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有写读后感的冲动。
《红楼梦》有巨大的代入感和感染力,爱恨纠缠、繁华落尽以及丰富的生活内容会令每一个读者感受到,曹公写的就是自己。我们在书中,重获新生。
不同年龄的人来读这本书,理解的角度、关注的内容肯定是不同的,但是绝对可以有一部分与自己共鸣。
正值青春,我们会看到宝黛的痴情和缠绵,有共读西厢的甜美,有孤独葬花的凄恻;身入职场,看到更多的就是凤姐的筹谋和斡旋,下人面前的强势,贾母眼前的乖巧;而不惑、天命之年,可能对全文中“遍布华林”的悲哀,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从“烈火烹油”,到零落萧疏的轮回,有更加明白的体悟。
对《红楼梦》的感悟,写不尽,可以一辈子写下去。事实也是如此,对这本书的研读,已然生生世世,千千万万遍。
2
解读《红楼梦》的著作可谓浩如烟海。探佚和回归文本,是我先后接触的两种视角。
刘心武老师的著作旁征博引,详实缜密。可以说探佚学更多地提供了《红楼梦》这本书的社会背景。但是当站在这个视角看《红楼梦》的时候,我发觉它原本带来的震撼和感动都消失了。
当用历史的视角来审查一个家庭的生活的时候,其中富有个性的部分就被抹杀了。我们只能看到文字里反映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看不到对话、冲突和人性。
我明白那种想知道真相的冲动,但是曹公在《红楼梦》中就说过,“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本书看了那么多遍,人们还是放不下心里对真假的执着。
蒋勋老师的作品就是主张“回归文本”的一类,只以品味一部小说的方式来解读《红楼梦》。
在第一次完整读完文本的时候,我的情绪只能朦胧地总结为感动,没有办法再清晰一些。好像我的身体是一部功能有缺陷的探测仪器,只能定性地描述发生了什么,但是没有办法定量地刻画。
蒋勋老师说,《红楼梦》是一部青春文学,只是它的荧幕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忽视了这个现象。
好像深夜漆黑的房间拉开了窗帘,迎进晶莹的月光。所有忽明忽暗的情感渐渐变得清晰——被《红楼梦》吸引,因为我与它一样,怀念那美好但是永远也回不去的青春。
我曾反思,仅以二十五年的生命是否可以真的体会到那种树倒猢狲散、世事无常的悲凉与哀伤。有时会认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慨叹是出于矫情的心理状态。
但是从蒋勋老师的感悟中我了解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对待流逝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于是我重新审视读书时体会到的幻灭和虚无,才明白那些感觉与历尽沧桑后的悲戚无关,而是对曾经美好岁月的回首。
时光永不止息地流逝着,我试着去理解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人对繁华落尽发出的叹息。每个人都经历过失去,而且每时每刻。
3
读《红楼梦》会接触到的另一个议题,就是版本。我很庆幸自己是在通读过一百二十回,也就是有高鹗续书的那个版本之后,才接触到这个问题。
这意味着我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先入为主的情况,不会在心中预设,前八十回文笔出众,后四十回很糟糕。只能说我的鉴赏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在第一印象中感知到两部分文笔与铺排之间的差距。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认真欣赏着黛玉的焚稿断痴情;震撼于白茫茫大地上,猩红袈裟带来的色彩冲击。
高鹗的手笔较之曹公低了多少,我难以给出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四十回续书,我写不出来,许多人都写不出来。
我相信每一个读《红楼梦》的人,心里都有一种冲动——给它一个自己构想的结局。高鹗,其实也就是我们之中的一员,深情地热爱着这本书,并且将这份热爱用文字流传千古。
许多人对续书部分嗤之以鼻,每当面对这种鄙视,我就会思考,他们是否真的懂得《红楼梦》,懂得故事里展现的真真假假、世事无常——那书稿的命运,不正是如此?
梦幻识通灵那一回,全书的结局已然呈现在眼前,然而宝玉悟不到,或者说悟也枉然;读者也是一样,悟也枉然,还是想看故事继续下去。
书稿的失落同样是《红楼梦》美学的一个成分,我们遗憾,我们执着,即使那里给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所有的美,就在执着的过程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