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8-重新认识“刻意练习”_ori

“刻意练习”是一个老话题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我是从《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里听到这个概念的,当时这一期节目我印象很深,罗胖讲“一万小时定律”毫无意义,“刻意练习”才是科学的练习方法。

当时听完这期节目后的理解是,所谓“刻意”,就是持续地做你不会做的事儿,要主动去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而“练习”,就是针对性的重复练习,把大的知识体系拆成小的模块分别去练,并大量重复。

不过时间久了,很多观念还没有理解深入就已经淡忘,恰巧最近在读万维刚老师的《万万没想到》一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才知道原来这篇文章就是罗胖那期节目的蓝本。

万维刚老师的这篇洋洋洒洒长达45页的文章,把我四散的概念重新串联起来,很是惊喜,让我不得不在看完后立刻写下这篇读书笔记。

以下进入正题:

刻意练习

万维刚老师的这篇文章,开篇就对“一万小时定律”提出了质疑,指出在一个领域成为高手的关键根本,不在于训练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训练的方法。而这套方法叫做“刻意练习”。

对于“刻意练习”,万维刚老师做了四点总结:

  • 只在“学习区”学习。
  •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 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只在“学习区”学习

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最外一层是“恐慌区”,中间一层是“学习区”,有效的学习任务必须在学习区内进行。一旦学会了某个东西,就要立即跳出舒适区,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我想,这应该是学习的最基本的规律了,但凡最近过的太舒服了,是不是应该提醒下自己,我最近是不是没在学习?

掌握套路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好比是电脑的内存,指人脑在同一时刻能够处理事情的个数,它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长期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有点类似于电脑的硬盘,它是以神经网络的形式运作,并且具有高度的结构性。

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起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它必须经过大量的重复训练,和高度的针对练习。

随时获得反馈

在有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进步之快,是实实在在的。

刻意练习不好玩

这一部分,特别提到了一本书,即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有人说,“当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最明显”,波兹曼列举了各种研究成果后,发现这一说法纯属扯淡。“51%的观众看完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几分钟后无法回忆其中的任何一则新闻……普通的电视观众只能记住电视剧中20%的信息……”

从而引出了作者对娱乐的看法,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这一部分,有一个观点比较新颖,关于基因与天赋。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同兴趣,这些被基因决定。而大师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大师足够幸运能够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而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找到。所以,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能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

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这难道不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人生意义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170628-重新认识“刻意练习”_o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