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6年5月10日,21:00-22:20,1小时20分钟;
阅读书本:《自私的基因》,作者:【英】理查德·道金斯;中信出版社;P73-P121;
阅读目标:了解什么是自私的基因?它们对人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阅读方法:精读
阅读心得:
自然界中在不断的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大多数会选择某种策略,最后成为了ESS,因为凡是偏离这种ESS,将会在竞争中退出或是被淘汰。究其原因是它内部无背叛行为。这个ESS种群并非单指同一物种的平衡,而是自然界中不同物种间相制衡、影响的种群间的相对平衡(仅是相对平衡,当平衡打破,又会通过竞争达到新一轮平衡)。
从原始汤中出来的,所有的复制下来的DNA的某个片断分布在整个世界上,它们是自私的,即具有存活下去的自觉行为。拿动物来举例时,它会对自己更重视,由于它能确认只有自己具有100%完全相同的基因;对于它的子女,特别是母亲最能确认它的子女,所以其次它的利他行为用在它的子女身上;再其次将该些利他行为用在其他能够确认拥有相同基因的动物身上。我认为在这些利他现象的背后,也就是对相同基因自私行为的体现。
阅读笔记:
第五章,侵犯行为:稳定性和自私的机器
不同物种的生存机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影响;属于同一物种的生存机器往往更加直接地相互影响对方的生活。
对于生存机器来说,合乎逻辑的策略似乎是将其竞争对手杀死,然后最好是把它们吃掉。
凡是种群的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而这种策略的好处为其他策略所不及的,这种策略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或ESS。
ESS种群的稳定倒不是由于它特别有利于其中的个体,而仅仅是由于它无内部背叛行为之隐患。
在野生动物中,由于它们为竞争的基因所控制,群体利益或集团策略能够得以发展的情形就更少见。我们所能见到的情况必然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无处不在。
出价极限固定不变的策略是不稳定的。
体积的大小和一般的搏斗能力,人们认为是非任意性不对称现象中最重要的形式。
对个体来说,最好的策略是对待先前曾打败过它的个体,采取相对的带有鸽派味道的态度。
狮子之所以不追捕狮子,是因为那样做对它们来说不是一种ESS。同类相食的策略是不稳定的。
竞争中的不对称现象凡是强烈的,ESS一般是以不对称现象为依据的有条件的策略。“如果你比对手小,就逃走;如果你比对手大,就进攻”,这种类型的策略很可能在不同物种成员之间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因为可以利用的不对称现象非常之多。
基因库是基因的长期环境。“好的”基因是作为在基因库中存活下来的基因盲目地被选择出来的。
基因库是由一组进化上稳定的基因形成的,这种基因成为一个不受任何新基因侵犯的基因库。
新基因侵入一组稳定的基因偶尔也会获得成功,即成功地在基因库中散布开来。然后出现一个不稳定的过渡阶段,最终又形成新的一组进化上稳定的基因--发生了某种细微程度的进化。
基因之间绝大部分的重要相互作用,是在个体的躯体内进行的。这些相互作用很难看见,因为它们是在细胞内,主要是在发育中的胚胎细胞里发生的。完整的浑然一体的躯体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它们是一组进化上稳定的自私基因的产物。
第六章,基因种族
自私的基因是什么?它是DNA的某个具体片段的全部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分布在整个世界上。
在一个成员不经常迁居或仅在小群体中迁居的物种中,你偶然遇到的任何个体很可能是与你相当接近的近亲。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你所遇见的这个物种的任何成员一律平等相待”这条准则可能具有积极的生存价值。因为凡能使其个体倾向于遵循这条准则的基因,可能会在基因库中兴旺起来。经常有人提到猴群军和鲸群中的利他行为,道理即在于此。
另一个物种的成员正竭尽所能,企图蒙蔽识别者,而自然选择促进了针对这种蒙蔽行为的识别力。
自然选择将有利于适应典型狮群的平均亲缘关系那种水平的利他行为。
就利他行为的演化而言,“真正的”亲缘关系的重要性可能还不如动物的亲缘关系作出的力所能及的估计。懂得这个事实就懂得在自然界中,父母之爱为什么比兄弟/姐妹之间的利他行为普遍得多而且真诚得多,也就懂得为什么对动物而言其自身利益甚至比几个兄弟更为重要。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个体为了本身的利益总是伺机利用其他个体的近亲选择利他行为,因此,一个生存机器必须考虑谁可以信赖,谁确实可靠的。
但我能肯定他吗?当然他有点像我,但很可能我们碰巧共有同样的容貌基因。不,我可不愿为他牺牲,因为他的基因有可能全部和我的相同,但我肯定知道我体内的基因全部是我的,因此,对我来说,我比他重要。
批评家们当然十分清楚父母之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他们不懂得父母之爱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利他行为同样是近亲选择的例子。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70-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70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