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大师黑川雅之:中国家具设计师盲目模仿明清样式,是一种病态|研习社课程笔记
原创 2017-04-15 黑川雅之 混沌研习社
法国设计浪漫活泼,德国设计讲究结构和工艺,意大利设计天马行空,东方设计强调立意。那么中国概念的设计风格应该是什么样子?4月15日,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黑川雅之来到混沌研习社和我们分享了他对于民族基因和设计风格的看法。
黑川老师说,中国设计师应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去寻求现代的、具有国际普适性的设计。
目前,中国的家具设计师盲目模仿明清样式家具,正在呈现出一种病态。这种想法和行为很不可取:对于古代的艺术品,如果你拙劣地去模仿它,绝对没有好的作品出来。
(本文根据黑川雅之4月15日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内容为全部的1/7,研习社社员登陆混沌APP<点此下载>,免费观看视频回播、万字完整笔记<次日上线>,文末可入社。)
演讲者|黑川雅之
(日本著名建筑和工业设计大师)
室内设计有两种思路:东洋和西洋。
对于建筑本身来说,不管是东洋还是西洋,都是有一个屋顶,有一个地面。不同的是内在的设计,怎么理解呢?我们看看下面这张图。
| 在整个建筑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欧洲是在不断地扩大家具设计,而日本是在不断地进行空间分割。
欧洲人在天花板和地板之间,放置很多的家具。这些家具经过不断地进化发展,有各种精美的造型。所以欧洲人进入家里是不脱鞋的,穿着鞋子进来。
日本人把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空间称作是“床”。在很久很久以前,日本的床也是指睡觉的地方,后来这个床变得很大很大,就成了地板的意思,必须要脱了鞋子才能进入。
并且在日本的建筑发展史中,是没有家具的。家具是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以后,才被引入进来的,现在日本人也开始了在家具之中的生活。
日本的建筑没有窗户也没有墙
仅用屏风和拉门来做空间分割
用小件家具来做功能切换
在西洋建筑中,窗户是一种文化。这是人有意识地在墙壁中凿开一个洞,有了窗户以后,室内就有了明亮和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日本建筑中呢,你在哪儿都能看到外面的风景,我们通过屏风和拉门来调节自己的空间大小和视野范围。
| 日本的建筑没有墙也没有窗户
我们在榻榻米上放上坐垫就是客厅,放上被子就是卧室,放上餐盒就是餐厅。所以我认为,日本的房屋,放大了说是建筑,缩小了说,其实就是家具的一种。
我们把这种思路总结到建筑的设计中去。日本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刚刚我说了,日本人没有硬性的空间分割,所以首先我们有了这个房屋的天花板和地板,形成了这个建筑的框架部分,然后我们放置很多家具在其中,进行区间划分。
这里介绍我最近的一个作品《Cyber Studio》。
| 黑川雅之作品《Cyber Studio》
1、没有墙壁的自由开阔空间
房屋的四周都是玻璃搭建,可以环视北京的风景。中间我们不做硬性的空间分割,而是用了很多很多的家具群,用软性的方式来划分功能区间。
这里有会议室的空间、有总经理的办公室、还有仓库、厨房等等,都是像小盒子一样,分散在这个空间之中。
空间可以根据人的想法来进行重新配置和变化,家具的摆放可以各种各样,最后形成了一个自由开阔的办公环境。
2、余白让空间充满了生命力
家具群和家具群之间并不是紧密地贴合在一起的,中间会留有一定的空隙,这个我们叫做余白。
在余白之中,家具是流动的、是不均匀的、而且是不稳定的。但只有这样才能让它变得鲜活、亮丽。
不安定,才能带来灵敏的变化。大家看钢笔写出来的字,一般都是没什么变化的。但是毛笔的话不一样。写的不好的人一塌糊涂,写的好的人出来是书法是艺术。
正是因为毛笔的柔软和不稳定性,才能够诞生书法这样的艺术。
| 余白让空间充满了生命力
基因在先 理论在后
好的设计师在创作时不考虑理论和风格
模仿者死
法国设计浪漫活泼,德国设计讲究结构和工艺,意大利设计天马行空,东方设计强调立意。
民族性格对于创作来说,到底有什么样的底层影响?实际上,好的设计师在创作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想。
意大利的设计师不会说,我要做意大利的设计,因为有你的基因在,所以你出现的东西就会是意大利式的,并不是理论在先。
因为你是中国人,你的血液里面有遗传基因,所以你创作的东西一定有中国特点。你如果想着我要做一个中国式的设计,反而会受到束缚,放不开手脚,这是错误的。
同样的,如果中国人想要模仿日本人的设计,会露出马脚。同样日本人也不可以模仿中国人做设计。
| 让大多数人觉得好,并不完全是件好事情
中国的家具设计师
盲目模仿明清样式
正在呈现一种病态
现在大家都在寻找过去的传统,模仿这个模仿那个。在我看来,这种行为和想法真的是很不可取。
中国的家具设计师,正在呈现这种病态。比如很多人去模仿明代的家具,觉得这就是传统文化,我来模仿它,这种模仿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作为我们来说,对于一些古代的艺术品,我们只要感动就好。你如果拙劣地去模仿它,绝对不会有好的东西出来。
设计这些古董器具的大师们已经逝去了,但是当时他们设计这些产品的初心和原则才是我们想要挖掘的东西。只有把那些初心,和我们现在的场景相结合,才能重新焕发传统文化的精神。
我们要找到现代的、国际性的角度,请注意这两个关键词。你应该相信自己,根植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去寻求现代的具有国际普适性的东西。不要去模仿,因为仿我者死。
日本传统文化对我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传统的日本家庭里面,我的父亲和爷爷都给我很多影响。在日本完成近代化以后,我儿时见惯的很多旧时的风景仍然还在,这些都在我身上留下了烙印。
但是其实我没有回过头去看他们,而是把他们保存在我的身后,走自己的路。我会想起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不会照我父母的要求去生活。
我的背后是日本的传统,但是我永远朝着未来而生活。
| In图片社交创始人黑羽对话黑川雅之
In图片社交创始人黑羽对话黑川雅之
让大多数人觉得好,并不完全是件好事情
真正好的设计是带来挑衅和触发
混沌研习社特邀嘉宾黑羽:作品、用户和我,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黑川雅之:其实非常简单。比如说今天在座有500位学员,我们要为这500个人设计一个杯子。
那么我如何去了解这500个人的喜好呢?我们是去做调查问卷,挨个问,你喜欢什么样的杯子,然后统计完毕之后,找一个平均值进行设计吗?这样做出来的杯子,真的是大家都喜欢的杯子吗?
我们现在只有500人,这种方法或许还可行,假如我要为全球范围内的几亿人来设计产品,我还能按照这种方法来设计吗?
假如现在我有500位用户,那就把我自己算作第501人。
对于整体,我是他们的代表,我和他们之间有共通之处, 我把我自己作为一个大家能够信任的代表,我替你们设计。我觉得这个设计应该是这样,他们一定会喜欢我这个设计,设计师得有这种自信。
让大多数人觉得好,并不完全是件好事情。有一些不同的东西,让一小群人感动、吃惊。
我们并不是要取得所有人的同意和理解,反而是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有点抵抗意识的东西,反而能够引起他人心灵的迸发,可以对创意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大部分人是用常识来思考,但真正艺术性的设计,是能够让人的心灵感受到颤动。
混沌研习社特邀嘉宾黑羽:日本设计为什么能够领先全球,作为中国设计界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
黑川雅之:其实很多中国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也进行了很深入的思考。日本很多传统的工艺,比如碗碟和糕点,即使运营的不太好,仍然得到了很好的留存。但是中国呢,因为历史上有太多的战争,所以很多都找不到了。
我把中国的文化称之为“皇帝文化”。皇帝和贵族所创造的各式各样精美的东西,在故宫里面还是有不少,但是日常生活用品,留存下来的却少之又少。
而日本呢,是所谓的“大众文化”。不是“武士文化”,我们看到今天很多精美的艺术品,都是江户时代的商人和工匠来创造的。
这种文化融合在日本的生活之中,并且在近现代开花结果,我觉得这是日本设计能够取得成绩的一个源流所在。可能没有人会这么解释,但这是我经过思考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混沌研习社特邀嘉宾黑羽:非常有启发性。中国的文化审美和皇帝直接相关,皇帝的审美能力越高,整个朝代的审美能力就越好。
比如宋朝的皇帝审美能力是最强的,而明朝皇帝就比较差,会直接带来整个朝代的审美变化,会有这样一个情况。
您的设计初心、出发点或者设计之魂,你如果要总结一下,是什么呢?
黑川雅之:就是美,一个字。我毕其一生都在追求美,美是我的追求所在。
但是美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最终是和生命有关的。比如从你的出生之日,走向死亡之时,生和死是联系在一起的。生和死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要思考生,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考死。
每个人都想找到真正完美的东西,真正完美的东西必定是永恒的,不被生死所拘束的东西。
怎么理解呢,我会不断地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包括和人争吵,和人吵架,都是一种美。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替代了安倍,成为日本的首相,在中日关系上,我应该会比他处理地更好。
也有可能会和中国吵架,但是还是会相处得很好,人和人就是这样的:一直在不安恐惧的谷底,但是又想去追求新的东西。生命其实是存在于严峻和幸福之间,在狭缝中生长 。
所以对于中日来说,也是这样,我们可以一边扳手腕,一边满怀笑容地去交往。这种关系应该是最好的,我觉得这是一种活生生的鲜明的关系。
*本文根据黑川雅之4月15日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欢迎转发分享
音频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