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http://blog.csdn.net/qq_23547831/article/details/41693807
Activity生命周期
在系统中的Activity被一个Activity栈所管理。当一个新的Activity启动时,将被放置到栈顶,成为运行中的Activity,前一个Activity保留在栈中,不再放到前台,直到新的Activity退出为止。
一、Activity有四种本质区别的状态:
1.在屏幕的前台(Activity栈顶),叫做活动状态或者运行状态(active or running);
2.如果一个Activity失去焦点,但是依然可见(一个新的非全屏的Activity或者一个透明的Activity被放置在栈顶),叫做暂停状态(Paused)。一个暂停状态的Activity依然保持活力(保持所有的状态,成员信息,和窗口管理器保持连接),但是在系统内存极端低下的时候将被杀掉。
3.如果一个Activity被另外的Activity完全覆盖掉,叫做停止状态(Stopped)。它依然保持所有状态和成员信息,但是它不再可见,所以它的窗口被隐藏,当系统内存需要被用在其他地方的时候,Stopped的Activity将被杀掉。
4.如果一个Activity是Paused或者Stopped状态,系统可以将该Activity从内存中删除,Android系统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删除,要么要求该Activity结束,要么直接杀掉它的进程。当该Activity再次显示给用户时,它必须重新开始和重置前面的状态。
二、
在上图中,Activity有三个关键的循环:
1.整个的生命周期,从onCreate(Bundle)开始到onDestroy()结束。Activity在onCreate()设置所有的“全局”状态,在onDestory()释放所有的资源。例如:某个Activity有一个在后台运行的线程,用于从网络下载数据,则该Activity可以在onCreate()中创建线程,在onDestory()中停止线程。
2.可见的生命周期,从onStart()开始到onStop()结束。在这段时间,可以看到Activity在屏幕上,尽管有可能不在前台,不能和用户交互。在这两个接口之间,需要保持显示给用户的UI数据和资源等,例如:可以在onStart中注册一个IntentReceiver来监听数据变化导致UI的变动,当不再需要显示时候,可以在onStop()中注销它。onStart(),onStop()都可以被多次调用,因为Activity随时可以在可见和隐藏之间转换。
3.前台的生命周期,从onResume()开始到onPause()结束。在这段时间里,该Activity处于所有Activity的最前面,和用户进行交互。Activity可以经常性地在resumed和paused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当设备准备休眠时,当一个Activity处理结果被分发时,当一个新的Intent被分发时。所以在这些接口方法中的代码应该属于非常轻量级的。
可以从三个阶段关注Activity的生命周期:
Ø整个的生命周期,指的是onCreate(Bundle)和onDestroy()之间过程。Activity在onCreate()设置所有的“全局”状态,在onDestroy()释放所有的资源。
Ø可见的生命周期,指的是onStart()和onStop()之间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可以看到Activity在屏幕上,尽管有可能不在前台,不能和用户交互。在这两个接口之间,需要保持显示给用户的UI数据和资源等。onStart(),onStop()都可以被多次调用,因为Activity随时可以在可见和隐藏之间转换。
Ø前台的生命周期,指的是onResume()和onPause()之间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该Activity处于所有 Activity的最上面,获得了用户焦点。Activity可以经常性地在RESUMED和PAUSED状态之间切换,所以在这些接口方法中的代码应该属于非常轻量级的,避免低效的转换而让用户有等待的感觉。
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个典型的场景:
1) Activity从被装载到运行。则执行顺序为:onCreate()->onStart()->onResume();
这是个典型过程,发生在Activity被系统装载运行时。
2) Activity从运行到暂停,再到继续回到运行。执行顺序为:onPause()->onResume();
这个过程发生在Activity被别的Activity遮住了部分UI,失去了用户焦点,另外那个Activity退出之后,这个Activity再次重新获得运行。这个过程中该Activity的实例是一直存在。
3) Activity从运行到停止。执行顺序为:onPause()->onStop();
这个过程发生在Activity的UI完全被别的Activity遮住了,当然也失去了用户焦点。这个过程中Activity的实例仍然存在。比如,当Activity正在运行时,按HOME键,该Activity就会被执行这个过程。
4) Activity从停止到运行。执行顺序为:onRestart()->onStart()->onResume();
处于STOPPED状态并且实例仍然存在的Activity,再次被系统运行时,执行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是3的逆过程,只是要先执行onRestart()而重新获得执行。
5) Activity从运行到销毁。执行顺序为:onPause()->onStop()->onDestroy();
这个过程发生在Activity完全停掉并被销毁了,所以该Activity的实例也就不存在了。比如,当Activity正在运行时,按BACK键,该Activity就会被执行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可看作是1的逆过程。
6) 被清除出内存的Activity重新运行。执行顺序为:onCreate()->onStart()->onResume();
这个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并不会知道这个过程的发生,看起来如同1的执行顺序,不同的是如果保存有系统被清除出内出时的信息,会在调用onCreate()时,系统以参数的形式给出,而1中onCreate()的参数为null。
四、下面阐述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1) 单个A Activity启动回调流程
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2) 当用户按下home键时
onPause
onStop
(3) 当用户再次回到原Activity时
onRestart
onStart
onResume
(4) 在A Activity的基础上,打开新的B Activity,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B Activity的大小和透明度
a. B Activity完全覆盖A Activity,并且B Activity是不透明的:
A Activity: onPause
B Activity: onCreate --> on Start --> onResume
A Activity : onStop
b. B Activity因为尺寸小没有完全覆盖A Activity,或者B Activity是透明的, 此时A Activity的onStop方法是不会被执行的
A Activity: onPause
B Activity: onCreate --> on Start --> onResume
(5) 当用户按back键时
onPause
onStop
onDe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