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读后感

作者法国人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是和伏尔泰、卢梭、居里夫妇、雨果等法国历史杰出人物一同被供奉在巴黎先贤祠的作家。他同时也是位诗人、飞行员,二战期间1944年他44岁的时候,作为飞行员执行侦查任务时失踪。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出身豪门,热爱飞行,遭遇过几次飞机失事大难不死,曾经挥金如土,四处留情,二战时也积极谋求重返战场,屡遭拒绝不气馁,直到拿到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的特批,才前往北非战场,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离奇失踪,在2008年被证实是被德国飞行员击落。

他的著名作品还有《夜航》《人的大地》都描写飞行生活,应该值得一读。但最著名的还是《小王子》,号称从出版至今销量仅次于钦定版英文《圣经》和狄更斯的《双城记》,迄今已被译为250多种语言,中文版本在2000年后都有上百个版本。我看的是李继宏译的,因为看他译的《追风筝的人》觉的还不错。

不知安托万写这本书时是不是写给儿童的,但真的语言简单的连学前的儿童都能理解,对大人来说又有很多费琢磨的地方,按译者的话“如此丰富的信息和如此深刻的思想”蕴藏在极其朴素、纯净、简单的语言中,“这种大巧若愚、返璞归真的写作技术是非常罕见的”。他写小王子的话好像真的是一个儿童的视角看待成人的世界,对于一个非职业儿童文学作者,在他写作时43岁的年纪来说挺不容易。故事也充满幻想,离奇怪诞,什么一天能看44次日出日落,每天不停的点灯灭灯的掌灯人,能保持那奇思妙想的头脑一定有颗天真的童心。我在给4岁的女儿读这本书,心里有点疑惑她能理解多少,到现在读了22/26章,但至少她一直要求读下去。

照导读的点拨,小王子访问的6颗小行星遇见的各色人,都反应了成人世界的权欲熏心、爱慕虚荣、颓废贪杯等等--过于关注外在的东西,从而丧失了内心的安宁和快乐。“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的红砖房,窗台有天竺葵,屋顶有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房子是什么样的,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成人的世界确实是这样的,新认识一个人也许场合不一样,但总是要确认这个人有多有钱、多有名,好像才在自己的坐标系里找到TA的位置。就像最近看李开复的自述,在得重病之前,他是以每一项活动能带来多少影响力来决定优先级的,在得了绝症之后才醒悟,这样的所谓影响力其实也是多么虚幻。也许那就是那个物质的世界,世俗的世界得以运转的原动力,只不过我们不愿意承认。另一个观点,《小王子》历久不衰的广受欢迎,凭借的并非对荒谬成人世界的抨击,而是它在小说中所持的存在主义立场。比如狐狸说,本来我对你只是普通的狐狸,和其他的狐狸没区别,你对我来说也只是普通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也没区别,但如果你驯化了我,我们彼此需要,你对我来说就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对彼此就都有了意义。这种存在先于本质,人生的价值意义必须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活动创造出来,正是存在主义的核心命题。 还有“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也可视为极富东方禅宗意蕴的存在主义。

孩子的眼睛在开化之前是最不功利的,他们所关注的不是效率、结果、物质的得失,而是过程的体验、当下的情绪,像书里说的“没有大人会明白这是多么的重要”,也许大人可以向小孩子学习,关注一些好像微不足道的事情,理解花儿为什么长刺,理解羊儿和玫瑰花之间的战争,也许有一天会发现,每天忙忙碌碌的事情,不去忙也没什么大不了,停下来听听孩子说话,听听自己内心的话,反倒会找到真正快乐的源泉。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王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