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测》读书笔记A

《超预测》读书笔记A_第1张图片

导言:超预测不是迷信,是一种科学,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品质,以及少部分预测的小窍门。

第一章,乐观的怀疑论者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需要预测:我们的决定是以我们对未来的展望为依据的。这样的展望即是预测

1.关于黑猩猩的笑话:专家

(1) 专家预测的平均准确度大致和掷飞镖的黑猩猩相当,

在仅需一年时间即可验证的超短期问题上,专家最容易做出准确判断,当他们试图预测更长时间之后的事件时,准确性就会下降,在3~5年的问题上,水平接近于掷飞镖的黑猩猩。

(2)旧的预测就像过时的新闻,很快被人遗忘。

(3)评论家们有一项无可否认的才能,那就是怀着坚定的信念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就足够了。

2.怀疑论者:可预测性的局限性

(1)混沌理论:在大气这样的非线性系统中,初始条件的细小变动,可能膨胀为巨大变化。

(2)当今科学家的知识远远多于100年前的同行们,拥有的数据处理能力也远胜于后者,可是对完美的可预测性的前景的信心却小得多。原因在于前者认为未来像钟表可以用公式计算,儿后者认为未来有的像云(即使我们知道所有关于云的形成原理的知识,也无法预测特定的云将呈现什么形状。我们只能等着瞧。)

(3)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一个近乎软弱无能的人的行为可能对世界产生连锁效应,每个人因此而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蝴蝶效益。

(4)在这样一个世界,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深刻洞悉未来的观点会使人误入歧途。

3.乐观主义者:可预测的事情

(1)某事物的可预测性如何,取决于三个因素:我们想要预测的内容,预测的时间远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进行预测。(例如,你能预测到你明天早上几点上班以及做什么)

(2)我们生活的世界像钟表又像云。我们还可以把它比喻为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

(3)我们要预测的对象时间越遥远,事实就越难以看清,总体上说,这是正确的。(例外:如股票长期预测反而是科学的)

(4)除了物理定律,其他恒久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要将可预测性与不可预测性区分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者说完全做不到

(5)天气预测的原理:先预测,接着评估准确性,最后修正模型。周而复始。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渐进提高过程,它说明了天气预报靠谱但改进过程缓慢的原因。

(6)预测提升方法:一是树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即准确性;二是制定严格的评估方法在

预测前要确定预测的目标,预测目标的不同会导致我们对预测的态度不一样,比如娱

乐大众的预测,抚慰心灵的预测,政治议题的预测。

3.关于预测的预测:预测学将来怎么再进步

(1)多数情况下,统计算法(计算机)击败主观判断,如果你有被证明有效的统计算法,就用它吧,但是,因为我们很少恰好遇到解决眼前问题的有效算法,所有主观预测依然是主要的。

(2)即使计算机的能力正在飞速提升,思想这片空间将始终是人类的主观判断的私有领地(计算机只能根据已有的数据分析,而不会新的产生思想)。未来我们必须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预测与主观判断结合起来(人类也有生理缺陷比如情感)。

第二章:知识的错觉(这章重在举例,并无实际干货)

我们都是过快下结论,却过慢改变结论

1.盲人辨色

(1)病态自信心:罗马皇帝的医生盖伦:“我,只有我,才是揭示医学真理的人。”,那些狂热地争论各种治疗手段和理论的价值的医生“就像是盲人争辩彩虹的颜色”。

(2)为了取得进步,我们要认识到无知和怀疑的存在,这是硬道理。因为我们一旦怀疑,就会转向新的方向,开拓新的思路。科学发展的速度不仅仅是观察事物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试验对象的速度。

2.让医学接受试验

(1)随机对照试验:解决方案在于统计法:如果参加试验的人员数量足够多,那么将人员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意味着无论他们存在什么样的差异,都可以被抵消。

(2)非控制实验:

3.思考之思考:《思考快与慢》

(1)第一系统不为人熟知。这片区域属于无意识感知和认知活动,第二系统是我们熟悉的思维领域,它由我们选择的所有关注点构成。第一系统产生答案,由第二系统验证。

(3)我们天生倾向于抓住第一个貌似合理的解释,然后愉快地搜集支持这个解释的证据,却不会去验证其可靠性。

4.诱惑与转换:思维陷阱

(1)性状替代:我们在面对难题时,经常偷偷摸摸地用容易的问题替换它。(第一思维系统发作的)

(2)第一系统思维,第一视角,这种视角是主观的,每个人具有独一无二的视角(根据收经历,受教育等不同)。

5.眨眨眼,想一下:将第一思维系统的结果用第二思维系统验证

(1)模式识别:人们可以通过训练或从经验中编辑模式,转换成复杂的细节,大量存放在记忆深处。例如,国际象棋高手大脑能记下5万~10万步棋。如果某事物不符合模式,例如厨房火灾散发的热量超出应有的范围,合格的专家能够立刻感知。(经过训练将具体的动作放到第一思维系统中去)

(2)与股票经纪人的直觉相比,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相信经验丰富的消防队长关于房屋稳定性的直觉判断,或者是护士对婴儿的直觉。(因为一般预测特定股票走势的特定信息,基本从来没有过,而消防员,护士,对自己职业内所做事情的直觉有过特定细节信息的输入,反而准确)

(3)对严谨的事情,第一系统产出结果后,用第二系统反复验证。

第三章 超预测是可以衡量的:

一个预测不能有任何模糊性,才能判断是否准确

1.大毁灭即将到来:鼻尖视角的例子

一个简单的鼻尖视角的例子(略);

2.判断之判断:预测的审核标准

(1)我们绝对不会真正知道未来形势如何变化。既然如此,预测的全部功能就是评估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百分比)

(2)当预测者不得不将“大概率”这样的词汇转换成数字时,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他们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元认知”(metacognition)。

(3)预测应当使用语意清晰的措辞和时间框架,应当使用数字,我们应该有许多预测(根据变化的信息多次更新)。

(4)布莱尔得分:布莱尔得分评估的是预测的内容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自己百度)

3.数学的含义:预测的难度

(1)从报纸上寻找旧的预测的做法很少能产生对等的比较,因为当前时代的预测师在竞赛之外很少对同一时期的同一事物的发展做出预测。(预测不同事物的难度是不一样的,你不能单纯靠一个预测的分数,比较。要比较某个人的预测水平, 应该就同一件事情,做出评分)

4.专家的政治预测:作者自己的研究项目

召集到284名态度严肃的专业人士(就是那一批预测跟黑猩猩差不多的专家),预测问题的时间框架范围从1年到5年再到10年,关注的话题也呈现多样性,都是从当日的新闻中提取出来的,有政治和经济的,也有国内国外的。

5.关于研究结果:对项目结果分析

(1)“平均”会掩盖真相:他们睡觉时脚放在烤箱里,头放在冰柜里,因为平均温度让人感觉舒服。

(2)第一组专家成绩输于大猩猩:他们的思想深受意识形态影响(比如有神论者)。他们试图强行用自己偏好的因果关系模板来理解复杂问题,不适合这些模板的问题则被视为无关的干扰因素。本书称为刺猬。

(3)第二组专家成绩优于大猩猩:这些专家从尽可能多的来源搜集大量信息,他们谈论的是可能性和概率,而不是确定性,本书称为狐狸。

(4)刺猬的大理念不会提升它的预见能力,而是使之扭曲,有色眼镜也许会提高刺猬的自信,但对准确性没有帮助

6.蜻蜓的复眼

(1)多人集体预测的结果在准确性上向来强于小组普通成员的预测,而且经常准确性惊人,和高尔顿遇到的猜测公牛体重的情形一样。

(2)数百人添砖加瓦,提供有效信息,从而创造出一个集体信息池,远比其中任何个人拥有的信息池丰富。

(3)集体预测的效果如何,取决于预测的内容是什么。由许多一无所知的人组成的集体的预测毫无价值。略知一二的人的集体预测多少有些价值,如果这些人数量足够多,就能够产生引人注目的结果。

(4)个人可以通过获取群体信息的方式利用群体智慧,但是在自己大脑内部集合信息的做法难度可能非常大(不知信息对预测的权重以及真伪)。

(5)跳出自我,真正换个视角观察现实世界,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用大量时间进行换位思考:认识到别人怎么想,别人的想到我这么想然后别人怎么想。。。)

第四章:超级预测家:准确预测靠的更多是能力而不是运气

(1)你会看到,他们改动预测的频率有多高,事后证明这些预测的准确率有多高。(由于获取了新的信息而改频率)

(2)极端化算法:用可靠的办法筛选出人群中40%预测家(用修改频率作为标准),算平均值时,加强他们的权重。

1.抗拒万有引力,但是能坚持多久?:均值回归法则。

(1)生活中大多数事情包括能力和运气,比例视情况而定。

(2)均值回归法则:多次试验预测,回归50%的程度,缓慢回归现象说明该活动的结果主要是能力导致的,”莫布森评论道,“而快速回归则是因为运气占据主导地位。

(3)有些问题直到最后一刻才因为离奇事件的出现而得出结论,而此类事件没有人可以预见到,即便是这些上帝的宠儿也同样无法预见。

第五章超级聪慧?内部视角、外部视角与其他视角

1.费米方式:将预测的问题直接因素拆分预测

(1)费米,秘诀就在于将这个问题分解为更多的问题,就像“哪些真实存在的因素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通过分解问题,可以更好地区分已知和未知信息。注意:(学习费米的做事方式要敢于犯错。也有难点,这也通常作为预测的起点)

(2)比如预测:芝加哥的钢琴数量,他将其分解为:芝加哥人口多少,芝加哥人口多少,学校、音乐厅、酒吧……有多少机构配置了钢琴?,每年给钢琴调音的次数?也许一年一次。我对这个答案颇以为然。给钢琴调音需要的时间?钢琴调音师每年平均工作时间?

2.谋杀迷案:费米方式的案例

3.从外部视角开始

(1)外部视角:即某种事物在同类中的普遍程度。外部视角用来锚定概率

(2)内部视角:后者指的是特定事例的细节。内部视角用来调整概率

(3)锚定效应:我们在做预测时,往往从某个数字开始,然后对它进行调整。这个初始数字被称为“锚”。它很重要,因为我们通常不会对其进行调整,这意味着错误的锚很容易产生错误的预测。

4.内部视角

(1)内部视角就是观察事物本身的特性,对内部视角进行合理分析,不能四面出击,吸收任何信息,然后期待灵感突现。应该有针对性、有目标,因为这是调查,不是闲庭漫步。

(2)例子:在分解阿拉法特钋中毒问题时,意识到肯定的答案有好几种可能:以色列毒杀了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内部的敌人毒杀了他;阿拉法特死后,他的遗体被钋污染,以造成中毒假象。这些假设是研究内部视角的理想框架。

5.假设与反面假设相结合

(1)现在,你已经有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了,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像大脑将两个眼球的视角融合为统一视觉。

(2)获取新视角的手段:1,其他预测者的想法,他们获得的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是什么?2,专家怎么说?3,你甚至可以训练自己来产生不同的视角。

(3)训练自己产生新的视角:研究人员发现,要求人们假设他们的初始判断是错误的,然后认真思考错误原因,接着做出新的判断,产生第二次预测,并与第一次相结合,仅仅做到这几点,就能大幅提高准确性。

(4)微调措辞:如过遇到“是否”性预测,可以试着证明反面。

6.蜻蜓式预测:多视角预测

(1)戴维•罗格对相反的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巧妙融合使这件事看起来很轻松,其实不然。(换言之,就是准确把握因素的相关性判断其视角的权重相当困难)

(2)对超级预测家而言,观念是要接受检验的假设,而不是要护卫的珍宝。

第六章超级宽客?像华尔街的数字巫师一样

蒙特卡罗模型(不知道的自己百度)

(1)判断这个信息对事态发展的相关程度,此时,数学工具只能当做辅助工具。

(2)超强的数学素养的确对超级预测家有帮助,但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从高深的数学模型中一睹未来面貌。

(3)不存在百分之百的事物。

1.第三种设定:回到“知前”状态,思维陷阱

(1)当人们说“50%”或者“五五开”时,通常意有所指:我不知道。

(2)奥巴马在决定杀本拉登,分歧的存在让他相信,这些估计值都不可靠,于是他退回到概率论理论家所说的“知前”(ignorance prior)状态(相当于在硬币抛出之前的认知状态)。这是严重的思维陷阱!

2.石器时代的概率:石器时代概率没那么重要

(1)在我们的意识中,0和100%的分量重得多,远非经济学家的数学模型所能比的。(一般人的意识里只要三种设定:发生,不发生,也许)

(2)人们将信心与能力等同起来,这使得那些判断某事发生概率居中的预测师得到的尊重更少,通常靠谱的预测都是没什么信心的

(3)反直觉天性:并不一定概率大的就一定发生。

3.信息时代的概率

20世纪科学的一项伟大成就是,证明了不确定性是现实世界中不可根除的元素。

(1)这一代科学家意识中像岩石一样坚不可摧的科学事实可能被下一代科学家的技术进步碾压成粉末。

(2)排斥确定性:不存在百分之百的事情,一切都只是概率大小问题。

4.超级不确定性

哲学家所提出的“可认知的”不确定性和“偶然遇到的”不确定性的区分方法

(1)可认知的不确定性:所谓可认知的不确定性,指的是现在还不知道但至少理论上可知的不确定性。比如预测钟表里面有多少齿轮

(2)偶然遇到的不确定性:而偶然遇到的不确定性,指的是不仅现在不知道,而且是不可知的。比如预测明天云朵的形状

(3)作者手把手教你装b:只要轻抚下巴,然后宣称,“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有73%的可能在本年度增长24%”,就能达到目的。

(4)一般人预测会以10%位修改单位,在预测时候缩短修改单位,例如为5%,多次修改(及时获取信息)

5.但是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1)天意思维:这种人在事情发生之后,常常感叹“天意”。

(2)概率思维:这种人事情发生之后,分析到发生事情的细节,发出感叹“哇,多么奇妙的运气!”

(2)概率思维和神之法则思维相互对立,预测者的素质需要前者,而不需要后者。

公众号:一只特立独行的公猪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预测》读书笔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