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1张图片

“序言:一直关注我们公众号的读者提出,井田公众号长期采访的都是一些青年创业者,难道就没有青年接班人?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不乏捉住机遇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而这个群体普遍年龄已过六旬,毫无疑问,近年是我国民营企业交接班的关键时刻。这期专访,请随笔者走近小榄公饭店二代掌舵人刘毅中,了解一下餐饮行业的接班模式。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2张图片

刘毅中

小榄公饭店二代掌舵人

文/梁嘉

编辑/陈丽丽

Section 1 接班之道

梁:如今很多媒体都将眼球放在民营企业二代接班的这个主题上,请问你是怎么理解“接班”这件事的呢?

刘:说句最真实的玩笑话,“接班”做得好会被认为是应该的,有盈利增长是必须的,而亏本就会被认为是“败家仔(粤语)”。近期我参加了中山市工商联组织的中山新企联协会,目前协会有两百多个会员,都是一些中山的二代接班人。大家的“苦况”都差不多,所以我们会经常在一起交流。

梁:社会上对“富二代”这个头衔普遍带有贬义,你个人对此有什么看法?会排斥么?

首先我们得抱着平常心从字面上去理解,“富二代”也就是泛指富人的孩子。按照“二八定律”,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多数的人聚焦少数的得益群体不难理解,而这个小数群体里面有个别负面案例被放大传播也是很符合“大众需求”的。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3张图片

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并不排斥别人给我戴“富二代”的帽子。自从工作后,才切身体会到很多东西都是得来不易的,可想而知父辈是付出了多少心血,才累计下来财富。换个角度去思考,“富二代”这个帽子时刻提醒着我们,是因为有了上一辈的累积,才有如今的我们。我们需要承接的不仅是资产或者平台,更多的是他们的精神。

梁:不乏企业二代都会带着资本,选择自行创业,你当时从英国学成归国怎么会想到直接接管家族企业呢?

我是家里的长子,从小到大都被灌输接班这个概念。去英国留学之前曾与我父亲对话,他给了我两个貌似“民主”的选择:要不现在就直接接班,要不留学回国后接班。留学期间,为了锻炼我的独立能力,家里除了提供学费外,其他生活费还有来回机票等都是由我课余打工赚得。回国后更是如此,开玩笑说,我哪来的钱创业阿?!

这些年我身边不时也会有很不错的项目可以去投资,但是我爸还是一如既往地嘱咐我:靠自己!那意味着我得通过收工资,先累积资本再作投资,成败都得自己买单。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4张图片

梁:你接班的模式是从基层做起还是直接“空降”?

刘:我是在2011年直接“空降”在集团公司里最小的一家分店,安排了一个师傅带了我三个月时间,然后我就全权接管了那家店了。我接管了最小的店一年,总体业绩还不错,顾客认可度也算高,然后我就带着这份“成绩单”去接管集团公司里比较大的分店了,也就是现在的“小榄公饭店”。值得自豪的是接管迄今,饭店的业绩还是很可观的。

梁:作为“海归接班”有没有明显“水土不服”?

刘:作为海归接班,的确有明显的水土不服。我研究生修读的是酒店管理,当时在国外研究的案例是希尔顿酒店和洲际酒店等全球连锁大牌,回国后完全无法套用。中国的餐饮市场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基本什么都得从头摸索学习。这个时候“空杯心态”很重要,不要以为喝过几口“洋墨水”就很牛。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5张图片

梁:企业里面或许有很多员工是曾与你父辈一起打江山的,在你接班之时,与这些功臣们共事会有困难吗?

刘:2012年刚拿了点“成绩”接管饭店的时候我恨不得把“老臣子”们都清理干净,尤其是那群有20年资历的员工,根本无法沟通。对于这个想法,我父母是坚持反对的。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而作为公司“新血”我不可能按照老套路走,毕竟时代在变迁,运营方法也应有所改变去迎合市场需求。不过相处久了,老臣子们用行动让我信服“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当各自都放下姿态不作防备,学着去欣赏对方,同心同力并不是难事。当然,在这件事上,时间也润滑了很多有棱角的问题。在此建议强势接班的朋友悠着点,事缓则圆。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6张图片

Section 2 运营思路

梁:你的经营理念与父辈的经营理念会有分歧吗?

刘:我一直很感恩父母,当他们让我接班的时候,是真的完全放权给我去作主。我是可以实际规划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选择用什么人,怎么用等等。我身边有很多“挂名接班”的案例,“太上老君”们还在“垂帘听政”,这样给接班增加了很大一定程度的困难。因为他们的绝对放权,所以在经营思路上目前都是按我的想法去做,没有机会产生分歧。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7张图片

梁:未来五年,你对小榄公饭店的发展有什么规划呢?

刘:我希望可以在稳定现有店面的情况下,发展子品牌。例如:专门做肠粉的店又或者是专门做菠萝包的店。子品牌会侧重于:店面小而精,产品单一化、标准化,制作流程化。就好像中山人都知道石歧佬乳鸽饭店前不久也推出了只卖乳鸽的子品牌,叫鸽少爷

梁:在国外,有很多连锁餐饮品牌,你认为中餐适合连锁经营吗?

刘:中餐最难做到的是出品标准化和流程化,如果能攻克下来,连锁经营也不会是难题。最近我有关注到大董烤鸭,现在也推出了大董鸭子品牌,做的是类似Burger King类别的鸭肉汉堡,才22块人民币一个鸭肉汉堡,还能自选芝士。其实中菜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还是看运营者如何制定标准发挥,把产品标准化和流程化给做精确了。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8张图片

Section 3 生意与生活

梁:你一天的时间大概是怎么规划的?如何在家庭和事业的上找到时间分配的平衡点?

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可以做到给事业与家庭分配的时间各占一半吧!早上如常上班,晚上可以陪陪孩子。事业上不求激进,但求稳步发展。我不想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也不想错过参加家长会之类的活动。平衡点这种东西还是很难把控的,我也在慢慢摸索。虽然现在要是店里晚上有大型的酒席,我还是忍不住会亲自到现场把关。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9张图片

梁:你已经是父亲了,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有什么有别于你父母的变革?

刘: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父辈们对我的教育方法相差不大。我并不推崇常规中式教育中的“听话”二字,我更希望小孩可以自由发挥,健康成长。当然,日后对社会有所贡献那就更好了。

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_第10张图片

在对小孩教育方面我常和朋友们分享一个小事例:在美国有一个8岁的小男生,流了一头及腰长发。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很多可怕的嘲笑,甚至是欺凌。孩子们管他叫小女孩,成年人对他的做法感到不解,甚至他的教练和一些亲友还要出钱让他把长发剪掉。每当遇到别人的不解或耻笑,他都会很耐心向别人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结果他用两年半时间留了长度超过10英寸(约25厘米)的马尾,剪了下来送给儿童医院患有癌症的小朋友。

孩子们有自己思维的逻辑,我们应该尊重。

梁: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读者们对“二代接班”有一个新的理解。

【本文为井田商学院原创】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家专访 | 食在广东,美味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