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这是一部很老的电影。我忘了初见时是不是大学时代。有一位朋友说,他特别喜欢,看了又看。

     没有高科技特效,没有华服盛景。每一个演员细到眼神,每一处小而短促的配乐,不见一丝冗余,没有一处不精腻。当然,最绝妙的还是思想和精神的传达,散落于许多观者愿意去仔细聆听和反复揣摩的台词里。

     自由与希望,应该这部经典之作宣扬的主题,需要每一个生灵自己去定义与定位,去充实与延展,去演绎与发挥。

1.“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ing.”

     桎梏人的高墙可能是社会体制、企业文化、家庭模式,其实就是你习以为常的当下。被体制化,是一种迫害,它的另一面却意味着可以着陆的安全感。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的遭遇,深刻反映了“体制化”下人的一生。在监狱里度过了大半辈子,终于被假释,获得了自由,可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他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体的自由,但其实他的灵魂早已被扼杀在那个牢笼里。

     当我们去痛骂体制时,为什么不先反省自己?围困的根源,不是那一堵高墙,而是自身思维的奴化、意志的丧失?!

2.“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从来都是被过度高调,又常常被人为瓷化的词汇。当希望只带给你痛苦的时候,你是否还会继续坚持希望。我想这是主人公有别于普通狱友的根本所在。也让他成为了那种长出异美光亮羽毛的与众不同的鸟(some birds don’t mean to be caged .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3.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人为什么活,又将如何去更美好的生活?!是忙于生,还是忙着走向死亡?这是我们必须去直面,还是可以始终回避掉的问题?

       我不知道答案。

       或许,许多人选择无视以上所有的问题,认为是普世之下的无病呻吟。

       但是在肖申克那样的极端环境里,安迪不思考,就永远走不出那个禁地,救赎不了自己。

       再辛苦,也别放弃那些思考啊,每个灵魂都需要救赎。你可以活得跟别人不一样,可以有区别于周围所有人的期待甚至幻想,无论忙着生或是死,都需要有自己坚持的原则,有自己向往的方向。

       可以交流的或许还有很多,《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真的是一部很难去讲清,也是特别难于分享感受的电影。是一本好剧。

     此刻,脑海里的画面,是安迪倦坐在阳台一角,看着队友喝着冰啤,嘴角浮出那一抹浅笑;瑞德走出大狱的门,脸上划过的那种舒展与惬意;还有,安迪把狱守关进厕房,播放《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第三幕中伯爵夫人的著名唱段晚风吹拂树林。他翘起二郎腿,满面的得意与张扬......

     我以为人的生命里,特别需要这些片刻,仅仅是为了取悦自己,而无关任何其他。

      Andy Dufresne: That’s the beauty of music. 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you.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