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一下“沟通障碍”

早晨起床就和室友来了一场口水战,搞得心情真的很差。一直很不喜欢室友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似乎和他交流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隔阂,这也让我对他产生了“敬而远之”的心理。客观来讲,室友属于那种“不会聊天”的人,每次聊天真的能把话题聊得死死的,让人无话可说。

室友属于这样一类人,他们似乎在用尖酸和不耐烦的语气对待着周围与自己无关的每个人和每件事,有时候,他们的态度充满了十足的傲慢与偏见(有时候感觉像欠他们钱似的)。

普林斯顿大学神经学家尤里哈森致研究了人类沟通的基础,他的研究表明,当我们听到相同的想法或故事时,即使在不同的语言中,我们的大脑也显示出相似的活动,或者变得“同步”。这一令人惊奇的神经元机制,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传递讯号、分享记忆和知识。尤里哈森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沟通,是因为我们具有呈现相同意义的通用代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和意见相左的人无法进行沟通。

和室友的沟通过程便是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并没有相同的地方,无论是性格或者价值观,即没有所谓的“共通代码”。

除了没有沟通的基础,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性格。室友的性格明显属于孤僻型,性格的形成除了一定的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人不愿与人有太多的交流,是一种安全感缺乏的表现,他们用尖酸的语言将自己保护起来,免受外界的伤害,对于陌生人更是保持较大的心理距离。

写到这里,似乎没有那么生气了,常有宽容之心,保持乐观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究一下“沟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