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
好的书能触动人的心灵,引发思考。《第五项修炼》就是这样一本书,在读的过程中,自己经历了期盼,接受,质疑,反思,疑惑和懵懂的一系列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自己的一点点感动。
一、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这是书中描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男子失足掉进冰冷的水库中,周围的人没办法救他,只能惊恐地看着他拼命在水中扑打 ,试图游出坝底的回流旋涡。挣扎了几分钟后,他就因体温过低而溺死了。他那瘫软的身体立刻被吸进涡流,几秒钟以后,尸体在十码开外的下游浮出水面,那里已没有坝底部的大涡流了。他生前拼命做却没做成的事,在他死后数秒之内由水流帮他完成了。假如当时他不是试图游出旋涡,而是潜进水里,顺着坝底的回流游到下游,他就能活下来。
几分钟时间,亲眼目睹一条鲜活生命的殒落,它一直回荡在我脑海中,不断撞击我的心灵。在生活中,我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陷入到对某件事情的执着中而不可自拔。
自己会时常陷入到某种焦虑中,对成功的焦虑、对财富的焦虑、对工作的焦虑、对人际关系的焦虑、对知识的焦虑、期盼他人理解的焦虑。在焦急的去寻找各种碎片化的秘籍,希望找到一个绝招让自己走出困境。找来找去自己迷失了,现状并没有改变,学了一堆的道理还是不会用。
为什么?我们潜意识里的直觉影响了我们的行动,我们的决策更多基于已有的思维模式和历史经验。如果不能从心改变,改变自己心智,我们是不会有真正改变的。
不少人羡慕通过创业走上财务自由的成功故事,于是在全民创业的浪潮中走上创业的道路,发现自己从一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
创业的初心是什么?如果不想清楚这个问题,遇到挫折的时候就很难坚持下去。团队真的可以承受那90%的时间要面对各种“失败”的挑战,剩下的所谓快乐的时间只是暂时忘了“失败”的日子吗?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有趣的思维游戏来让自己跳出思维的漩涡。这个游戏就是循环提问,从一个问题开始,不断针对答案再提问,从而找到真正的出发点,例如:
我想要的东西会对我生活带来那些变化?
这些变化带来悲观的一面是什么?
悲观的这些东西自己真的可以接受吗?
接受这些后,自己真的就会停下来吗?
如果不停下来,下一步还想要什么?
这些问题会让我们逐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一次和一个人聊天,他说我想做领导,可是为什么公司不给自己机会?通过这些问题,他发现自己其实不是真的想去做领导日常的那些团队建设的工作,钱也不是他最在意的,但他对团队现有规则存在不满的地方,觉得自己只有通过当领导才能改变现状。他也认同自己如果不提升对他人的影响力,即使当上领导,这个团队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反之如果自己影响力提升,领导其实只是一个标签。
与其陷入成功的焦虑,不如放松自己,做一个思维的游戏,看距离这个目标还有那些东西是欠缺的,是否有一个安生立命的手艺,是否有描绘共同愿景去凝聚人的能力,是否有一个匹配的社会关系网去助力成长?好像都没有,那么听再多成功学道理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焦虑,我们陷入增长极限,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懒于思考。这时执行力越强,错的越远,就像开篇故事中溺水的人那样,再怎么努力也游不出漩涡,直到精疲力竭。
二、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
看这本书之前,我也希望能从书中找到成功的速成宝典。看完前三部分后,自己很兴奋,书中描绘了一副美好的画面,一个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美好未来呼之欲出。
但作者在第四部分开篇就写到:
建设学习型组织从来就没有灵丹妙药,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没有处方,没有固定的所谓三部曲,也没有什么七步法。
不存在学习型组织的葵花宝典,案例永远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做的总结。而我们要解决的是未知的问题,即使现象类似,外部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人成长的本质是进化,我们是不是被成功学和创新的故事给害了?有一种虚幻的感觉,希望有一刻,牛顿的苹果砸到自己头上。如果用进化的方式来看待个人的成长,每天的一点点进步其实就很厉害了,随着时间的累积,雪球越滚越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复利是很厉害的,我们要找到限制自己增长极限的因素,这些是杠杆效应撬动最好的方法,但往往是自己最不喜欢和舒服的方法。
例如对待时间和自己的拖延症,对待知识的碎片化和系统性思考。知易行难,让我想到一个故事:
王阳明有一个弟子,一天写信给老师,说自己每天忙于审案,很担心自己无时间学习。王阳明回信把自己的学生训了一顿,说不要误解我的教义,谁说学习一定要专门腾出时间,我教你“知行合一”,审案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会轻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可是真的我们有去在工作中思考这样做就是合理的吗?有更好的方法吗?限制效率的瓶颈在哪里?就像《围城》,在一个坑里,总觉得另一个坑好,换了之后发现不那么美好就去寻找下一个坑。每个坑都有金矿,每个岗位都有一门手艺,要做时间的盟友,这样当老的时候,才有资本去给孙儿讲自己当年也做过一些美好的事情!
在天上飞完了,让我们落地干活吧!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一