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十七讲》第七讲

一、词的诗化

在昨天的回顾中,我们已经发现词正在慢慢的诗化。从温庭筠之前个性的歌词,到温庭筠有语码的性质,到韦庄能抒写个人的情意,到冯正中到李后主、晏殊、欧阳修。词已慢慢发展成为小词之中能流露出作者修养品格感情学识怀抱的这样的一种文学体式。

二、遣玩的欧阳修
今天继续读欧阳修,欧阳修尽管在政治上失意挫伤,可是在他的词里面 ,能看出他仍然对大自然美好,人世之间的美好,保有一种欣赏的态度。

叶先生选了十首欧阳修的词《采桑子》。欧阳修写字的时候常常不写则已,一写就是十几首,二十几首,而且用同一词牌名,比如《采桑子》。这样的写法叫做定格连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那种性质的飞扬,他的才气飞扬,他自号“六一”,六一: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书一卷,金石逸文一千卷,老翁一个。这里也可以看出他的遣玩。在看他的《采桑子》,十首,每一首里面都有“西湖好”,春夏秋冬,阴晴雪雨,没有一时一处不美好的,词里行间笔力之饱满才情之飞扬,遣玩之兴致,一览无遗。

这样的欧阳修对于繁华的生活有尽情的享乐,当繁华远去的时候,他又更加表现出一种悠然超越的意境。

苏东坡的父亲这样评欧阳修的词:“最有揖让进退的,最有姿态的”。他的词里面有一种感发的力量,比如:“北枝梅蕊泛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这个“南浦”二字,让人自然联想江淹的“春草碧色,春水浓绿,送君南浦。”再如“不奈情多无处足”,欧阳修这是真的带着这么丰富的浓烈的对大自然爱好的感情,到浓烈时又能够悠然远望,自然转折。

三、欧阳修的词之境界
这里,叶嘉莹先生用了对比的方式来写境界。选择欧阳修的《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欧阳炯的《南乡子》、薛绍蕴的《浣溪沙》三者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证明王国维所说的“词以境界为最上”。这三首词都是写女子写女子的衣服和她的装饰,其他两首都停留在表层的描述上,欧阳修的却有境界 。这里举例了白居易《长恨歌》里面的“天生丽质难自弃”,《古诗19首》里的“盈盈楼上女”,《西北有高楼》里面的诗句,《诗经卫风硕人》里面的句子,《文赋》里面的句子,这样一比较具体例证就可以看出欧阳修的词有多么不同的风格和深远的意义。
其中有一句关于风的诗句,更是举例了中主李璟的句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杜甫的诗句:“凉风起天末,君子亦如何”?欧阳修《玉春楼》“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柳宗元的句子“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写的当真是非常的妙。
这样一首本是写美女的词,自然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境界,所以叶先生说这是中国小词的发展,从南唐冯正中到北宋的欧阳修所完成的最高的境界。

四、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的词又有一点回转的形象,本来词已经慢慢的诗化,可是到晏几道这里又有了一种回旋,回到诗歌里边去了,给歌女唱的词,但是他写的又不仅仅泛指歌舞中的女子,他写的带有个人色彩,家中的或者亲戚当中的歌女。黄庭坚给晏几道的词写序,说晏几道的词是“狎邪之大雅”。

五、柳永
柳永的词,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词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过那时候的人对柳永的词评价却是很低的)。

首先是形式上,柳永的词是慢词,是长调。慢词长调一直都有,但是这些文人不喜欢用这个写的,所以《花间集》里面收集的都是一些小令,小令和诗比较接近。慢词长调的特点:1.有原定的格式,词就要填进去,根据它的格式,这样填写比较麻烦。有些人他写不了这种慢词长调。2.因此,文人常常觉得自己比较高雅,而慢词长调当时是流行于市井之间,所以一般人不愿意插手写这个。3.慢词长调很长,有铺叙啊,全部的诗意都在这里面了,铺排叙写的手法,不像小令,有很深高的意境和境界,教你去联想,教你去追寻,他已经全部的明白的说出来了。

可是柳永却写这样的慢词长调,而且很多。这和他个人是很有关系的。他不但有浪漫的性格,而且特别的音乐才能,他跟温庭筠一样,因为他有生活浪漫,不检点。关于长调的铺叙,叶先生举例了柳永的《夜半乐》。这首词,柳永在形式上做了拓展,换了一个角度,是从一个女子的身份换到了男子的口吻来写,不但写实,而且真切,并且有高远的景物结合了他的意志追寻和落空。这样的形式,特别是站在词的发展上来说,很重要的。

郑文焯这样评柳永:“如画龙点睛,其神观飞越只在一二笔”。柳永的词往往前边写的很现实,很平俗,很婉转,但他忽然间会出现一两句,就把全篇的气格都震起来,但轮到一个高远的境界。

和冯延巳是一样,他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他的悲剧和冯延巳稍有不同,冯是因为他的命运和国家的自然灭亡的命运连接在了一起。柳永的悲剧在于他的性格跟环境的矛盾造成了他的悲剧,自己的浪漫性格跟他的儒家传统家庭环境相矛盾 ,还有一个就是他的音乐才能跟浪漫的性情和他自己要追寻政治上的意志,现实的矛盾。他是有理想,但平生不得志,都在奔波的道途之上。

从第七讲里面,看出叶嘉莹老师很欣赏柳永,会在第八讲里面继续进行讲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宋词十七讲》第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