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究竟是表达还是交流?

摘要:在这个web2.0、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的时代,分辨作者的动机——是要表达还是交流——尤为重要,因为这有利于读者决定自己的反应,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如今在互联网上写博客、参与论坛讨论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中心化、权威化的web1.0时代也跑步迈进去中心化、分布式的web2.0时代。在这个时代,每个人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此从每个人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从个人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更为合适(所以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既然作者是契机,那么分析作品背后作者的动机——不仅仅是作品的思想而是作者为什么要公开发表作品——变得很有必要,因为读者必须借此决定以何种态度和作者互动;这些“烦恼”在中心化的时代是没太大必要的,因为读者和作者交流的机会很少,读者更多的是在被动地接受。事实上,除了文字的交流,语言的交流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极端的可以把作者的动机区分为表达和交流。作者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感悟;在传统的出版时代有编辑来判断这些内容是否对读者有价值(进而有商业价值),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编辑角色的缺失,虽然作者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内容也不免越来越个人化,实际上把编辑的角色转移到了读者身上——读者必须自行判断作品是否对自己有价值。除了内容方面的要求,因为读者有更多和作者互动的机会,读者还需要判断以何种态度回应作者。表达更多是中心化的行为,当作者只是希望表达自己时,他并不特别期待有具体的关于内容的回应,更多的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或者说作者对于内容已经心满意足,对于读者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好为人师的态度。与此相反,交流在表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原有作品的内容只是一个契机,如同抛砖引玉,他在期待读者在内容上的回应——不管是赞同、反对还是补充,他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读者是一种虚心请教至少是平等的态度。

当读者不能很清楚判断作者的意图时,往往会产生误会或者不愉快。比如某著名动漫评论视频节目在其中一期专门针对某些观众关于情感方面的咨询做出了公开回应,声明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意图,换言之观众可以对视频内容、动漫相关进行讨论、作者也会偶尔加入自己的观点,但至少关于评论中涉及的情感方面,作者只希望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希望(至少不期待)观众的回应;简单点说就是作者说“我被这部作品感动了,我从中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如果某位观众回应说“我和父母的关系不和,应该怎么办”,作者会感到很困扰。我个人对作者这种公开回应表示支持,但不支持公开这些观众的回应内容——个人化的信息应该私下回复,否则对这些观众的感情伤害太大。推而广之,人到了某个年龄、和周围的人接触多了,就会开始讨厌那些对所有人都很温柔的人(作者),因为他们的温柔给了自己(读者)期待,幻想着自己对这些人是特殊的、自己的所有回应都能得到满足,然而一旦敞开心扉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误会,伤害了自己的感情也给对方带来困扰;“自顾自的对别人抱有期待,然后自顾自的对别人失望”、给自己的黑历史添上一笔,然而这能全怪作者吗,也要怪作为读者的自己没有事先洞察作者的意图。

如何判断作者的意图很困难。事实上有时候作者都难以判断自己的意图,因为很多都是发生在潜意识层次;而且不能绝对的说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或者交流,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混合,只是两者的比例不同。为了避免误会,有时甚至要求读者去了解连作者都不了解的作者的潜意识,读者不会读心术,难度可想而知。我阅历尚浅,只能在这里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首先是作为读者,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感觉,这大概是应对潜意识的最好办法:小孩子都能判断出谁对自己好、和谁亲近,我们也能从作者的文字、表达中感受到作者的态度和诚意。其次是作为作者,应该清楚的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比如上文的例子):不管是否希望得到回应、希望在哪方面得到回应,最好能写出来,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毕竟一切全因作者的作品而起,作者也应对此负责。最后不管是作为读者还是作者,遗憾的是,最实际的方法还是不断尝试:当作为作者的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想要得到回应时,认真体会你看到别人回应的感觉——是幸福愉悦还是有压力或者根本不在乎;当作为读者的你不知道作者是否希望得到回应时,不妨首先做一些关于内容本身的评论投石问路,看看作者的反应,然后据此逐渐深入或者及时收手——其实任何与别人的交流都是这样。所以,虽然误会、“黑历史”难以完全避免,但随着经验和阅历的积累,总会越来越熟练。

需要注意的是,当读者把自己的评论发表后,读者本身也成了作者,是否希望得到原作者和其他读者的回应,以上的道理同样适用。

回应的具体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只是希望表达自己的作者,他们渴求的只是关注,对于他们只需要不停地点赞、转发就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了,千万别停下来,否则就会感到无尽的空虚;对于那些希望交流的的作者,与大量的“mark”、“赞”以及不断攀升的访问量和转发数形成鲜明对比的、寥寥无几的、有内容的评论只能是巨大的感情伤害,是比理性的反对更大的伤害。这里不得不举国外博客的例子,美国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博客,在注重个人表达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彼此思想的交流,很多帖子下面的回复甚至比原帖子还长、还深刻,这些博客已经不仅仅属于原作者本人,而是属于所有参与者,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共享和创造。这些例子不仅树立了交流的典范,而且大概也揭示了即使没有物质上的补偿,他们仍愿意付费将自己的博客维持下去的原因——对他们来说这里是精神的家,写博客、引发讨论、补充完善自己如同呼吸一样已经成为本能。

其实道理谁都懂,关键看能不能做到。我觉得既然作者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一部分自己的内心展示出来,本身已经难能可贵;读者应该珍惜这种真诚,用自己的真诚来回报作者——这大概就是“以心换心”。我也明白如今社会浮躁、人心功利,不少人只是为了个人品牌化营销、混个脸熟然后“操纵”读者——这未免太小看读者的能力了,即使一时被伪装所惑,时间也将成为最好的检验。最终世界、他人是什么样子,很大程度还是取决于自己的信仰,毕竟believing is seeing。我相信这是一个真诚主导的世界,而且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那么作为读者的你有没有一些美好的误会呢?作为作者的你是否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发表作品呢?你是否有类似的经验和感悟?欢迎讨论分享(看,我做到了哦)!

交流,意图,表达,互动,作者,读者,经验,真诚,潜意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想要的究竟是表达还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