起《一个人的朝圣》里的哈罗德·弗莱。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的哈罗德,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六十岁的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人总应该相信点什么。在这个相信的过程中,你可能什么都没有得到,也可能收获了很多。哈罗德走了87天,627英里,原本他指想着,只要他走着去奎妮所在的城市,他就能见到活着的奎妮。这是他的信念。
我相信哈罗德是在行走的过程中慢慢变得超脱的。他一边行走,一边褪掉身上一层一层的壳,他依靠行走把自己重新活了一回,他把自己走成了一棵树,走成了大自然的任何一株植物,一株依靠本能行走的植物。
旅途中的老人渐渐读懂生命,反思过错,珍惜情感,接纳自己。一直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一趟只属于自己的旅行,不为什么,只为与那个真正的自己对上几句话。
我们究竟为什么活着?哈罗德的小院给了他安全感,也让他丧失了生命活力的源泉。他把自己堵死在二十年前的一桩事故上,一直卡在那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一封信像一颗小嫩芽,让他感受到召唤,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向前走去。
人连死都不怕了?还会在乎自己的躯壳安不安全吗?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就是因为我有这个躯壳,所以我有生老病死,我就有怕的东西,有需要忌讳的东西,要是我没有了躯壳,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庄子接着老子的话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说,把握了阴、阳、风、雨、晦、明这“六气”的变化,我就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域里,那我还需要依赖什么呢?我无所待啊!
什么是真正自由的人?是看到天地之大和自己之小的人,是首先超越了自我肉体和精神的人,同时也是超越了社会道德、规则的人,才能真正地圣人无名。
哈罗德千里跋涉,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哈罗德在行走的过程中逐渐抛弃了一切我们现在看来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说手机、地图册,他开始依靠自己的感知去把握庄子所说的阴、阳、风、雨、晦、明这“六气”的变化。
后来在行走的过程中,他逐渐抛弃了自己的躯壳。之前他会往人多的地方走,后来他开始往人少的地方走,之前他住在有人的地方,之后他住在野外,陪伴他的是旋转的日月星辰,是循环着的风霜雨雪。
“这片土地如此辽阔。他是如此渺小。每次回头想看看走了多远,他都发现好像没有一点改变。脚抬起来,又原地落下。”
“他时不时会想起那个已经被他忘了一半的世界,那里有房子、有马路、有汽车,人们每天都要洗澡,一日要吃三餐,晚上要睡觉,还要相互陪伴。他很高兴那个世界里面的人安全无恙,也很庆幸自己跳出了那个世界。”
2013年,小兵的第一次远行,是因为一次痛彻心扉的失恋,那次他在四川行走了一个多月,骑行在路上的时候,他绑自行车的绳索弹起来,击中了他的眼镜,眼镜的碎片划伤了他的眼睛,他满脸是血,自己捂着眼睛向医院狂奔。之后他在成都搬过砖,在茶馆里做过服务生,回来的时候面目全非,眼角留下一个小小的伤疤。
后来他就控制不住地一次次奔向野外,像一匹野马奔向草原。当他一次次行走在野外的时候,他的内心一次次地卷起滚滚海浪,这些声响,只有他自己感知得到。
我看过他拍的一个小短片,一段动感的鼓点下,小兵拍下夕阳,拍下自己的喘息,拍下自己的孤单。节奏感特别好。我相信,这是讷于言谈的小兵,他自己的表达方式。
2016年,他要自己一个人,一条船,历时7个月的时间,划行14000公里中国海岸线,他要从山海关出发,沿长城行进,直至嘉峪关。期间包含了大部分1908年克拉克的《穿越陕甘》经典路线,行程将探访沿途古城和古代军事要地。将采取混合交通工具行进,山地自行车、骡马、摩托车、徒步。
这是一次注定孤苦的旅行,没有队友,没有观众,只有自己在跟自己搏斗。没有太多的美食美景,也没有小资式的优雅情调,更多地是展现一个普通现代人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工具在自然环境中挣扎图存。
如果说哈罗德是在朝圣的话,小兵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天地对话、与自己对话,他也是在朝圣,“圣人无名”的圣。
小兵不屑于所有安在他头上的名头,他不觉得自己是所谓的探险家,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对山河大海心存敬畏的观察者。他坚信自己在战斗中学习战斗的能力,坚信自己对危险的直觉,而这样的直觉只有长期奔走在山川中“御六气之辩”的人才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地“游无穷”。
四百多年前,徐霞客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我觉得这是几千年中国的读书人所说的最牛逼的一句话之一了。
当读书人都在经史子集里打转,二十二岁的徐霞客正式出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直到五十四岁逝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知行合一,我觉得这也是几千年中国的读书人所干过的最牛逼的一件事之一了。
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
仅仅是探险本身,小兵的这个探险已经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再加上拍摄纪录片,很多业内人士已经表示了否定。他很淡然:”作为从业十多年的户外领队,从第一天起,我就有为之献身的觉悟,但我更具备绝境逢生的能力和顽强的求生欲望。“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小兵说,保持果断和谨慎的前行,毫不动摇的坚持去做,即使失败也是败在突围的路上。如果连试都不敢,到老得扯不动淡的那一天也只剩毫无意义的哀己不争。我们终将老去,贴地飞行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生活的重力早晚会重新掌控生活,但在这之前,我听从星辰大海的召唤!
对于徐霞客这样有爹可拼的人而言,他从来就不用担心生活的重力掌控生活。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一穷二白还依旧爱做梦的人而言,我们很难做到凌驾于生活。
2016年的春天,我跟小兵穿过国贸鳞次梓比的高楼,最终选择了一家小面馆。他忍受不了这家店的价格,一碗15块的面,居然只有这么一点!他叹一口气,无比深情地怀念那晚三块五的面。我知道,他不属于这里。
我跟他说,你想去的地方,其实正是我离开的地方。我来自山野,漂泊在这座城市,我同样喜欢这种奇异的漂泊感。在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环境里,我能感觉到我存在。我在做我自己,同时我在静静地观察自己、观察这个世界。
一方面,我对这个世界依旧充满可怕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我必须要服从于生活的重力。但这种服从,给了我观察这个世界的角度,我从来没有放弃我生活的态度。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漂泊,我常常有一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感觉。这是我的生活状态,也是我的生存方式。我的内心深处,也有我自己的涛声。
这个世界给了我们一些可能性,我们再也不用被四书五经捆绑,被道德捆绑,被政治和乡愿捆绑,只有一点点光亮透过来,我们就出于本能去抓住它。我们都试图在自己的果壳里,做一个无限空间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