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只愿找回自我

美的沉思:只愿找回自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开车路上听完了蒋勋老师的《美的沉思》,这部在台湾IC之音上结集播放的节目,主要分为“美的曙光”,“生活之美”和“身体之美”,用一集二十来分钟的时间来讨论生活与美学的种种,质朴却富有启迪性的语言,加之老师温润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几乎使得上下班路上偶尔的堵车也成为一种享受。

时下感悟人生的作品很多,作者动不动就加之“心灵导师”的名号,而所说的所谓金句也无一不是在乍看之下的夺人眼球之后很快归于经典废话的行列。 人们期待用一两句话来迅速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达到理想的目标,而当此种理论素养达到满溢之后却又一次次的在现实世界里迷失。可见能改变人的不是这些金句话语,而是生活本身。蒋勋老师的讲座则不同,相比于一个趾高气昂的教授者,他更像是一个虔诚的布道者,在讲座中结合生活经历讲述着自己对于美和美学的认识。丝毫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听众身上,而是在给出观点之后加以思考和体会的空间,让人们自然而然的去理解,观察,传播,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和生活。而相比于直接给出的定理公式而言,这一份发自自我的主动感知显得更为真实而鲜活。

康德说,美是无目的的快乐。我想在这一系列的讲座中,蒋勋老师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点。在“美的曙光”里,他介绍了埃及,印度与希腊社会古典美学的特征和差异性,并一一映射到当今社会里,人们对于美的态度的发展和演变。在“生活美学”里,他强调生活里的慢节奏对于当代社会的调和和补充,从做饭,品茶和洗衣服的琐事入手,让心灵得到放松。在“身体美学”里,他又从美学的角度讲解了五官的官能所带来的不同体验和不同文化背景下身体的静止和运动之美。而这三部分最终在更为和谐共生的大背景下拼接成了关于美学的全新价值观。

尊重个体差异并承认每一种独立生存状态的价值,我想这是蒋勋老师讲座中一以贯之的核心观点。从对于《细说红楼梦》中小人物的关注和解读,到《孤独六讲》里对于每一份孤独感的剖析和引申拓展,再到《美的沉思》里对于生活各个细小方面的咀嚼消化,在他的眼中世间万物有着许多不同的层次,而每一个层次里都有着无限发掘的可能状态。而其中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在无数种观念思潮过去之后,依旧能够静下心来做回自己。


文|希童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的沉思:只愿找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