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红楼,说说贾母

闲逛红楼,说说贾母_第1张图片

一直觉得红楼梦不应该被死死地抓住。天天做研究,于是有了“红学”。当年考八股,今天钻红楼。

都说红楼无所不包——然而情人眼里也是出西施的,只要你愿意,把自己的感情渗在里面。王小波说,只要你想嚼,口香糖都能嚼出牛肉干的味道。柏拉图说,我思故我在。要是觉得金瓶梅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完全可以作深入研究啊!

我不想做一个研究者,只想闲暇时聊以遣心。

刘心武以秦可卿为窗户解密红楼梦,最后红学的人都不承认他。但他的方法是很好的,从一点切入,顺藤摸瓜。但这是牵强的——秦可卿在第十三回就死了,接下来的很多事情都与她无关。既然无关怎么能顺藤摸瓜呢?

我觉得贾母倒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理由有四:

一,贾母是书中的权威,是一个中心。她可以把两府的人都聚在一块,有权利干预各种事情,也能扭转事情的局面。她就是一个戏台,其他人物都在她的面前唱戏。

二,贾母是长辈中的长辈,在以孝为上的封建社会,“出必告,反必面”让贾母成为一个纽带,把人物的行动栓在一起;

三,贾母为人精明,平易近人,又平滑幼稚,众人都见她脸色行事,可以更好地安排情节,突出人物形象。王熙凤拍马的对象就是贾母;

四,从第三回到第一百一十四回,以贾母、史太君命名的回目就有七个,大观园的事,也大都和贾母有联系,出现频率之高全书前三。贾母的年龄书中没有明确给出,但她身上的一条线索可以作为贾家兴衰见证。那就是贾母的情绪、兴致。而大众已认可的“大观园代表贾府兴衰”则是一个更大的切面。

贾母的笑,可以说是贾府渐趋落寞的象征。

前些章回,贾母都是会心、畅快的笑,后来就有点被动,主动找的乐子也让人笑的生硬。作为年长者,大事小事经过多少啊,贾府的一点一滴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作为一个女性,却只有空权,又能在贾府之外左右得了什么?大观园里的明争暗斗,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是普遍的人性,普遍的生活状态。

所以把红楼梦简单理解为反封建的话,大错特错。它就是一部关于人性的书,人性没有国度。几乎所有的书都是这样。难道食不果腹的曹雪芹还当愤青,花十年批判封建?

他只是回忆,他不甘心,他“不务正业”地写东西是为了填补空虚无助的生活,给干涸的心几滴感情的浇灌,为人类发出最长的哀鸣。

为什么要在一部作品上扣那么多“光辉”的帽子?而不能简单地为作者着想?谁也不是曹雪芹肚子里的蛔虫,谁敢说知道他具体想什么?就像现在高考的阅读题,二十五分的题目原创作者才得那么十分,出题人发掘的意义在哪里呢?这是绝妙的讽刺,这群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比赛想象力的家伙。

好了,又扯远了,说说贾母吧。

贾母是一个老顽童!喜欢玩,喜欢热闹,文中贾珍王熙凤都直言说出过。

我估计王熙凤的搞笑能力是老太君一手“提拔”的,投其所好,潜移默化嘛。比如第四十六回最后一段,紧张气氛之后凤姐油滑说起大老爷要鸳鸯的原因——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跟水葱似的,怎么怨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几句话,把贾母怨他“没提醒”的过错消了,还顺带拍了香喷喷的马屁,一举两得。不过,鸳鸯未必喜欢这话。这样的例子很多,看王熙凤,少不了贾母的。

贾母自己也找乐子的,还挺天真。五十四回待遇等人咏诗联句,贾母从大雪地里来看热闹,还悄悄说是背着太太和疯丫头来的,猴样尽显,这是史湘云的嫡系长辈。五十四回即兴编笑话,五十三回对尤氏的俏皮回答,都能体现贾母“精华欲掩料应难”的童真。

史老太君也很善良、仁慈。初见黛玉,抱着就哭,对刘姥姥也不摆架子,对下人也好,经常布施积德。王熙凤打了小道士,贾母制止并说了一番体谅的话,更是难得。而王熙凤在她面前,简直就是一个反面角色。

贾母是老了,但绝不糊涂。从出场到死一直如此。而且,艺术修养也极好。如四十四回她让在水亭上摆桌子,隔着水音听戏,品味甚雅。在妙玉那里品茶,到宝钗那里要给她梯己,都能体现。尤其在五十四回,她更是阐述了一套自己的理论,至今我还是信服的。

虽然她对贾府的事很少过问,但都看在心里,也直率地表达过,大都是在生气的时候。如二十五回说“淫妇”调唆暴雨,骂赵姨娘的话,鸳鸯事件发生时的怒言,临死说王熙凤太聪明,要修修福……

可见,她什么事情都知道,而且深明大义。她把自己的梯己都散了,是在是一个智者。正如洪应明所言“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这么一个权威老太婆,决定着很多人的命运,林黛玉就是最悲惨的一个。宝玉傻了,黛玉也快死了。然而谁也不会知道,他们是彼此的药方。没人说,有什么用呢?宝钗知道,她会说么?命运啊,没办法,谁也不能改变。就像那时的女人,必须容许自己的男人有“小三”。贾母在贾琏偷换撒泼后哄凤姐——都是这么过来的,年轻人哪个不馋。

无奈,在命运面前,再牛的人也手足无措。

贾母,是一个中心。不过,还有研究的必要?图书馆过刊阅览室的《红楼梦研究》落上了一层不薄的尘土,也不红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可是红楼梦再研究,也是拾人牙慧。把研究成果看完就不错了。就像毕业论文写了那么多年,互相抄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逛红楼,说说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