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暴力,施暴者是你

01 受害者

有一种暴力,施暴者是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年春节,我拉着巨大的拉杆箱,一路火车转汽车,终于回到老家小县城。进门直奔我的卧室,翻倒箱子,拿出一堆书,一个装护肤品的大化妆包,一个装彩妆品的小化妆袋,几支笔。不到10分钟,原来冷清的卧室马上变的温暖起来--因为乱了。爸爸走进来,看了看已经被我极速占领的各个角落,皱了皱眉头,说“这么邋遢,还没改!谁会娶你这样的人?”时隔多年,想到这一段,我还是难忍泪水。

跟同事聊天,她眼圈泛红。从记事起,她的耳边就回响着妈妈的声音:“怎么这么笨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省心?”“你就不能有点出息?”⋯⋯ 同事今年已经31岁,结了婚,这些话却一直都趴在她心里的某个角落,时不时跳出来提醒她自己有多么差。

不光亲人,同事、领导、老师、甚至陌生人,都会对你施加语言暴力。

02 你变成了施暴者

有一种暴力,施暴者是你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幸的是,你曾经是受害者,如今却成了施暴者:每天都有意无意地对你的亲人、朋友等施加语言暴力。


“这道题都做不出来?讲了多少遍了,记性怎么这么差?”

“小郭,你说话语气太硬了,这么说话顾客怎么会舒服呢?”

“亲爱的,每天用这些条条框框卡住自己,你活的多累呀!”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一惊一乍的?!”


03 语言暴力的伤害

有一种暴力,施暴者是你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暴力”意味着伤害,愤怒,眼泪,痛苦,甚至死亡⋯⋯

身体暴力导致身体上的伤害。
语言暴力导致的精神上的伤害。

生活中很多脱口而出的评论、不加思考的指责、毫不犹豫的批评都给人们带来深深的伤害。多年以后,身体的损伤可能痊愈了,而语言暴力带来的精神伤害却可能一直都留在心里,让人自卑,让人无法走进亲密关系,甚至导致犯罪。

04 区分观察与评论

有一种暴力,施暴者是你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消除语言暴力,从区分观察和评论开始。

观察是客观的事实,是你看到、听到的不带个人评价的事实。事实能被证明是真还是假。
评论是主观的看法、评价等,不需要证明真假,每个人不一样。

比如

足球是黑白相间的。(观察)
和跳舞相比,足球是更好的运动(评论)


有一种暴力,施暴者是你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观察)
在海里会感到害怕。(评论)


有一种暴力,施暴者是你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举个例子


两口子吵架。
女的说:你就是没有责任心,不体贴!你从来都不帮我做家务!每次回来都躺在沙发上打游戏!(评论)

男的立刻反驳:我起早贪黑,累死累活,还不就是为了这个家?我怎么就没有责任心了?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不能评论了吗?

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小丽的男朋友太没责任心了。(绝对化的评论)
小丽和男朋友谈了8年恋爱,她男朋友没有跟她提过结婚,小丽的男朋友太没有责任心了。(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的评论)

05 如何消除语言暴力?

1.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客观公正地描述出观察的结果
2.不做绝对化的评论
当孩子房间乱时,你的观察是
“宝贝,我看到你的床上有一堆书,一个大化妆包,一个小化妆袋,还有几支笔。”
当朋友突然发现之前准备好的PPT出状况时,你的观察是
“小王,我注意到你打电话来反映你那边PPT没有正常显示。”

后面的沟通如何进行?
请关注《非暴力沟通》的“感受”“需要”“请求”三要素。

消除语言暴力第一步,你学会了吗?
任何不产生行为改变的学习都是极大的浪费!

立刻行动:
在接下来的3天内,觉察自己的语言,记录你所使用的绝对化评论,尝试修改为不带任何评论的观察。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种暴力,施暴者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