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是启航也是靠岸

上周六参加了L2中段检视,检视前小组讨论后将L2前半段的学习收获总结为“终于醒了、上岸了”。检视后指导教练让我们重新思考下一阶段目标,同学们当即纷纷作了分享,都给出了清晰和明确的学习计划,而我还停留在“如何才能践行真正意义上的‘醒了、上岸了’,让知行合一浑然天成?”的思考。

这缘起一次“伤人”与一次“被伤”的经历。前面一年多都在探讨如何修炼“共情、共舞”而不得破局,陷入了迷茫与焦灼中。“被伤”后花了两周对“被伤过程”进行了“解剖”实验,当我看到《非暴力沟通》中的四个精髓时,“共情、共舞”的困惑就像开关一样咔嚓一下被打开了,“同频共振”的秘笈在此。于是,“伤人”后留下的创伤就这样在“被伤”后奇迹般疗癒。分享一下让我找到疗癒开关的几点发现。

一、有效沟通的四要素:

1、我看见,即不带评论的观察。

2、我感觉,即说出内在感受。

3、我需要,即说出内在的需求。

4、你可不可以,即给予具体的请求

二、区分“观察VS评论”。

观察,也即事实,就像一部录像机,只是如实的将事实经过记录下来,将事情的原本经过完整的呈现出来,是客观的存在。接收方没得逃避,不容易引起情绪对抗。

评论,也即观点,是带着某种观点的评说,是主观评价。若接收方的观点不一致,容易产生情绪对抗。

比如,在日常中,有时我们会说某某有强迫症,这就是一种主观评价,是在给对方贴标签。若我们说某某对提交的方案排版会反复核对一两个小时,这就一种观察,是客观事实。

现实中,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常习惯性的把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和看法与这件事情的客观事实混为一谈,然后就会引发我们内在的痛苦以及错误的语言表达。因此,修炼方向是,说话的时候,先Hold住自己,不要条件反射式的马上评价,而要去觉察我想说的这句话是事宜还是观点。

三、区分“想法VS感受”。

想法,是指考虑办法、设法;意见,看法;有时又表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包含的是我们大脑里的一种观点或看法;

感受,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在感受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即可以包含特定的情感体验因素,也可以包含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素。感受以感觉为基础,感受的结果是以知觉的形式体现出来。

举个例子。上周末参加L2中段检视,然后接下来的一周每晚又忙到九点以后,没能陪到孩子,昨天一回到去,儿子跑过来说“妈妈,那么久没陪我们,以为你只记得工作都忘记我们了!”。我感受到了儿子这句话带着责怪和不满等情绪,赶紧的,给了儿子一个拥抱,摸摸他的头安抚着,接着问女儿:

“姑娘,你呢?”

“虽然妈妈你上周没回来,但我知道你是因为去上课了,周末我们不用上课可以休息,可是你却不能,你更累,原来有点失落的,后来都没有了,只想着你忙完了这星期能回来。”

看得出,我儿子的表达是一种想法,他认为我最近没时间陪他是一种“忽略或不爱的表现”,他没有表达出具体的感受和需求,留给我自己去猜,答案可能有很多种。而我女儿的表达是一种感受和需求,她的感受是“失落的”,她的需求是希望我“这星期能回来”,瞬间,与她的距离就拉近了,我知道要去填补她原本失落的心和渴望被陪伴的期待。

四、将情绪转移到需求上的两个好问题:

1、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的需求是什么?

2、那我的需求是什么?

“需要被知道,危机便化解”。延伸上面的例子,儿子没有表达出具体的感受和需求,他的话语让我感受到责怪和不满,当即条件反射式的情绪是“这小家伙不理解我”,这种情绪也是一种评价,我要如何才能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客观地发现他的真正需求呢?用上述的第一个问题,问问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亲子关系沟通如此、亲密关系沟通如此、工作中与同事沟通如此,教练过程中的沟通和学习过程中的互相点评亦如此。比如,“我看见”用在帮助对方有效区分和发现盲点,“我感觉”和“我需要”用于给予对方当下的沟通反馈,用自己的感受帮助对方照镜子,“你可不可以”用于委婉地提出请求,如对对方行动计划落地的确认与跟进。

“可以慢,但不可以停”。很喜欢ICF国际教练协会MCC大师吴咏怡女士的这句话。教练技术精髓的学习和提炼是一个漫长而愉悦的旅程,不只是技能的提升,还有心灵的丰盈,生活的多彩,灵魂的升华,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丽风景,每一个环节的突破都是自己难得的一次蜕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确立了方向,就坚定地前行,尽管每个人选择的成长之路可能不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扬帆,是启航也是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