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宋词

    从2017年11月中旬开始着手钢笔抄写《宋词三百首》,中途因浮躁及惰性时断时续,至2018年4月14日抄写完毕。

    喜欢宋词,记得还是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女时代开始的,那时候多喜欢婉约派的宋词,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宋词给我的感觉总像是一个温柔的女子在低吟浅唱着刻骨的忧伤,眉眼间都是不敢触碰的惆怅……读了太多这样的宋词,可能也就是造成我今后性格比较感性的原因之一吧。等再长一点年龄,再读宋词,发现它的精炼是所有的文体都不可比拟的,如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营造出一个完整的让人无限遐想的故事,“寂寞沙洲冷”“凄凄惨惨戚戚”“人生自是有情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走进宋词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宋词严格来讲是从唐诗发展而来的,清吴之振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宋诗钞.序》)肯定宋词有其“变化”和“自得”,但有不同于唐诗严格的平仄之律,宋词自有已创造好的词牌名,如清平乐,浣溪沙,雨霖铃等,我们只是按照词牌名填词即可。当然文学功底深厚一点的爱好者也可按平仄之律的要求填词会更有韵味点。

  宋词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造就出不同的词风,大致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北宋前期文人词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多多承晚唐五代词风,善于即景抒情,颇饶韵致。柳永失意无聊,留恋坊曲,善学民间语言和音乐,多写市民生活和羁旅行役之情。汴京沦陷,宋廷南渡之时,词坛随时代而剧变,出现了大批感怀故国和抗战杀敌之作,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我想也只有经历过那么多的磨难与苦痛,见证过那么多的悲欢离合的人才能写出这些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佳作吧!

走进宋词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小说读的是别人的故事,读词读的才是自己的情愫。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吹个不停。不愿听雨不愿听风,我有酒有故事但却没有你…喝点小酒,酣睡一夜但醒后还是有消不掉想你的酒意。无聊至极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是雨歇风停了吗?可她也是一付慵懒的不想多说话的态度。唉,知道吗?与谁说?应该是红花正艳,绿叶相衬,可一切都乱了 乱了!(风烟俱尽拙解)

走进宋词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

  伫椅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细细的春风迎面吹来,无奈的我杵立在高楼上极目远望,道不尽的愁思弥漫天际。从清晨站到夕阳斜照,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可音乐响起拿起酒杯时还是觉着少了你什么都不是滋味啊。尽管我们渐行渐远渐无书,可喜欢的始终是喜欢的,为了你我宁愿一身憔悴也从不会觉着懊悔!(风烟俱尽拙解)

走进宋词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翔。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也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的时候轻狂到天天与你追欢遂笑,以为这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等到中年,为了生计四处漂泊,触景伤情,偶尔还是会想起年轻时候你的模样;淅淅沥沥的雨一直在阶前下个不停,摸着两鬓间的白发,即就是再孤独寂寞,也不愿也不敢想你,因为我再也不是那个归来时的翩翩少年!(风烟俱尽拙解)

走进宋词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进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