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面目——第四篇:学校教育

      新领导找我谈话,第一句:“你说话特别难听,学生和辅导员都这样讲。”

      “是的。我确实是实话直说的沟通方式。”苦笑。

      “孟老师,学生都是娇生惯养的,首先还是要让学生喜欢,而且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成才,有的只能做蘑菇或草包。”

      “您说的对(心理暗示对方而已,绝非本意)。课堂主要是学生的,我能做的仅仅是守住学校教育的底线——人与人的尊重。”

      “如果是这样的话,看来他们反映的问题确实有误。”

      “感谢理解,不过还是欢迎您来到我的课堂督导,这样更加真切。”

     

       作为一位高校教师,切身感受到了学校教育标准功能与他律功能。

一、标准

        学习本身是苦事——身心苦。

        学习知识、技能,坚持实践与行动培养出来的能力是心身苦尽甘来的结晶。

        三本、省重点、211、985——学生的本质是人,人性难变;学生的根源是家庭,家庭难变;学生的生长在自己,自己难变;学生的影响在学校,学校标准在变。

      大学类比自助餐厅,越好的大学提供的菜品越丰富,提供的菜肴品质越高级,获得佳肴需要学生付出努力,被更加严格的学校标准约束,身心苦痛的程度也越深刻。

      自身的标准,学校的标准,社会的标准。生长成优秀的个体,需要高标准,长期严格的高标准,以及匹配高标准的持续而稳定的投入行为。

二、他律

        对比互联网学习获得知识简单而碎片化,点击鼠标或刷屏即可完成;学校教育冗繁而标准苛刻(报名、考试、注册、交学费、按时上课、完成作业、考试……)。然而,放弃与中断互联网学习同样简单。

        罗辑思维分析的非常透彻,学校学习获得最关键的不是知识,而是他律。

        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约束甚至强制才能完成学习。同龄人之间的共同学习,依靠氛围提供他律。

        克服人性中的好逸恶劳,这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大多数所谓培养自律的办法,本质上都是找到合适的他律。


        最后回到新领导的谈话上,高校教育的是人,人最基本的是尊重,尊重是高校教育标准的底线。他律的基础是标准,一个学校对于教育的标准有偏差(学生喜欢、不惹麻烦、活着毕业……),学校提供菜品的内容是单一的,学校提供菜肴的品质是低劣的。

        与学生沟通学习“身心苦”的本质,促发学生探索自身成长的路径;尽量为学生营造他律的环境,提供更丰富品质高的“菜肴”;联系学生本身、学校教育、社会需求进行具身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来面目——第四篇: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