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记 《名老中医之路》- 王伯岳 - 往事重提 温故知新

读书日期:2019-04-07
书籍信息:周凤梧, 张奇文丛林. 名老中医之路[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注意事项:博文中的标题是为了区分内容,思考后加上的,并非原文中有的。

学中医

在旧中国,学中医总不外乎自学、师授、家传三个途径。

洙源先生

洙源先生善于因材施教。他的教学方法与当时一般私塾截然不同,重在启发、诱导,不主张死读书。从先秦至唐宋,由洙师给我们选讲了不下百篇传世的文章。同时,以圈点《资治通鉴》及“四史”为自学常课。我后来学中医,读中医古典著作,能闯过“文字关”,实源于洙源师的教益。

学医先学药

我读了十年书以后,已经是十六岁的青年了。父亲希望我做一个中医,我本人也有这个志愿。但是,父亲认为医生的儿子不能单凭上辈的声望去行医。他还主张,学医应先学药。这不光对立方遣药上有好处,就是学医不成,卖药也可以糊口。我就是根据父亲这个思想先学药的。

中药店

位于成都东城的两益合中药店,是历史悠久的老药店。它经营的咀片、参、茸、胶、桂、膏、丹、丸、散,都很讲究,富有信誉。

生药知识

刘老师还经常叫我跟他到药栈采购药材。他对于识别各种药材的真伪、优劣以及药物的标准、规格,具有丰富的经验。经他的指点教诲,使我懂得一些有关生药的知识。

学徒生涯

在四年的学徒生涯中,总是白天劳动,夜间读书。除温习一些旧课外,店里也有些书。如

  • 《本草纲目》
  • 《汤头歌括》
  • 《药性赋》

等是必备的,也是称药配方人员必学的。过去不少的老药师也知医,一方面是接触得多,一方面是好学。有的时候,医生也来店里配方配药,在闲谈中,有问必答,这也是学。自己家里的人及亲戚朋友有病,主动给开个药方,这也是实践。回想起来,引我入门,使我约略懂得一些浅显的中医知识,实起源于在药店当学徒。

易子而教

从“两益合”学徒满师后,我的父亲已是成都妇孺咸知的儿科医生了。我想做一个子承父业的家传医生。
但是,父亲不这样做。他有一点自知之明,觉得自己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对系统的理论知识还不够。所以,他本着“易子而教”的原则,要为我择师。

廖蓂阶先生

廖老每天给我讲课,首先讲《伤寒论》。他认为仲景学说上承《灵》、《素》,下启各代。《伤寒》一书,理法方药具备,后世称为方书之祖。从《伤寒》入手,进一步勤求古训,然后旁及各家,确有事半功倍之效。我就是遵循他所指引的这个方法和途径,循序渐入,开始学习的。

廖蓂阶先生

廖老擅长温病学。他对

  • 吴又可
  • 叶天士
  • 薛生白
  • 陈平伯
  • 余师愚
  • 吴鞠通
  • 王孟英
  • 雷少逸

各家学说,深入研究,取各家之长而有所发挥,撰成《时病纲要》一书,分为上下集共十卷。上集以运气学说为纲,分四时六淫病各一类;下集为时行传染病类,分为时行泄痢、瘟疫、痉病、臌胀等十二类。廖老本此书精义,传授生徒,嘉惠后进。

写笔记、日记

从开始学医,父亲、老师都要求我写笔记,写日记。一方面便于老师督促检查,一方面便于自己复习。也就是“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同时,也积累了学习资料。勤于动笔,又能加深理解,加强记忆。至于写日记,对自己的恒心毅力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字迹清楚

......所以,从小必须练习写字。父亲在这个方面要求最严格,一定要一笔不苟。他不是要求我做一个书法家,而是要我做个有责任感的中医。他认为医生开处方,如果字迹潦草,万一配方的人看不清楚,或者是写错了,那就关系到病人的安全。所以,他要求写处方时,药味、剂量,都要规规矩矩。还有处方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证因脉治,都要写得清清楚楚。我后来随父习诊时,抄的处方,他都要亲自过目,有一点不合格,就命我重新抄过。“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经过长期的锻炼,而且要永远坚持下去,这种要求是必要的。

抄方

我体会给老一辈抄方,是最好的学习。

过去的两类人

在过去,中医当中,有的人处方治病,疗效很好,但说不出道理;有的人长于理论,但实践经验不足,这是客观事实。

购买书籍

当时我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绝不吝惜花钱买书。凡是他以前未读过的书,必先披阅,并加朱墨。至今我还保留着他“手泽存焉”的几部书籍,这对我的教育是十分深刻的。

三个阶段

我从学药、学医、给父亲助诊,一直到后来独立应诊,中间经过三个阶段:

  1. 自是则不彰
  2.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3. 活到老学到老

荀子的话语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再学习

在独立应诊以后,仍然从廖老学习,不定期地带着问题去向他请教,求他解惑。当时一些知名的医生如

  • 卓雨农
  • 唐伯渊
  • 张澄庵
  • 廖宾甫
  • 陆仲鹤
  • 曾念适

等,我也经常过从。有时还在一起会诊,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请教,收到了“博采众方”之效,丰富了诊疗知识。

秦越人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约法三章

当我开始独立应诊的时候,父亲给我“约法三章”:

  1. 不定诊费,不计报酬
  2. 不定时间,随到随看
  3. 不说人短,不道己长

穷人看病

当时的诊费,有高有低。穷人不但付不起高的诊费,就是低的也有困难。譬如只定十个钱(当时还用铜钱),父亲说,不够十个钱的怎么办?俗话说,“一钱迫死英雄汉”。要凑足十个钱,谈何容易。所以,他坚决主张不定诊费,不计报酬。

儿科

一个孩子生病,全家都着急,兼之小儿一般发病急、变化快,特别是高烧、惊厥这类病,必须尽快地诊治处理。

寝室位置的变化

我一开始独立应诊,父亲就将我的寝室移至接近大门的旁室里。只要有病人叫门,或听见患儿的啼哭声,马上起来开门。小儿生病,总要牵连大人。病家大多数是小商小贩、手工业者和小职员,一天不干活,一家人就要断炊。不定时间,随到随看,病家方便,于己也才心安。

不说人短,不道己长

有的病不是一个处方或一剂药就能治好的。换个医生看看,希望快些好,这是病家常情。而有的医生则往往认为是前医治坏了才去找他,于是对前医的处方评头品足,揭人之短,炫己之长。这种“同行相忌”和“文人相轻”的陋习,父亲坚决反对,不容许我沾染。

古人的话语

行年五十方知四十九年之非

继承发扬

张仲景是我国有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的一位医学家。当我开始学仲景学说的时候,老师教训我,不仅要学仲景的著述,而且要学仲景治学的方法。仲景治学的方法,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八个字,这也可以说是善于继承;而其《伤寒杂病论》,则体现了他在前人基础上的发扬。张仲景之所以受到后世景仰,就是因为他善于继承发扬,把中国医学推向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高峰。

继承

凡是

  • 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
  • 驰竞浮华,不固根本

等都是仲景所反对的。因而他在“古训”方面进行“勤求”,同时还对“众方”进行“博采”。这对于如何搞好继承,是最好的典范。

发扬

而其《伤寒杂病论》,既是在“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基础上而成的,但又不是引经据典、铺设陈词,而是独创新格,精奥简详,这又是仲景在发扬方面所显示出来的最好典范。在中国古典医籍中,继

  • 《内经》
  • 《八十一难》
  • 《神农本草》

而后,当以仲景的著述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为最。其特点就在于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加以发扬而有所创新。

新旧

新文化总是在旧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继承旧的是为了建立新的。从时间这个概念来说,新和旧与今和古,基本上是一致的。今天的旧,在古代是新;而古代的新,在今天看来是旧。在隔一段时间,后代也会把我们今天认为是新的当成旧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继承发扬

仲景继承《灵》、《素》而有所创新,使其为他当时所用,是古为今用;今天我们用仲景之成就,同样是古为今用,这既是继承,也是发扬。

继承发扬

厚古薄今,肯定是错误的;而把过去的一切都说成“今是而昨非”,恐怕也不正确。中华民族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包括医学)发达的伟大民族和伟大的国家,怎能一无是处?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善于继承、善于发扬。

温病学

温病学说的兴起,就是继仲景伤寒学说之后的一个飞跃发展。

伤寒

伤寒自来有广义狭义之分。

  • 从广义而论,一般外感病,如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等证,在古文献中通称为伤寒。
  • 《难经 · 五十一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有热病,有湿温。”
  • 《素问 · 热论篇》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伤寒、温病都是热性病,其他如中风、湿温等都称为伤寒,原则上是无疑义的。但如何鉴别,尤其是寒与热究竟有无区别,如何区别,特别是在治法上有何异同,这是值得深思的。

《温病条辨》

吴鞠通可称好古敏求之士,他对于以上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探索,在继承仲景学说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作为“羽翼伤寒”的《温病条辨》一书,是继《伤寒论》以后的一部名著。

吴鞠通的话语

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

温故知新

往事重提,目的在温故知新。希望青年同志从我走过的路中取得教训,奋发图强,催促中医学术繁荣昌盛。


  • 本文仅为个人学习和积累所用。所摘抄的段落仅符合个人特点,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全文。
  • 我爱好中医,尊重知识,疑惑此摘记之举是否侵犯版权。若有侵犯,敬请告知,自当修正。
  • 致敬于一切有着慈悲心肠,普救含灵之苦的中医前辈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摘记 《名老中医之路》- 王伯岳 - 往事重提 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