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所感:关于读书及其他

最近,用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陈景富写的《玄奘大传》。这部书字数不少,118万字。全书分三个部分(《入道篇》、《西游记》、《升华录》),分别讲述了玄奘早起的经历、西行的经历及译经的经历。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此书写作质量一般,版式与校对也远非一流,书中有好几处都有明显的错别字。但此书作为玄奘法师的传记,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合格的。作者本身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及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长安佛教史研究工作,对于唐代佛教的历史有一定了解,书中大致遵照史实,并加以自己的虚构,将玄奘法师的一生写了出来,作为了解玄奘这个人物的普及读物,一般读者应该是足够的。

我对玄奘法师是非常敬佩的。这种敬佩是从我看金铁木导演的纪录片《玄奘之路》开始的,在这部纪录片中,导演以一种恢弘大气而激昂磅礴的艺术情怀,将法师的一生用徇烂的影像方式展示出来,加之音乐家程池那沉郁、悠扬、唯美、空灵的配乐,看的时候,我总是感到无比的震撼。我以为,金铁木的这部纪录片与他的《大明宫》可谓“绝代双骄”,是可以在中国纪录片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好作品。

看过《玄奘之路》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即买了这部《玄奘大传》来看,看的时候,虽然也有或多或少的遗憾,但玄奘法师那传奇般的经历还是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动力。

我想起《玄奘之路》的几段话:“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了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玄奘留给中华民族的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作家鲁迅这样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

而在阅读《玄奘大传》的过程中,我也时时被玄奘法师那“舍身求法”的精神所感动。在此同时,我也在看一部关于辽宁海城大悲寺的纪录片《古道清凉》,这部纪录片制作的极其一般,很多时候画面也极为粗糙,但它却给人以一种极大的精神力量。大悲寺恪守佛陀古训,每年定时乞食,日中一食,寺内不设功德箱,大和尚们的衣服补丁摞补丁,但行走时却宝相庄严,威仪具足,我想,这就是心中坦荡而无畏的外化吧。

因为金庸先生的缘故,我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买了一些佛经,但一直没有静心阅读,如今,自己已极少买书了,目下所做的就是阅读之前买过的书,读完《玄奘大传》后,开始读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感觉这部书确实好,已经看了几十页,有中以前阅读苏童、余华、莫言等先锋派作家的意思,这批作家受西方文学影响很大,诸如马尔克斯、福克纳、卡夫卡、福楼拜等,阅读的时候,也忽然想要再读一下那些有名的西方作家的著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来所感:关于读书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